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华  胡杰群 《实践》2008,(6):55-55
那些落马的贪官们也读书吗?答案是:读。那么,贪官们都读什么书?落马前和落马后他们的回答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落马前,他们都说自己在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等等。事实上,这些书他们可能连摸也没摸过。  相似文献   

2.
贪官的胃口     
人吃饱了饭,肚子就不会饿。这不是废话吗?可话还得说。因为在当今社会,有些事把人们弄得越来越糊涂了。我的一位朋友就曾这样对我说,肚子吃得太饱,就撑得慌。而那些贪官们的胃口,咋就没个饱呢?是啊,如果贪官们的胃口和平民百姓的胃口一样,不就不叫贪官了吗?依我之见,凡称得上贪官者,大都是手中握有一定的实权,在单位里是绝对的“大哥大”。无职无权的平民百姓,即使你有贪心,可谁会给你送呢?这就应验了人们常说的“行贿要有钱,受贿要有权”。贪官权有多大,胃口就有多大,此话一点不假。当然,贪官们的胃口也不是一开始就像…  相似文献   

3.
李铭葵 《党课》2006,(5):44-46
为什么有些贪官能隐藏那么多年,甚至边腐边升?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们反腐败机制的缺失,也有许多人对腐败现象见怪不怪的冷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有些贪官非常善于用假象欺骗我们。从本质上来说,一切贪官都是真正愚蠢的,因为他们是在拿自己的灵魂与魔鬼做交易,在获取金钱物质的同时,丧失的是人格、良心,最后导致身败名裂、得不偿失。但是贪官们可不会认为自己是傻瓜,相反,他们大抵都会觉得自己很“聪明”。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为贪官们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腐败“智慧”而叹为观止。有人对此作了一番研究,总结出贪官十大腐败假象,以期人们能够透过贪官的画皮看到他们丑陋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翻开贪官们的反省材料,总会发现类似于这样的内容:走上领导岗位后,不注重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以致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按照贪官们的这一逻辑,我们普通百姓岂不都成犯罪嫌疑人了。因为这些贪官一旦混同于普通百姓,就犯了罪,而我们的百姓一贯就是这样的素质,岂不更容易犯罪?一派胡言,简直是强盗逻辑。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贪官在位时的情况,他们平时高高在上,对老百姓颐指气使,不屑于“混同普通百姓”,不和群众打成一片,一旦犯了罪,受了罚,他们不是从自己的灵魂深处找原因…  相似文献   

5.
翻开贪官们的反省材料,总会发现类似于这样的内容:走上领导岗位后,不注重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以至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按照贪官们的这一逻辑,贪官一旦混同于普通百姓,就犯了罪,而我们的百姓一贯就是这样的素质,岂不更容易犯罪?一派胡言,简直是强盗逻辑。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贪官在位时的情况,他们平时高高在上,对老百姓颐指气使,不屑于“混同普通百姓”,不和群众打成一片,一旦犯了罪,受了罚,他们不是从自己的灵魂深处找原因,却把板子都打到老百姓的头上,好像都是自己…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名“积极干事”的贪官。甚至因为“积极干事”,多次拒绝提拔,这样一种很不正常的做法,却没有引起上级的怀疑;一次拒绝提拔没有引起怀疑也罢,多次都没有引起怀疑。直至把这名本来并不大的贪官“养成”了贪腐近34L元的巨贪,这难道不是怪事吗?  相似文献   

7.
相声日渐衰微,小品表现低迷,我们还靠什么博得一笑──也许当代贪官们炮制的一幕幕“黑色幽默”能有此效用。只不过这类“幽默”除给人留下笑料外,更多的则是深沉的思考。因为这类“幽默”不仅尽展贪官们的卑劣演技,而且刻画出了他们肮脏的灵魂。 这些连搞笑大师们都难以编撰出的噱头如果不是实实在在地发生,我们实难想象众贪官们竟会身怀如此精深的幽默“造诣”并能创作出如此骇人的惊世“杰作”。 贪官“黑色幽默”种种 ──讳莫如深不言“贿”。某市副市长因受贿数十万元被上级纪委立案。在“两规”期间,他不承认自己受贿,在其所…  相似文献   

8.
冯江红 《党课》2010,(15):75-78
近年来,当众多贪官逐渐浮出水面、露出丑恶的本来面目时,人们往往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贪官基本上都是玩“潜伏”的高手,在被查出问题之前,他们其实已经腐败很多年了。他们一身“潜伏”的功夫是如何炼成的?为何总能突破重重防线大肆敛财?一个贪官到底能隐藏多久?他们又是怎样露出马脚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反腐工作力度的加大,一批身居部委级的贪官如成克杰、胡长清、王怀忠、刘方仁、张国光等纷纷落马,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罚。可笑的是这些贪官在谈到落马的教训时,几乎一无例外地言道:“由于放松了思想政治学习,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才使自己贪欲膨胀……”云云。这真是奇谈怪论。普通老百姓招谁惹谁啦?怎么成了腐败的替罪羊了?难道干部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就会腐败吗?真是岂有此理!其实贪官们说错了,他们腐败的原因不在于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而恰恰相反,是根本就没有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毛泽东同志曾说过:…  相似文献   

10.
贪官爱财,然而也爱自己的子女,连子女都不顾的毕竟是少数。但一个钻进钱眼的家长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并不容易,事实是绝大多数贪官最终不仅自己锒铛入狱,毁了全家幸福,而且有可能连子女也一并卷进“漩涡”。贪官谋财,最普遍的是为自己的子女着想。为官一任甚至为官一生,若不为子女解决点什么,贪官们大多心理上过不去。为了满足这份扭曲的亲情,他们不惜以身试法,在许多有利害关系的问题上,以亲情代替原则,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千方百计利用职权为子女谋取私利。吉林省有个千万巨贪乔利平,在自我剖析犯罪原因时就说:“我…  相似文献   

