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证明,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关于社会主义与解放生产力的新认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首先,这一论断进一步指明了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以及具有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邓小平同志则进一步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中某些方面和环节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而要解决  相似文献   

2.
一、要发展生产力必须不断解放生产力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极为广阔的前景,但并没有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完成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任务。这首先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诚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消除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对抗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应,已成为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这种适应也只能是相对的、变动的,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当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及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同生产力的矛盾就必然发生。为什么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了早期高速发展之后,都普遍陷入生产力发展受阻的困境呢?其根本原因就是把一定阶段上的“相适应”绝对化凝固化了。更何况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如公有制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不但要强调发展生产力,还要强调解放生产力。过去我们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这是不全面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无疑是正确的,今后仍然要坚持。可是为什么还要讲解放生产力呢?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社会生产力是活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相比之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相对稳定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起来以后,总的说来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从理论上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依据一定的生产力建立起来的。但是它们和生产力不会绝对地统一起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可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也  相似文献   

4.
(一)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也就是说,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仍然是要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具体地说,就是要解决那些束缚、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的谈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者讲全了。”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也反复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关于发展生产力的四个含义赵子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体现了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这里有四个层次的问题。其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相似文献   

7.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同志的这个精辟论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为什么要改革和什么是改革的问题,揭示了改革这场伟大社会实践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同志1992年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指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 解放生产力是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生产力是不断使生产力诸要素优化配置,促进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以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解放生产力是解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增长;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又要求用更富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代替陈旧了的经济体制。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这个辩证关系,认识不全面,我认为是在以下几个问题上缺少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 邓小平同志年初南巡讲话中,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本文拟就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作一番探讨。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丰富和发展了生产力解放论小平同志以高度求实的精神和理论勇气,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要通过改革  相似文献   

9.
对社会主义改造必然性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国初期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由之路,它既是当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结果,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充分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生产关系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关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泽民同志从社会基本矛盾切入,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对立统一规律,深刻分析和回答了“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含义。从而消除了在这个问题上的误区。使人们能够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来思考如何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思考制定什么样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才最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正> 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10年来,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跨入90年代,随着治理整顿的进展,经济环境相对宽松,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在“八五”期间,要加大改革的份量,我们必须把握时机,坚持不懈地把改革推向前进。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上层建筑必须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12.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  相似文献   

13.
任务、动力与边疆经济发展探索陈思雄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这里,小平同志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观点摘编     
怎样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围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江泽民同志讲了社会生产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讲了先进生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讲了发达生产力: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形成发达的生产力。讲了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讲了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途径: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通途。讲了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根本目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本文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代农村发展实际相结合,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分析“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改革与发展,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核心内容之一。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是又一次革命”,“不改革不行”。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我们深刻体会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为什么要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呢?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它们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表现为: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时候,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最近,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我认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包含了“改革是生产力”的内容。“改革”或称“社会变革”,是社会变迁的一种形式。社会变革总是具体的,总是同特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改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利益、文化是社会运转系统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支柱的基本组成部分,无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经济规律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规律、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都从根本上要求实现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者有机统一。作者在本文中论证:本着科学客观的态度,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虽然,在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但是相适应并不等于没有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的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