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3 毫秒
1.
殷怡 《法制博览》2015,(1):55-56,42
由日本松井芳郎教授等八位教授撰写的,并由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翻译的《国际法(第四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出版)在正确把握传统国际法的历史特征上,通过对以人民自决权和禁止使用武力原则为中心的现代国际法的构造的描述,明确国际法的构造转变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明确现代国际法的发展方向。与传统的国际法著作撰写技巧不同,松井芳郎先生的这本著作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将人民自决权和禁止使用武力原则贯穿整本著作中,这种创新写作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本文旨在总结松井芳郎先生在此著作中分散地解说禁止适用武力原则对现代国际法之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扬扬 《法制博览》2013,(10):89+73
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国际法渊源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对国际法的渊源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并对每一个渊源都作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其各家不同的观点也加以研究和分析,对于国际法的渊源问题的研究是对国际法的深刻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郜璐 《法制博览》2013,(5):110-111
国际法作为适用于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自然国际法与实在国际法的结合。自然国际法和实在国际法构成了国际法的基本,二者是紧密相连的。自然国际法为实在国际法提供基本的指导,对其起着评价、指导和转化的作用。而作为自然国际法的正义原则,更是国际法体系的核心范畴。在国际关系中,实现国际正义是维持国际法律关系的重要手段。国际正义的价值应当成为指导实在国际法制定和实施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善意原则(good faith)作为国际法基本原则之一,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DSB)之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本文在对善意原则进行释义阐述及法律定性后,将结合DSB的代表性案例,讨论在GATT1994、ASPS以及保障措施协定中善意原则具体适用,探讨善意原则的适用对今后WTO法所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小宇 《法制博览》2015,(4):77-78,18
死刑问题一直是个热点问题,本文将从死刑的正当性、预防性、人道性、以及死刑问题的日趋国际化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死刑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尤其强调用废除死刑来预防贪官外逃是本末倒置,笔者认为"死刑犯不引渡"只是某些国家倡导的意欲使之成为国际法基本原则从而限制他国司法主权的提议而已,绝非国际强行法,因此也谈不上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与其老是研究如何把外逃贪官引渡回来,还不如探究如何阻止贪官外逃来的更有实际意义,建议我国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预防贪官外逃。  相似文献   

6.
严阳 《国际展望》2016,(1):135-151
国家间投票交易是指一国通过为他国提供一定利益甚至使用威胁等方式,以换取他国在某一国际问题上对其立场的支持。国家间投票交易是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现实的复杂性,很难确定其利弊。国家追求自身利益和国际立法空白,都是促使投票交易产生的原因。在现代国际法中,强行法和国家对国际社会的整体义务,加上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等国际法原则,尽管在现实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弊端,但也为规制国家间投票交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完全禁止投票交易抑或将其合法化都不现实,这也需要各国际行为体特别是第三方的监督。从现实的角度看,以国际软法的方式达成规制不公平的投票交易的国际法文件,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就中国而言,既要坚决反对并积极应对不公正的投票交易,也要团结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动规制投票交易的国际法治建设,在各类国际组织中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国际法上的时际法,是规定国际法规范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的法律的总称,其功能是解决国际法在时间层面上的冲突问题。国际法在时间适用范围内的冲突包括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相应地,解决积极冲突的时际法规则应当为适用该法律事实发生时正在实行的国际法规范;而解决消极冲突的时际法规则则应当是在遵循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同时,根据特定情形做出例外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国内法与国际法下的未成年人刑事贡任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原则的正当理由和年龄的划分以及制裁提出了新的建议,代表了当今世界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发展趋势的展望。我国刑法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规范与《国内法与国际法下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决议》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检讨了中国现行刑法关于未成年犯罪刑事责任规定与《国内法与国际法下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决议》的不吻合之处,并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立法模式、刑事责任年龄、制裁措施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琳 《法制博览》2024,(6):10-12
在全球数字化背景下,人工智能作为一项世界前沿的技术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由于人工智能涉及国际数据隐私保护、著作权国际保护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完善对人工智能的国际法规制。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一系列相关的国际法规制问题逐渐凸显,例如国际法对人工智能的规制滞后、国际法更新周期长、参与立法的主体有分歧等,影响了人工智能的国际法规制完善的进程。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人工智能国际法规制的必要性;其次总结了人工智能对国际法的挑战;再次论述了人工智能国际法规制的优化路径,包括以国际法为基本原则制定人工智能的人权宣言、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法更新、促进国际法和其他国际治理方法协调统一;最后针对我国对人工智能国际法规制的应对提出了几点策略,以期推动人工智能的国际化发展,让全球社会能够共同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挑战,共创数字化时代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0.
王丹 《法制博览》2015,(3):119+118
情势变更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固有的风险,特别是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经济危机的重大事件之后,情势变更在合同履行中出现次数越来越频繁。如果按照"合同必遵守原则"去处理相关事件,那么必然会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并且妨害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此时如果可以准确适用情势变更原则,通过司法权利的介入,改变合同已确立的条款或者撤销合同,重新分配交易双方在交易中应获取的利益及风险,那么就可以避免不公平的后果出现。所以,情势变更原则的出现正是满足市场经济以及司法实践的需要,本文主要从情势变更原则的概念、历史发展、适用条件、与不可抗力及商业风险的关系、法律效力及适用意义这几个方面来阐述情势变更原则。  相似文献   

