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席卷拉美以来,这一地区仅有个别民主国家偶尔面临威胁,民主短暂中断。但近期委内瑞拉等多个拉美国家出现了软威权主义,民主第一次面临持久性、协同性的威胁。这些国家的竞争性威权主义似乎不是对多元主义和代议制民主的有限中断,而是一种永久性替代。拉美当前的威权主义趋向还不是地区性的。在巴西等国,民主得到巩固,软威权主义难以影响这些国家。当今拉美的威权主义转向并非来自一般意义上的左翼,而是来自民粹主义左翼。在巴西等国取得成功的左翼不同于民粹主义左翼。查韦斯的逝世影响了拉美威权主义的发展,但其仍将继续存在并保持吸引力。由于多种原因,拉美的威权主义短期内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2.
拉美是一个与美欧西方国家保持密切接触、政党派别多种多样、媒体发达、思想活跃和乐于接受新理论的地区。因此,拉美经常出现一些紧跟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思潮。最近几年,尤其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拉美社会问题的恶化以及拉美左派的东山再起,对拉美社会政治思潮的动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拉美占主流地位的思潮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拉美多国不稳定因素较前增多,拉美整体形势更加复杂敏感、脆弱多变。拉美局部动荡是地区国家面临的各种矛盾积聚、交织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折射出拉美历史上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其中既有收入分配长期不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经济社会矛盾,也有政争、党争等民主体制治理问题引发的政治矛盾以及美国因素的干扰等。拉美局部动荡仅是拉美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阶段性、暂时性现象,根源仍是发展和治理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政治格局演变、大国关系调整及域内国家关系变化持续对拉美国家政治发展、经济增长及地区格局变化产生重大影响,拉美整体局势将继续酝酿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由于国际环境、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学主流方向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西方学者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国家治理视角就是近十多年来颇为重要的一个研究视角。其主要特征是:强调民主能为国家建构和有效治理做些什么?反过来,善治对民主政治发展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受国家治理视角影响,西方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从政党—国家民主、基层民主、法治民主、弹性威权主义以及非正式制度的民主化几个层面形成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限制拉美地区民主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以及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存在,民主包容理论、民主赤字理论以及自由主义理论的一些观点都不能解释近现代拉美地区不平等性的根源。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分析了拉美地区福利政策的特点,对拉美自由主义的某些缺陷以及一些政治学家提出的"社会民主"的概念作出了批判,解释了拉美特色民主的深层意义,探讨了重构拉美地区社会民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2003年,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实行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这项改革对村级民主及村民自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村级民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积极发展动向,包括村民民主参与和参选意识大幅提高,村级事务决策更趋民主等;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新集体林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群体决策失误问题,也表明对新集体林改对村级民主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应作过高的估计。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中国户籍制度的变迁,并探讨了国家、市场和流动人口之间的关系。文章着力于解释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关键的社会经济变革,以及为何户籍制度在市场导向型经济中仍然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一困惑。文章指出,集体经济解体、国有部门改革以及不平衡的区域发展给户籍制度带来了巨大冲击。作者通过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来探讨制度如何影响人口流动模式,采用了"体制结构与能动主体"概念和制度区分类型假说来解释制度发生历史性变迁的过程,并对中国的户籍制度进行概念化。  相似文献   

8.
拉美社会党与社会党国际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疏远、松散、不断密切到逐渐融合的发展过程.本文分四个阶段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简要评述:在社会党国际成立之初,它基本上是一个欧洲社会党人的俱乐部,其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在拉美影响微弱;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世界民族解放与独立运动的兴起,社会党国际才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亚非拉新兴国家以及殖民主义问题,它与拉美社会党的关系开始发生积极变化;直到1976年十三大以后,社会党国际及其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才真正开始在广大的第三世界产生广泛影响,拉美地区的民主社会主义力量发展迅猛,受到社会党国际和西欧社会党人的格外关注和大力扶持,成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第二支柱”;冷战后,随着拉美地区共产主义力量的迅速衰落和其他左翼力量的分化,民主社会主义力量成为拉美左翼的主力军和社会党国际稳定的“后院”.  相似文献   