11.
苏北 《共产党人》2006,(23):54-54
贪官,古今有之,但古今贪官都不一例外地与“权”、“钱”、“淫”、“盈”四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权”。古今贪官,首当其冲的就是贪权,没有权,贪官们就不可能达到贪脏枉法,欺压百姓的目的。有权,使有了一切。于是,贪官们削尖脑袋,钻天入地都要弄到“权力”。他们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玩弄权术于股掌之中。  相似文献   

12.
小时读“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总觉得这样的蠢者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后来读了史书,有了社会生活的体验,才发现从古到今,这类人是太多太多了。古往今来贪赃的官员数不胜数,但没有一个在被揪出来之前不标榜自已清廉的,他们嘴上念着“阿弥托佛”,双手却不停地搜刮民脂民膏,满以为“愚民”们很容易被“愚弄”。这不和“掩耳盗铃”者一样的愚蠢吗? 其实,贪官们多是“聪明人”,在读圣哲先贤们的书时,对“苍天有眼”“欺人者必自欺”这类话是深信不疑的,但一起“贪”心,则方寸全乱,很容易被“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鬼话所打动,喊…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廉政风暴揭出了一批贪官,人们在翻阅他们的犯罪记录时,发现了一个带有共性的现象:差不多每一个贪官,都与“美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些“美女”或者是贪官们享受的工具,或者是把贪官拉下水的诱饵,或者是与贪官沆瀣一气成为贪官鲸吞国家财产的帮凶。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美色伴贪官”现象。产生“美色伴贪官”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视角做一点透视。从社会背景来看,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是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期。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急剧增加,“利润效应”…  相似文献   

14.
包装,本是商品经济中的一种推销术,经过精心包装的商品,能增强其观赏性和使用价值,提高顾客的购买欲。如今这一手段已成为一些贪官伪装自己、欺骗他人的一种方法。贪官的“包装”五花八门,令人炫目,但不管招数如何变幻,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贪官们的基本特征。“满口马列”法。腐败分子经常用马列主义外衣装扮自己,把自己标榜成“政治上坚定,经济上干净,作风上正派”的领导干部。安徽省阜阳市原市长肖作新在当选市长的大会上慷慨陈词:“反腐倡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坚决惩治腐败现象,严厉查处贪污受贿,弄权…  相似文献   

15.
俗语云:不碰南墙不回头。此语是说那些执迷不悟不听好言相劝的人,他们不到碰在墙上头破血流无路可走的时候,是不会幡然悔悟反省自己是否走错了路线。这种人就是芸芸众生中最愚不可及冥顽不化的人吗?其实还不是,“不碰南墙不回头”,此话反过来说,就存在着“碰到南墙还回头”的可能,是可救药的。还有那么一部分人,是“碰到南墙也不回头”,一条道儿要走到黑的。在现代贪官的队伍里,这种被钱迷了心窍、身陷囹圄仍不思悔过,反而强词夺理,编造出一套“歪理邪说”以推脱罪责的人,还真有不少。 “我是人民公仆,花人民一点钱算什么?…  相似文献   

16.
李欣 《党课》2008,(6):70-72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批又一批的贪官被挖出来。纵观众多贪官的落马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贪官们在台上虽然骄横一时,但其内心非常虚弱,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到底都怕谁呢?  相似文献   

17.
我是黑龙江省纪委《明鉴》杂志社副总编辑。《党建》杂志开展“‘八小时之外’怎样保持党员形象”的讨论非常及时和必要。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查处了一批又一批大小贪官,而且每个贪官背后的故事,都那么“生动鲜活”、“丰富多彩”。这些贪官们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具有双重人格。他们在八小时之内是正人君子,在主席台上更是冠冕堂皇地要求部下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真心实意搞好“三讲”,“四项基本原则”、“三个代表”说起来头头是道,反腐倡廉、清正廉洁也讲得云山雾罩。然而,下了班,离开了领导、同事的目光,他们便视“八小时之外”为…  相似文献   

18.
许多贪官被查处后,尤其是被处以极刑的贪官,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都会表现出痛心疾首,刻骨铭心的“悔”。“东方巨贪”戚火贵落入法网后,曾向党、向人民痛悔说:“我非常痛恨自己的所作所为,被金钱所诱惑,被金钱所害,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更害了社会,我对不起党和组织多年来对我的培养,我永远不能宽恕自己。”有一位贪官在接到死刑判决书时,泪流满面地说:“钱这东西,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去,我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如果还有来世的话,我选择当农民,就是清清贫贫过一生,也绝不会涉足功名利禄之争。”还有一位因贪污、受贿…  相似文献   

19.
贪官们都读什么书?落马前和落马后的回答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落马前,他们肯定都说在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但是一旦成了贪官,在谈他们读的书时,回答可就不一样了,原来他们说的那些书连摸也没摸过。  相似文献   

20.
关于小节问题,许多领导干部都是非常注重的。可以说,小节紧连着大节,大节体现在小节。然而,注重小节者并非廉官独有,有时,一些丧失大节的贪官对小节的在乎程度也是超乎人的想象。贪官重小节,自然有他(她)的良苦用心。依笔者揣测,首先是刻意追求做掩护。在人们的印象中,贪官大都花天酒地,气势凌人,然而这样往往招人耳目,容易“翻船”。“聪明”的贪官却不这样,他们和廉官一样对“小节”非常在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让人很难相信如此一位“好干部”竟然与“贪”联在一起?!其次是“低调处理”保安全。看起来谨小慎微,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