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是互相隔绝的。第一、二次科技革命造成了世界经济的第一次 全球化, 导致了殖民地与宗主国对立统一的格局。这一时期, 中国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后, 通过 浴血奋战,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赢得了国格人格。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进一步全球化, 和 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世界经济大潮由大西洋流向亚太地区。此时, 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道路, 在近代史上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经济腾飞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2.
192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东南亚华侨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严重、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蔓延到欧洲和日本,最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危机不仅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使其生产倒退了好几十年,而且也沉重地打击了工业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东南亚地区除了泰国外,当时都是欧美的殖民地,这一地区又是华侨人数最多、华侨经济力量最为强大的地区,世界经济危机在给东南亚经济造成重大打击的同时,无疑地也  相似文献   

3.
二战结束后 ,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都获得了政治、经济的独立 ,由于具体国情以及国家领导者所属阶级不同 ,一小部分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模式与经验 ,确立了社主义经济制度 ,并大力消除私有经济 ,发展公有经济 ,但大部分新生国家在获得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后 ,却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这些国家在增强国家对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发展公营经济的同时 ,仍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保留了独立前国内业已存在的庞大的私营经济 ,印度就是其中之一。印度独立之后 ,私营经济仍扎根在印度经济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这是由当时印度国内…  相似文献   

4.
战前,泰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结构。战后,泰国同许多取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发展中国家或者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都面临着如何改造殖民地社会经济结构、建立独立民族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战略任务便是战后发展中国家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所要实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战后,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如何改造原有的殖民地社会经济结构?如何建立独立的民族经济结构?走什么样的经济发展途径?如何处理好发展工业与  相似文献   

5.
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于当时的国际历史条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要想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并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一般说来是不可能的。但是,二次大战后,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多数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政治独立。而由于这些国家的国内条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早在海峡殖民地时期就开始了制宪活动 ,其后经过自治宪法、州宪法直至共和国宪法的发展 ,体现出新加坡从隶属于英国的殖民地走向最终独立的历程。更为重要的是 ,从其发展的经历中 ,反映出新加坡对西方先进宪政制度的借鉴过程。一、海峡殖民地宪政法律1 92 6年 ,英国将新加坡、马六甲、槟榔屿三块殖民地合并成立海峡殖民地 ,隶属于孟加拉总督管辖。在海峡殖民地成立初期 ,新加坡等三个地区尚处于开发早期 ,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 ,殖民地在整个日不落帝国的地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但是随着海峡殖民地境内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通过两次鸦片战…  相似文献   

7.
古巴人民自1959年取得革命胜利以来,在以菲德尔·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共产党领导下努力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造成的经济落后状况,不断探索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二十世纪前半叶,古巴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性质的农业国。美国控制着古巴的经济命脉。1958年,它掌握了古巴制糖业的40%,采矿业的90%,公路和铁路的50%,公用事业的80%,对外贸易的69%和耕地的25%。财政金融也基本上被美国所操纵。美国在古巴的投资达十二亿美元。美国垄断资本的扩张虽然促进了古巴以制糖业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8.
在东盟国家中,除了新加坡和文莱外,其他四个国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都是农业国。本文拟探讨战后以来这四个国家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成效与问题。一、改造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多样化农业战前,东盟四个农业国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在长期的殖民统治下,这些国家不仅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单一,而且农业经济内部结构也单一。二次大战后,它们相继取得了政治独立,共同面临着打破殖民地时期形成的经济结构并克服全面经济落后状况的严峻任务。为了打破这种单一经济结构,战后以来它们先后以工业化作为本国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后半期,朱拉隆功改革的成功,使泰国避免了沦为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朝着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的方向发展,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独特的发展道路。但是,改革之后,泰国的君主制度依然保存,经济上没有象日本那样迅速起飞,文化教育也落后于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和英国的殖民地缅甸。从现代化或近代化的意义上看,改革后的泰国仍然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甚至落后于殖民地缅甸。1910年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宣告独立后,发展民族资本的利益要求摧毀其经济中的殖民地性结构和取消外国资本的阵地.排挤外国资本的斗争是首先在对外贸易领域中开始的,因为对外贸易是外国垄断资本把印尼保持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依附地位的一个主要手段.帝国主义者利用对外贸易从印尼攫取去大量利润.不等价交换则助长了印尼经济殖民地性的保留.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农业原料,和几乎全部矿产品被输出.同时印尼又不得不输入一切工业品以至于粮食.对印尼来说,商品输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外汇又是清算国际支付、输入商品和在国内为实现工业发展计划提供资金所必需的.这也决定着把外国资本从对外贸易,以及从国家一切经济生活中排挤出去的必要性.长期的荷兰殖民压迫造成了印尼经济的落  相似文献   

