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是民间信仰最为兴盛发达的地方,引导民间信仰与当前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为当前客观存在的一大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首先需要明晰民间信仰存在哪些与当前社会相适应、不相适应的因素,适应性问题上分清实质与形式,正确看待福建民间信仰与当前社会相适应这一问题,然后积极引导福建民间信仰与当前社会相适应,使其发挥积极功能,减少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民间信仰组织管理无序、巫术迷信杂糅、滥建村庙、频繁举行大规模祭司活动等问题突出,不仅加重了信众的经济负担,而且对基层社会治理造成不良影响。加强民间信仰管理,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必须在认真总结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深刻认识民间信仰的群众性和长期性,以加强民间信仰场所管理为重点,将法治建设与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相结合,积极发挥民间信仰的正能量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民间宗教信仰的管理面临新的时代挑战,这就是世俗化倾向加据了社会管理难度,各种变相民间信仰活动冲击着正常的宗教秩序,民间宗教的复杂性和隐患性又使得社会控制越益增加不可预期性.文章就如何进一步创新民间宗教事务管理,提出对策创新管理格局,推进民间宗教事务的多元治理;夯实基层基础,强化民间宗教活动的源头治理;突出管理重点,加强对民间宗教发展的有效引导;发挥教化功能,提升民间信仰活动的文化品格;引导公益事业,促进民间宗教积极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4.
信仰是当代中国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国人对无神论的认同与自身宗教信仰和宗教实践相矛盾、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严峻挑战、以佛教为代表的宗教信仰越来越广泛、民间信仰长盛不衰等现象,折射出当代中国信仰缺失、兼信以及"信"与"懂"之间矛盾等信仰问题,因此要加强信仰建设:学习与宣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性,加强信仰的价值性建设,继续保证信仰选择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宗教生态学的全新视角,对盐城宗教生态的历史演进、当代格局、问题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宗教生态平衡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需要政府准确定位,加强引导,积极作为。要把社会治理的理念引入到宗教事务,创新理念,转变方式,推进宗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加强规范、积极引导基督教本土化发展;要弘扬优秀传统宗教思想,有序开放民间宗教信仰;要克服佛教道教"上层化"、"商业化"倾向,引导佛道教走文化型内涵式发展道路,为重建宗教生态平衡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宗教与社会相适应是历史的必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是完全可能的。我们应多从正面把握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信仰方面,积极引导宗教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之路。  相似文献   

7.
宗教活动场所是一个汇集人群、活动频繁的聚集点,也是一个容易被坏人利用进行非法活动的地方。少数民族地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及白族本主信仰、彝族土主信仰等民间信仰广泛存在。要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加强宗教场所的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宗教管理干部培训力度,把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使宗教场所管理规范化、宗教活动法制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确保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认知、信仰、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社会评价,是具体廉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桂林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四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廉政文化资源。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有助于培育良好社会风气;民间信仰中对鬼神的敬畏有利于约束腐败行为;家族文化中的家风家训能够涵养廉洁自律;接地气的民间文艺能够激浊扬清散播正能量。充分挖掘传统民俗文化中的廉政文化资源,利用民俗文化的独特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对于推动当代廉政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民间信仰抵御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境外宗教势力加紧对我国的渗透,但从其传入中国伊始,就遇到一个和中国民间信仰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受到排斥的问题,遇到一个如何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相融合的问题。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对待民间信仰问题,既不能等同于传统宗教,也不能等同于一般文化现象,更不能简单地将其作为封建迷信加以禁止。必须理顺其与社会的关系,使其吸收现代元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重新塑造我国民间信仰系统的形象,使其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与时俱进,继续发挥民间信仰抵御境外宗教势力渗透的内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形态,在中国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社会转型时期,民间信仰再度出现繁荣复兴的现象,并表现出新的趋势和特征。民间信仰具有"社会安全阀"功能,但庞大的民间信仰群体同时也给社会和谐与稳定带来巨大挑战。由于民间信仰具有自发性、松散性等特征,社会转型使其发展具有更多不确定性。在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信仰出现真空而公民意识却不断提高的转型社会背景下,如何应对与民间信仰相伴随的各种显性问题和潜在威胁,已经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社会转型、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多元文化形态的存在,对新时代大学生科学信仰培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思想理论工作者要多维度透视这些问题,明确科学信仰培育的三个向度.理论向度体现为要深刻把握知识与信仰的相互关系,明确知识与信仰的相辅相成性、同步发展性,在丰富知识中确立科学的信仰.历史维度体现为要积极促成传统社会信仰的现代转型,明晰传统社会多种信仰形态和多重社会特征的基础上,促进多种信仰形态的对话交流、深入挖掘科学信仰的社会凝聚功能.实践维度体现为要助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不断发展,确保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社会信仰领域的主导地位,同不断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相适应,使之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2.
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是新形势下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有益补充。要在尊重宗教信仰价值、尊重信仰自由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做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的积极解释,在宗教中国化的方向上,体现和实践这种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3.
能否和谐发展:民间信仰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民间信仰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活态”文化。民间信仰重新“浮出水面”,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为我们提出了许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民间信仰的性质如何界定,它在组织模式上有何特点,它在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文化战略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正面的和负面的)。国家在社会控制层面应采取何种策略等等。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其科学的内涵及现实和历史意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解决我国宗教问题的基本途径,这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宗教自身的历史演变和我国宗教状况所决定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党和政府与宗教界共同努力,特别需要党和政府的各级宗教工作部门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5.
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与城市相比,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较为缓慢,面临着社会治理主体单一、乡村干部群众缺乏法治信仰、乡村社会治理规则匮乏、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的现实挑战,对此,需从积极培育社会治理主体,完善乡村社会治理规则,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树立干群法治信仰等方面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6.
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 ,归根结底是如何正确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新时期 ,党和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上 ,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大创新与发展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也是我们在宗教工作中 ,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逻辑立足点宗教与社会主义 ,在世界观上是对立的。因此 ,在研究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问题时 ,首先遇到的一个深层次问题 ,就是宗教与社…  相似文献   

17.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主要阵地。浙江省积极探索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浙江经济社会特点相适应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维护全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浙江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面对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建设具有浙江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综合服务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新型城乡社区治理机制,不断激发基层社区活力;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发挥多元主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构建完善全省统一的基层社会治理网;扎实推进"两网融合",着力构建网上网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坚持依法治理,努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整个社会形态逐渐由年轻型转向老龄阶段,但由于社会架构并没有及时转变,导致社会形态与社会架构之间出现非同步性,社会治理链条和系统中隐藏着较大的失序风险.面对农村老龄社会治理失序问题,需要从塑造良好发展心态的微观层面、以互惠伦理和利益关联为核心的中观层面以及积极组织下乡和城市反哺农村等宏观层面,共建行动体系.为此,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束缚,建构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老龄社会治理体系,推出和实施独具中国特色的老龄社会治理模式,以及建构能够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老龄社会治理政策体系,为解决全球老龄社会治理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工作的重要任务。宗教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有其理论和实践依据的,而且这种相适应具有特定的含义和内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需要创造必备的条件,并不断探索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民间信仰是传统文化精神在民间的一种朴素表达。调查显示,民间信仰依然是我国普通民众最重要的信仰形态,是民间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一环。近来,民间信仰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复兴,但由于多种原因,民间信仰活动中的功利性、世俗性倾向也日益凸显。因此,当前应从建设民间精神家园的角度去认识和看待民间信仰问题,将其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并找到其与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契合点,拓展民间信仰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