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汪劲 《法学评论》2004,22(2):107-118
环境影响评价是当今世界各国为预防和减轻拟从事的开发行为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实施的一项环境法律制度。在该制度中 ,公众参与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 ,是行政决策民主化的重要体现。本文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历史发展出发 ,通过对美国、日本、中国以及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环境影响评价立法有关公众参与规定的比较 ,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介入时机、如何参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公众参与条款的实施提出了立法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扩展到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标志着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力求从决策的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本文以厦门PX项目为例,对战略环评的运用做了一次理论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扩展到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标志着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力求从决策的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本文以厦门PX项目为例,对战略环评的运用做了一次理论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环境法律制度,而其中的公众参与是则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的重要内容及支柱,公众参与能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民主性科学性及高效率和透明度。本文就环境影响评价及公众参与展开阐述,对比西方国家和港台地区立法并借鉴其先进经验,就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使得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进行,同时更好的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以及保护自然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醒 《比较法研究》2013,(5):138-14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法的基本制度之一,该制度的目的在于预防建设项目或规划项目对周围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较早,立法方面也较为完善,尤其在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上有着细致而严格的规定,各个部门有关环境评价的权力分工明确并且互相制衡:环境评价署负责执行环境评价程序以及提升加拿大全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体性及协调性;环境部长专门负责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核以及与其他部门或其他省进行环评沟通的工作;审查小组及责任机关,在各自负责的环评报告审核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分工及责任。我国大多数学者在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时,重点针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而本文侧重对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进行研究,希望对我国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立法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为预防和减轻某项政策的实施或者拟建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实施的一项环境法律制度。在该制度中,公众参与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是行政决策民主化的重要体现。本文对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就相关公众的界定、公众参与的前提、参与的方式、参与的救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爱年  胡春冬 《时代法学》2004,2(1):109-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环保工作的积极成果。进一步研究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完全必要的。在阐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基本特点和比较中美两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础上为建立完善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浅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问题源头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环节之一,公众参与的效果对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显著的影响。我国现阶段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的相关规定并不完善,有鉴于此,本文对公众参与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环境法律制度,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关键。召开听证会是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是环境影响特别重大或者公众争议很大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听证会方式。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听证程序虽然已有法律规定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但在立法和执行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并据此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方向,即包括: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生态型建设项目环评,做好规划环评,完善公众参与﹑环境风险评价体系以及战略环评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国际环境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与防止环境损坏原则及预防原则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制度的概念及起源,分析了该制度的优缺点,并结合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和实践,做出了相应的评论。  相似文献   

12.
龚海珍 《时代法学》2010,8(1):53-5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颁布是我国环境立法的重大进展。它对进一步规范和促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切实保障在规划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与环境影响评价法相比,该务例有很多亮点,但仍存在一些缺陷。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如何强化公众参与、完善规划审查、强化法律责任、增加替代方案等,将是今后条例完善应重点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年我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首次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法律制度确立下来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建立了由法律规定、专门的法规和部门规章组成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规体系。然而,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不能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要求,有必要制定和颁布《环境影响评价法》。  相似文献   

14.
有关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考察并论述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现状 ,结合我国环境管理监督体制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较为全面地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立法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思考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之一,但该制度在操作上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特提出几点对改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建议,以期使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更加健全和进一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资源紧缺、大气污染、水污染、城市垃圾等环境问题也突出的摆在了我们面前。各国都对环境问题进行了立法、管理和控制,但在立法后一些制度的实施却不尽如人意,比如在环境管理过程中项目决策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在项目实施阶段的"三同时"制度在实践中都没有很好的执行,往往"有法不依",同时这些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都"各尽其责",没有相互衔接、结合以达到立法的目的,本文将对这些现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限的资源过度消耗,为了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各国都出台了切实有效的法律制度来保护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不完善,规定的内容还不具体,本文在分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人才培养、公众参与、评价内容方面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佐群 《行政与法》2005,(2):97-100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是中国环境立法的一个里程碑,本文分析了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很不完善,立足于我国国情并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EIA制度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比较,以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鉴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在理论与操作层面上的不足,本文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几点对改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议,从而力图使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更加健全和进一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