11.
2758号决议是联合国大会驱逐盘踞台湾的蒋介石政权代表、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一个历史性决定;一个中国原则强调大陆、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一项基本原则。二者基于相同的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原则而分别产生,理念上高度吻合,逻辑上密切关联,相伴而行、互为奥援。美国智库去年推出的葛来仪报告试图诋毁一中原则、曲解2758号决议,割裂二者关系,鼓吹让台湾“有意义进入联合国”,迎合美国“以台制华”的政策需要。此说罔顾事实,有悖法理,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并引起人们的关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问题进一步恶化,逐步发展为一个国际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可以说,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作为全球性的综合病症,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便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刑事法律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对未成年犯罪特有的双向保护原则为切入点,探讨这一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及价值底蕴,并用这一原则检视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以期解决这一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贯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如何立足于生态保护与环境风险防范,寻求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社会各个领域关注的重点,法律领域也不例外。全面建设绿色法律体系既可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也可以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行政法中绿色原则的确立与展开是绿色法律体系构建的具体尝试,是应然,也是必然。行政法绿色原则的构建要同时满足基础性、法律性与特殊性的要求,保障其能充分发挥出各项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4.
贺颂青 《法制博览》2013,(10):80-81
民法基本原则所含效力贯穿于民法的基本准则,并具有极其重要的宣誓意义。公平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中的核心。近年来,民法价值取向主要以安定性和妥当性为特征,而公平和秩序是其的基本价值取向。民法本位作为民法的根本旨归,近年来的民法本位没有改变,仍然是由权利本位和个人本位组成。民法的出发点是民法本位,而民法的归结点是民法价值,两者都被民法基本原则所包含并体现。  相似文献   

15.
刑事和解制度,充分尊重加害人与受害人的人权及其主体地位,在不影响普遍公正的前提下化解社会纠纷与冲突,恢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当今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共同体,民主、公正、以人为本的法律理念地位不断提升,人权、民主概念深入民心。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原则是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础,它主要包括平等自愿原则、合法原则、司法确认原则和不得妨害国家的司法权原则、以刑事被害人利益保护为导向原则、平等保护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和和解宽缓原则。在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针政策下,刑事和解制度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人们通常认为“相称原则”作为一项惩治与预防少年犯罪的特有原则源于1985年联合国第40届会议通过的铂匕京规则》。该规则确立了对少年刑事立法与司法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口口保护少年权益与保护社会利益的双向保护原则,体现了对少年刑事立法与司法中保障与保护的和谐统一。本文以对少年犯罪特有的“相称原则”为切入点,探讨这一原则提出的价值底蕴。自从1899年美国首家少年法庭诞生之后的近百年,人们经过不断探索、反思、总结而达成共识出台的釉匕京规则》及其所确立的“相称原则”,基于少年犯罪的特殊性形成了诉权保护的双重性基础理论,并充分体现了以保护少年人为主兼顾保护社会利益价值取向理念。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用这一原则检视我国现行立法有关法律帮助与辩护制度以及实务运作,以期完善少年刑事诉讼中的必要法律帮助及其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与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相比,建构主义更重视国际法的地位与作用。它为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为国际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法仍然具有"共处"性与"合作"性,但其主要特征是向"共进"发展。共进国际法对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人类共同繁荣以及构建和谐的国际法治社会具有基础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非法移民的处置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国际法问题,即未成年非法移民遣返回国权利的国际法依据、遣返过程中未成年人正当权益的国际法保护、以及国际社会合作打击组织未成年人偷渡的国际法规范。现行的相关公约过于原则性,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国际社会应通过完善非法移民处置的国际法体系,并在这一体系中针对未成年人偷渡的特点做出特殊规定,从而为未成年非法移民处置提供一套完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国际法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钱扬 《法制博览》2013,(5):48-49,47
民事审判权在司法权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审判权能否独立地行使,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能否实现、司法公信力能否提高、司法权威能否树立。我国的审判独立是基于我国的历史发展与实际客观状况而设定的,我们需要对其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给予相应的重视。本文以民事诉讼原则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我国民事诉讼原则的设置目的以及运行状况,揭示民事诉讼原则与审判独立的内在联系。并对此提出自己的浅见,以期促进形成科学统一的民事诉讼原则体系,使其为我国审判独立的实现提供更强大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侯逸婧 《法制博览》2014,(1):214-215
引渡制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3世纪,许多国家基于特殊约定引渡一些政治和军事罪犯。现代意义上的引渡制度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因为法国大革命的缘故,强烈冲击了封建专制的诸国,普通的刑事犯罪也渐渐被纳入了引渡的对象。随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引渡也走上了法制化道路。正值此时美国前中央情报局(CIA)雇员斯诺登"棱镜门"事件的愈演愈烈,又涉及到国际法上的引渡问题,因此,本文追根溯源地从引渡制度的产生开始,具体分析和阐述了引渡制度以及其在实际运用中的缺陷和问题。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引渡制度的历史和发展;第二部分则重点阐述引渡制度的原则,同时分析"斯诺登事件"的诸多法律依据和法律障碍;第三部分则是对本文进行总结并简要提及中国引渡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