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粹主义是一种具有历史复发性的社会政治现象,常常出现于重大社会转型时期,以"崇尚人民"为概念内核,持反体制性、权威主义和本土主义等价值取向。全球化堪称历史性的世界大转型,正以一种极其深刻的方式重构人们的生活,民粹主义在其中潜伏已久并最终爆发,其根源可以从民粹主义的需求侧和供应侧考察。就前者而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引领的全球化带来了严重的贫富差距和巨大的文化与价值变迁,中下层民众产生了强烈的经济不安感和被剥夺感,产生了身份认知上的焦虑感和对后物质主义价值的叛逆情绪,进而需要一种民粹主义的表达。就后者而言,对于深陷选举竞争的政党来说,民粹主义与其说是一种真诚的对人民的信仰,不如说是一种有效的政治策略或政治风格,右翼或极右翼政治力量提供、助长、利用了民粹主义的表达。全球化时代"大众的反叛"或许始料未及,但如果不深刻反思,这个时代或许就无法继续向前。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民粹主义既指称俄罗斯19世纪激进社会主义运动,也用以描述当代政治现象,这一现象既是表达民意的形式,也是执政当局或体制内外反对派的政治工具。俄罗斯民粹主义是对现代化进程所引发冲突的反应,它声张人民立场,把现代化进程中的"受损"归结于资本主义,用区分"自己人"和"他人"的简单逻辑解释复杂问题,依靠人民力量达到政治目的。俄罗斯民粹主义的这些共性源于俄罗斯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摇摆性、矛盾性,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鼓励追求正义,但现代化和全球化又使俄罗斯的民族独特性受到冲击,非理性、矛盾性和宗教性的俄罗斯文化鼓励了民粹主义。俄罗斯社会结构变化、知识分子与人民的互动趋于紧密,以及自由主义的巨大影响,使当代俄罗斯民粹主义呈现出新特点,即民粹主义的主体从知识分子变成中产阶级,重视利益政治,淡化道德理想政治。  相似文献   

3.
民粹主义是一种信仰人民的意识形态,主张人民主权,号召以人民的名义改造精英统治。就民粹主义的主体逻辑来看,民粹主义强调人民内在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从而在民族主义、全球化、多元文化等主题上站在右翼的保守立场,在实践当中强调淡化族群身份,反对多元文化,甚至反对全球化。就其外在的人民观来看,民粹主义强调敌视与排斥,在实践中主张反对精英主义。在程序安排上,民粹主义主张人民多数的直接行动,强调改革现政权,形成了反建制、反代议制等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粹主义政党在意大利一直是重要的政治力量。这与该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和主流政党的合法性危机密切相关,而民粹主义本身的诱惑性,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民粹主义政党的每一次强势兴起,都推动了意大利开启政党政治重组和政治文化转型进程。当前,意大利主要民粹主义政党虽支持率颇高,但其未来的发展仍存不确定性。意大利民粹主义政党能否持续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能否在"主流化"与"反建制"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替代西欧资本主义的一种社会思潮和运动,俄国民粹主义实际上是关于建立村社(农业)社会主义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理论,它催生了俄国社会主义运动。随着两次"到民间去"运动的失败,特别是在1879年民意党成立前后,俄国民意党人的政治斗争方式走上极端个人恐怖和暗杀的道路。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到19世纪末民粹主义在俄国已成强弩之末。而与此同时,以《万国公报》《西国近事汇编》为载体传入中国的有关俄国民粹主义思潮和运动的消息,其实指向的应是俄国民意党,但却被误译为"虚无党"或"虚无主义"。因此,通过这一渠道传入中国的俄国社会主义思潮,实际上就是民粹主义,并对后来其他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拉克劳《论民粹主义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民粹主义理性》(ErnestoLaclau,OnPopu-listReason,Verso,LondonandNewYork,2005)显示了拉克劳近年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在拉克劳的这本书中,民粹主义既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历史经验,他的研究是对二者的综合。拉克劳在阿根廷体验了民粹主义,他试图对这种历史经验作出理论上的总结,寻找民粹主义向政治转化的逻辑,离开了这些基础,拉克劳对葛兰西“霸权”理论的阐发和对激进民主的思考就是难以想像的。民粹主义也存在于拉克劳近期对“普遍性”进行的哲学研究和对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可以说,拉克劳近期的研究努力就是试图通过霸权把…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制宪者在宪法安排中设下重重关卡,一个重要考量就是防止美国政治堕入直接民主的陷阱。他们的精心设计,让"民主"由人民亲自掌握权力的政府,变成了人民委托政治精英行使权力的政府。美国宪法规定的制度虽然将人民统统"扫出"了政府,但在实质上却体现了"民主制"的精神。美国制宪时期的历史启示在于,只有在民主制那些最具挑战性的维度被消除或限制以后,民主在政治上才能变得可欲求、可接受。在西方国家民粹主义暗流涌动、人们对民主前途忧心忡忡的当下,重温美国制宪时期的政治遗产,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8.
李北方 《南风窗》2014,(10):2-2
<正>人民与公民,是两个基础性的政治概念,但二者的关系也不容易搞清楚。在当前的一些讨论中,二者经常被对立起来,贬"人民"而抬"公民"的趋向是很明显的。有法学家一本正经地提议,应该把"人民法院"中的"人民"二字去掉,只称"法院",拿出来说的理由是,这样有利于国际交流,免得让别人以为中国的法院不够专业化。有这种趋向是因为人民这个政治范畴在中国革命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而公民则是西方来的现代政治理念,是"普世"  相似文献   