11.
拥有6000万人口的菲律宾与我国同属亚洲发展中国家,近代都曾先后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战后几乎又同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这种较为相似的社会历史背景决定了两国在改革和促进本国高等教育过程中,必然遇到许多共同的课题和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因此,本文将结合菲律宾高等教育的历史进程,阐析其起源、特征,以及战后大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最后联系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阐述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战后以来,外国资本在东盟国家的投资迅速扩大,它对东盟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拟就战后外国资本在东盟国家(不包括文莱)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变化作一探讨。一、战后外国资本投资的变化历史上,东盟国家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长达几个世纪。外国资本不仅在各国经济中占有垄断地位,而且是帝国主义巩固其殖民政治和经济统治的重要手段。外国  相似文献   

13.
“民族教育”,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是被压迫民族反抗外国殖民统治的一种有力武器,是发扬民族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水准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唤起民族觉醒、推进民族解放运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引言战后,相继取得政治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造殖民地经济结构,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抗御帝国主义垄断资本的扩张和掠夺,都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国家资本,使国家所有制经济迅速增长并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和干预。国家资本已成为战后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所采取的一种普遍战略。印尼原来是荷兰的殖民地。独立后,印尼的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这个政权的性质便决定了它选择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国内较严重的封建经济势力和强大的帝国  相似文献   

15.
一、实施工业化战略的背景世界上12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状况尽管千差万别,但是绝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从认真进行国内经济发展的时候起,便都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实现工业化方面。为什么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能殊途同归,集中力量发展本国正业?这不能不归因于它们类似的历史背景和共有的客观经济环境。首先,长期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统治,使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基础普遍相当薄弱。有的国家即使建立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也无法形成比较健全,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原  相似文献   

16.
一、独立前殖民地产业结构的性质与特征东盟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在其政治独立以前均受西方殖民者的长期统治或支配。西方殖民者在其帝国主义阶段把这些国家的经济塑造成为它们工业制品销售市场、资本投资场所、原料供应地和廉价劳动力供应地,使它们发展成为具有畸形发展的单一种植制殖民地经济结构。这些国家的殖民地经济结构在社会经济体制方面的特征(这是殖民地经济结构的最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面对奔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中东国家适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改革。改革已涉及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到国有经济的国有化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的改革;从国有经济到私营经济的私有化改革;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改革;从保护关税到开放市场的自由化改革;从单纯依赖石油生产到发展多种经济的多样化改革等多方面内容。改革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东盟五国(即于1967年组成“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属于从殖民地依附地位解放出来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们和过去一样仍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范围内,而经济上则几乎完全依赖于世界  相似文献   

19.
《南洋问题》1985年第2期刊登了《西方发展经济学工业化理论简介》一文,西方学者对发展国家工业化中的出口主导型工业化战略等论点作了详尽的阐述,但对其实质却没有谈到。如所周知,实质问题最为重要,西方学者往往有意迥避这一问题,或用其他问题来加以掩饰。揭露其实质,还其本来的面貌,恰恰是我们国际经济问题科研工作者的任务。本文试图谈一淡出口主导型工业化战略的实质。战后,过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相继取得了政治独立,走上了发展民族独立经济的  相似文献   

20.
一我們的时代是由偉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开始的由資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陣营空前壮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展开,帝国主义国家內部工人阶級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