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语境下的行政问责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洁 《行政论坛》2006,(6):32-34
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建构法治政府、有限政府、效能政府的重要前提。作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新动力,行政问责制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难。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问责制的理解存在误区;职责划分不明确;问责主体存在缺位;行政问责的制度建构不完善,随意性大;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完善行政问责制的对策是:理清党政关系,实现“权责对等”;强化异体问责力度,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信息公开,政府透明;完善问责救济制度;建立行政责任考评和追究机制,规范各级官员的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2.
仇荀 《行政论坛》2008,(6):31-33
行政问责制要求政府及其官员必须承担政治、行政、法律以及道德上的多重责任,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和控制。我国行政问责制面临的困境是:问责文化建设相对落后,制度文本设计不完善,缺乏统一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撑以及配套措施供给缺失。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在于:培育行政问责文化,制定行政问责法和完善问责制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行政不作为现象的思考——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鹿奶粉事件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暴露了我国政府部门行政不作为的严重问题。它的实质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人民的事业极端不负责任,私利性、隐藏性、模糊性、普遍性是其主要的特点。根据对行政不作为现象产生原因的理性分析,我们需要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政问责机制、健全行政不作为诉讼救济制度、将行政不作为赔偿责任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和深入开展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探索解决行政不作为问题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政问责制推行困境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问责制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逻辑必然,建立行政问责制符合我国的国家制度,符合人民群众的理性期待,反映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进步.但是,目前行政问责制推行存在问责主体单一,问责客体权责不清,问责内容狭窄,问责程序不规范,问责法律体系不健全,问责文化滞后,公民社会力量薄弱等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制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状况、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法治进程等政治生态的影响,行政问责制的推行过程充满障碍,进展甚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商丘市立足全市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本着优化结构、增强合力,推进交流、激发活力,提高素质、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从群众关注度高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人手,着力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努力形成选人用人的公平公正机制,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公信度,形成了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群众公认的良好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6.
长沙首推行政问责制:政策文本解读及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仲秋 《理论探讨》2004,36(3):93-95
针对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不完备,普遍存在重权力轻责任的弊端,特别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行政权力实际上处于无责任、无风险运行的状态,长沙市人民政府率先出台、实施行政问责制。行政问责制突出了行政管理中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一致的原则,是政府实现其行政责任的一种自律或自我控制,其实质在于防止和阻止行政官员"滥用或误用公共权力"的失职行为,也将着力强化"无功便是过"的新为官之道。实施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干部制度改革和行政体制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大大拉近市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政府形象,加快推进高效政府、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7.
庄浪县是甘肃省县委组织部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县之一。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县委组织部紧紧围绕部门职能深化改革,坚持以选人用人透明为核心,建立推行干部“阳光选任”机制和信息公开机制,创新载体,进一步明晰职权,规范用权,加强监督,不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县委组织部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初步探索了路子。  相似文献   

8.
初始提名是干部任用的基础环节,其规范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党员群众对于部选用工作的满意度。近年来,宿迁市各县(区肌住中组部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沛)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的契机,围绕规范完善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这一重点,加强调研、探索和实践力度,在规范完善初始提名的工作理念、权利主体和责任追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关于部门利益的若干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部门利益是法治社会的一颗毒瘤。它与我们依法行政,打造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完全是背道而驰的。部门利益的存在,与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如财政体制和行政体制等的不健全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也与部门立法机制的不完善密切相关。而要有效制约部门利益的膨胀,必须实现阳光立法,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0.
选人用人历来关乎人心向背、社稷安危,是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的头等大事。由于受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封建残余思想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和侵蚀,加之对干部的选拔、任用、管理和监督制度尚不健全,以及选人用人失察的责任追究体系还不够完善等,导致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一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吏制腐败”问题。如何加强对选人用人工作的法律监督,严肃查办选人用人中的渎职犯罪,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大政治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行政问责制在现实运行中出现了诸如:重官意,轻民意、重副职处罚,轻正职问责、重执行不力,轻决策失误、重行政问责,轻民主问责;重有错问责,轻无为问责等问题。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认识存在偏差,问责心理欠佳、法律规定缺位,难以依法问责、体制权责不清,造成问责困难、制度机制不全,影响科学问责、信息公开不够,影响公众知情等。为此,我们要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社会公众众对政府及行政人员责任的追究机制;政府责任划分明确化;完善问责法制和程序;建立责任评估体系;实行信息公开,建立公众投诉体系;加大监督力度,构建立体监督网络;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实施对政府官员的美德教育与提升政府的"信任"社会资本存量;对无为问责制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县市区一级政权在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县市区委书记在县级政权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在核心位置,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中央出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既是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也是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权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中央出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是同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行坚决战斗的锐利武器,是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作为承担选贤任能重要职能的组织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严格遵照执行四项监督制度,更加科学地约束选人用人权力,有效地监督选人用人行为,规范地做好选人用人工作,努力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14.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化建设,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有效途径,是强化干部监督工作的有力措施,是匡正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枣阳市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力度,构建阳光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阳光操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行政问责制要求政府官员应当对民众给予他的信赖负责。我国行政问责制刚刚起步,尚存在法律制度不统一、问责主体单一、问责客体不明确、问责标准不够具体等问题,亟需在问责主体多元化、问责客体具体化、发展问责文化、公开复出程序、完善救济机制及进行制度创新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加快建立选人用人失误失察责任追究制度,用严密的程序和刚性的责任保证把人选准用好。建立选人用人失误失察责任追究制度,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治本之策。当前,选人用人失误失察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了用人失误,到底由谁负责,责任如何认定,责任有多大;如何追究责任,谁来追究责任,追究谁的责任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探讨解决,并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7.
选人用人问题历来是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要匡正选人用人风气,须打好“组合拳”。 树正选贤任能的“风向标”。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一些地方歪风邪气蔓延,往往是从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肇始的。因此,必须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以发展论英雄,重用懂科学发展、会科学发展的干部;坚持凭实绩用干部,注重考核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实绩;  相似文献   

18.
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意义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5  
行政问责制既是一个实体规范,也是一个程序规范。在我国,建立和完善行政问责制可以达到整肃吏治、破除官本位的目的,有助于建立廉洁、高效、责任政府,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不作为的存在不仅严重危害政府公信力,更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行政不作为产生的原因不仅与传统文化因素息息相关,也与法律制度、社会环境、公务员素质、体制机制和行政技术方法有很强的关联。因此,有效防范和遏制行政不作为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公务人员素质;加强相关立法,完善行政法制体系;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问责制度,健全行政救济机制;加快政府信息公开,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20.
选人用人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战略基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治国理政新的历史起点上,基于时代方位的转变,着眼于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以系统观念推进选人用人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选人用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设好干部标准,赋予了干部德才标准新的时代内涵;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创造性提出干部工作“一盘棋”思想;革新体制机制,探索构建了精准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战略谋划,增进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辩证思维;阐明工作原则,丰富发展了公道正派的用人理念;重塑工作方法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人用人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