9.
本轮欧洲民粹主义浪潮兼有左右翼政党参与,是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又一例证。尚塔尔·墨菲作为后马克思主义者,运用斗争与抗争的概念分析民粹主义,为理解欧洲民粹主义提供了一套体系完整的分析框架。本文以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斗争观为核心切入点,论及其提出的论争式民主和激进民主等概念,从民粹主义的定义、兴起原因、影响与应对方法入手,具体探讨如何从政治边界划定与论争式民主的角度理解当代民粹主义的概念与特征;如何运用霸权与激进民主的概念分析民粹主义的兴起原因与当代欧洲自由主义霸权;如何评价民粹主义运动的影响以及当代左翼民粹主义政党如何善用激进民主,充当反对霸权、反对极端右翼民粹主义运动的先锋。诚然,墨菲的理论存在一些问题,但墨菲重拾马克思主义关于集体身份和斗争的传统,亦是其作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民粹主义与民主的关系这一问题既涉及对民粹主义发展的社会政治动因的理解,也涉及了对欧洲传统民主政治运行机制及其发展方向的理解。在此问题上,主流政党、媒体以及学术界的立场不尽相同。主流社会在诉诸民主捍卫欧洲主流价值而抵制民粹主义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既有的民主制度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民粹主义浪潮"的掀起,给世界发展带来"不确定性"。本文以历史的眼光对民粹主义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民粹主义的起源、其与全球化和现代国际秩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对女性主义交叉性理论进行介绍,并对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分析。交叉性理论虽然肇始于西方女性主义,但已逐渐被应用到其他学科及研究领域。文章首先探讨了交叉性的概念及其定位所具有的争议性,分析了交叉性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包括有关交叉性的分析面向、对社会范畴的选择以及对交叉性程度的理解和把握。基于此,作者试图强调一种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交叉性概念,将其视为一种理论的和方法论的研究框架。文章还分析了交叉性在中国学术界运用的现状,指出在中国的语境中使用交叉性概念必须将其情境化和去殖民化,而一种开放的交叉性概念有助于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少欧洲国家的民粹主义运动与环境及气候政治发生关联,形成了一种被称作环境民粹主义的新兴社会思潮.二者的关联并非巧合,其所凝聚的社会和政治力量不容小觑. 内外因素合力催生欧洲环境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与环境议题之所以可相向而行并在欧洲成势,从本质上看,是因为二者内在需求高度匹配:一方面,环境问题是一个属于科学范畴的议题,因未经政治裁剪的话语而具有草根性;另一方面,民粹主义内涵丰富、边界灵活,具有与环境等诸多议题发生关联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雷墨 《南风窗》2014,(8):44-45
民粹主义与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有着天然的联系,民粹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也预示着全球治理问题正面临考验。"我们正迎来一个新时代,这不是民主的时代,而是民粹主义的时代。"美国著名国际问题学者布热津斯基在2011年9月14日受访时,谈及当时正如火如荼的"阿拉伯变局",这样说道。3天之后,美国爆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并在之后蔓延到美国120多个城市。当  相似文献   

15.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已经成为目前欧洲政治图景中的重要特征,这与它们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他者”的动员策略直接相关.面对迅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依然延续了其传统的动员策略,企图利用疫情制造人民与精英和移民的对立,并通过阴谋论解构科学事实.虽然短期内在民众与精荚裂痕的弥合以及移民议题的边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民粹主义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扮演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尤以英国和日本两国为甚。本文主要介绍了英、日两国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政治派别、组织形式及政治主张,通过对两国民粹主义的话语特色进行分析,清晰地勾勒出两国的民粹主义政客如何在各自国家的政坛发挥着"极右"的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两国的政治走向。  相似文献   

17.
民主的困惑     
姚国华 《南风窗》2010,(12):96-96
<正>我们一直对"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政治理想抱有好感,但经历过无休止的政治革命之后,才发现错了,我们每个人恰恰被"人民"的概念抽象掉了,真正当家作主的是一小撮政治野心家。要找回被骗走的权利,就得落实于一人一票的自由选举。虽然现实不尽如人意,但我们心中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向往如大河般滔滔不绝。然而,王绍光的《民主四讲》,又给我们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这位在美国住  相似文献   

18.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概念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往"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学界目前的研究缺乏对"交往"含义的具体分析;本文分析了"交往"具有三层含义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交往关系"范畴与"生产关系"范畴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交往"这一概念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民粹主义是现代社会的固有政治现象,具有独特的政治信念、政治风格、话语、思维与策略。美国政治始终具有显著的民粹主义特征。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政治的日益民粹化助长了当今的民粹主义浪潮。民粹主义不仅是美国政治的悠久传统和固有特征,对于美国的政治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被忽略的群体表达意愿的一种形式,也是推动美国政治改革的重要力量。但当代民粹主义往往造成政治的不稳定或政府的威权化,毁损社会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由于民粹主义是在民主精神和程序之下对代议制的回应和挑战,当今美国两党的建制派很难应对。一般的化解方法是在政策上吸纳民粹主义运动诉求的合理成分,而根本的解决之道则是良好的国内治理,消除产生它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在公民社会和政治社会中,各种民粹主义运动在其群众组织的发展程度上都有着极大的不同。虽然一些民粹主义的领导者在动员其群众中的支持者时没有依靠各种机构作为其中介,但其他一些领导者却组织政党或大众社团来集中与控制其跟随者。在从农业出口发展模式向国家主导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拉美民粹主义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它标志着群众政治的开端,在这一时期,组织建设一般比较常见。这种组织建设在最近的民粹主义的发展浪潮中已经不那么普遍了,而最近的民粹主义爆发于从进口替代型工业化向新自由主义的急剧转型过程中。然而,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