9.
高校二级管理体制改革,二级学院民主管理是关键,因此,建立和完善与改革形势相适应的民主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代会制度是教职工实行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二级教代会制度作为教代会制度建设的延伸和发展,是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基础工程,对推进学校基层民主建设,促进校院二级民主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加强二级教代会制度规范化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独大型政党制度作为多党制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指在实行多党竞争的国家,有一个政党由于实力明显超过其他政党实力的总和从而能够单独长期稳定地执掌政权.根据其所处社会结构的性质,可以分为同质社会中的独大型政党制度和分裂社会中的独大型政党制度两种类型.独大型政党制度下政党政治有如下特征:派系政治发达;独大型政党在组织体制及社会发展政策方面具有极强的社会整合能力;反对党的压力边缘化,政治中的民主往往内化为独大型政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我的中国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目前世界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中,国家制度是首要问题之一,与此相关的就是民主问题,这也是中国在目前就应考虑的大问题.由于中国正处于大变革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尚未形成稳定的国家制度,只能说是一种混合型制度.关于中国当代的民主化进程,最重要的首先是妇女的公民地位和权益问题、地方自治权问题和如何给公民提供法律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围绕"民主政体为何存续或垮台"这一经典问题,文章对1945年至2005年间的拉丁美洲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民主政体垮台的原因、有利于其存续的因素等问题。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其一,政治行为体的政策激进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民主政体垮台的危险;其二,如果政治行为体对偏好民主有规范性,民主政体远不可能垮台;其三,一个更民主的地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民主政体垮台的可能性;其四,结构因素对1945年至2005年间拉美的民主稳定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政党体制是特定民族国家和地区社会环境的产物,并且是在与动态的社会环境的联系中演化的。台湾地区政党体制演变是在现有体制框架内由国民党主导进行的,在演变的过程中又受到台湾独有的政治文化和选举制度改革的影响,目前属于不稳定的两党制。通过对台湾政党体制演变过程的梳理,可以得到几点启示:竞争性政党体制的建立需要民主的社会生态环境;执政党要抓住有利的政治时机,主动改革政治体制;政党体制要反映政治发展的要求;政党体制的建立要与国情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王宝娟 《工会博览》2003,(21):15-17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中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如何实施民主管理制度及有效途径,以及坚持创新发展,搞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上弄清楚。  相似文献   

15.
拉美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历史韧性和多元性。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托派社会主义及各种民族社会主义流派都在拉美获得一定的成长空间,在相互竞争中共存和发展。当前拉美社会主义的发展依然维持着各派思想和各种实践并存和相互竞争的基本格局。拉美各派社会主义有一些共同理念和价值观,但在历史渊源以及对待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原则问题上存在明显差异。当前拉美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虽面临许多难题,但其社会基础依然坚实,从长远看仍有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阿根廷《新社会》杂志2010年3—4月号刊登了阿根廷全国科技研究委员会首席研究员、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埃内斯托·阿尔多·伊苏阿尼撰写的题为《社会保障和拉美社会变革》的文章,指出在最近几十年,拉美的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三种新现象:一是劳动市场条件恶化,加深了贫困和不平等水平;二是许多国家进行改革后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都出现覆盖面下降的问  相似文献   

17.
《工会博览》2010,(15):24-24
最低工资制度缘起于新西兰。迄今为止,不管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都实行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最低工资制度或类似规定。与GDP相比,最低工资标准不仅是一个经济指标。还多少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和谐程度。本期我们主要介绍一下在国际上作为没有最低工资规定的国家——瑞典以及它独特的“瑞典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最近,关于发展中世界增长的全球讨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近几年来,对发展中经济体快速赶超发达经济体的大肆宣传和兴奋渐渐式微。很少有严肃的分析师仍然相信亚洲国家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经济趋同,和大部分拉美和非洲国家所经历的不那么波澜壮阔的趋同会在未来几十年中继续发生。作为这一卓越时代之基础的低利率、高商品价格、快速全球化以及冷战后的稳定局面不可能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9.
巴黎公社打碎了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建立了议行合一的无产阶级国家政体,体现了人民民主精神和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根本特征.巴黎公社是对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的挑战,它向世人表明,三权分立不是唯一选择,代议制民主不是终极真理.代议制民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少数人统治的精英民主,三权分立、多党制衡导致西方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暴发后,西方制度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选举民主解决不了环境、医疗卫生、不平等等问题,必须走出西方民主的迷思,实现资本主义制度的变革.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的“奥秘”所在,也是中国政治制度与西方民主制度的最大不同点.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必然会抹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底色,最终滑向西方民主泥潭.  相似文献   

20.
党内民主建设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党内民主涉及的内容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在当前最为重要和根本的是加强党内的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种有关制度,做到以完备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这样才能使党内民主的结构和功能更加科学、合理,使党内民主的制度更加规范、有效。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党内民主建设的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推动党内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