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讨论了道路运输业形象的含义,分类和主要特征,为进一步探讨道路运输业形象塑造与评价问题提供了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和平崛起发展道路上如何构建国家形象塑造的社会认同是中国能否顺利实现和平崛起的一个关键要素。国家形象的物质本源性使国家形象塑造成为对国内民众的社会化过程。社会文化话语冲突、现代性和网络时代给国家形象塑造的社会认同带来的挑战,需要建立新的“以人为本”的国家安全观,促进社会参与并重视构建青年的国家形象塑造的社会认同来应对。  相似文献   

3.
论软权力中的国家形象及其塑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谢晓娟 《理论前沿》2004,(19):19-21
国家形象是软权力中的重要因素。同时,软权力是国家形象得以塑造和能够塑造的基础。国家形象影响各国对外政策的选择与国际关系的状态,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权力或实力。塑造国家形象的基础是国家的本源性,同时,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科技传播手段也决定着国家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4.
中国参政党形象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需要从一种战略高度加以谋划和研究.加强中国参政党形象塑造,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推进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可以想见,塑造参政党良好的政党形象,就可以作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形成一种政党向心力、感召力和聚集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和川端康成都是现代文坛成绩斐然的著名作家,他们以其独特的思想认识和审美情趣绘制了各自绚烂的文学世界,塑造了纯洁美丽的少女形象。本文从形象内涵和形象塑造两个角度对《边城》里的翠翠和《伊豆的舞女》里的熏子这两个少女形象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进一步理解这两位作家文学创作的民族性和审美取向、艺术表现,并且对了解不同国度文学中的少女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媒体的普及为公众参与民主政治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本研究着眼于新媒体传播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形象塑造,分析了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的形成,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的重点和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成功背后的哲学:浅谈职业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良好的职业形象对于个人职业成功和组织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指出了塑造职业形象的标准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媒是传播和塑造区域形象的重要因素。国家权威传媒对区域形象的传播与塑造起关键性作用。人民日报社的两报在加强福州海西形象在海外塑造的同时,却弱化了福州海西形象在国内的传播。福州需要加强对国内受众的海西形象特别是宜居宜业优势形象的宣传。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为政府形象塑造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其新内容,即在生态危机的形势下,在政府内部树立生态理念,凸显生态职能,塑造政府的生态形象。当前,影响政府生态形象的因素包括理论层面的模糊和实践层面的成效。对于政府来讲,塑造其生态形象可从三方面着手:对于公务员,强化生态理念,统一认识和行动;对于社会公众,认识并尊重其主体性地位,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做好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信息的传播更加开放和便捷。在全媒体语境的形势下,警察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对新时期公安部门信息发布的公信力、警察的执行力以及应急情况的处置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快速性和公开性,建立和谐警媒关系;针对媒体源头的管理,构建突发事件和特殊舆情等情况的应对机制,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机制,推进持续传播的长效机制,以塑造警察形象,维护和宣传警察形象,从而实现信息自由与信息控制的有效平衡。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信息的传播更加开放和便捷。在全媒体语境的形势下,警察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对新时期公安部门信息发布的公信力、警察的执行力以及应急情况的处置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快速性和公开性,建立和谐警媒关系;针对媒体源头的管理,构建突发事件和特殊舆情等情况的应对机制,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机制,推进持续传播的长效机制,以塑造警察形象,维护和宣传警察形象,从而实现信息自由与信息控制的有效平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国际关系中的建构主义作为分析的视角,考察了国家形象形成与变化的动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科学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所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沈既济《任氏传》,是成功的唐传奇作家作品。《任氏传》中的任氏形象,是我国古代具有美好的思想性格的妇女的表征。本文着重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这一形象的特点、美学价值以及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政府形象主要是指从国内角度来看,政府在公众中的定位评价。让公众利益引导政府运作,是塑造政府形象的关键。针对当前政府形象塑造所面临的困境,利用公众参与实现参与方式的扩大、参与文化的形成,真正实现公众参与并决定政府重大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5.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国家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接受来自主客观方面的有意作为和塑造,文化吸引力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具有异质文化背景的行为主体,这就决定了通过增强文化吸引力来塑造国家形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而,进一步提炼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向世界昭示中国文化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精神理念,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接受,从而塑造符合国情和时代精神的的良好国家形象,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6.
青年作家毕飞宇在小说<玉米>中塑造了一个生活在特定家庭环境中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从这一形象的最终毁灭可以看出人生遭际和人生选择对悲剧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员形象是党的形象的具体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共产党员应当具有先进战士形象、表率形象、楷模形象、实干家形象。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是塑造党员形象的根本内容和途径 ;积极投身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 ,增强党性 ,是塑造党员形象的基本方法 ;各级党组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是塑造党员形象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留存及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衰微,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障、传承、创新与利用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将“视觉形象识别”引入到传统节日的形象塑造与价值传播这个领域,提出“传统节日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总结了将传统节日导入视觉形象识别的五大原则以及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要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胜出,必须具备正面良好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的建构不能只重视硬实力,更要重视软实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发展在塑造国家形象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对国家形象塑造的作用,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发展之路,以期争取世界上更多的人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20.
政府网络形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关于政府网络形象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政府网络形象的定义,网络对塑造政府形象的作用,塑造政府网络形象面临的挑战,以及塑造政府网络形象的方法和措施等方面对近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对研究的不足和怎样改进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