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信成 《党政论坛》2001,(10):28-29
“干部年轻化”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二十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过。1979年7月 ,邓小平同志就指出 :“现在摆在老同志面前的任务 ,就是要有意识地选拔年轻人 ,”“我们的人才是有的 ,关键是要解放思想 ,打破框框。”(《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2、193页)1981年7月2日 ,在省、部、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上 ,邓小平同志又说 :“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这个问题太大了………现在 ,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十分迫切了 ,再过三五年 ,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 ,要来一次灾难。”(《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84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  相似文献   

2.
实绩,是指干部在一定时间内,履行职责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它是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主观作用和客观条件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看干部、用干部注重实绩,是邓小平同志在用人问题上一再肯定和强调的原则。他在一九八九年五月和一九九二年年初的两次讲话中都明确指出:“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将他们放进领导机构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0页、380页)中共中央关于《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也明确规定:“考察党政领导干部人选,必须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要求,全  相似文献   

3.
(一)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是邓小平同志文艺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1985年小平同志就当时思想文化战线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拜金主义的倾向明确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5页)小平同志极为重视文艺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认为文艺工作者应当“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邓小平文选)第H卷第211页)在文艺生产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文化只是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4.
强调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早在四十年代就指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59页)。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江泽民同志也指出:“……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人民日报》1998年7月17日)。无论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全局和局部的结合,还是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早在1975年,小平同志就指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页)十三年之后,他又说:马克思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4页)最近,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提出了“九五”计划与2010年发展规划的基本设想,要求把粗放性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集约性的增长模式,并且摆到一个显要的战略位置上加以强调,其中就凸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恩怨,用江泽民同志的话来说,这也叫“科技兴国”。联系到我们企业,能不能跟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何贻纶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5页)当前,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正处于即将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的关头。如何把握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有利时机,提高我国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我国多种经济形式中的一种,是改革开放形势下的新鲜事物。早在1979年小平同志就指出:“我提议充分研究一下怎样利用外资的问题”,“现在研究财经问题,有一个立足点要放在充分利用、善于利用外资上,不利用太可惜。”但同时又指出:“特别吃亏的我们不干”,引进的项目“必须是能够带动我们自己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98页、199页)小平同志的话说明了两个道理:一是必须加快引进,走经济发展的捷径;二是引进中必须坚决维护我方利益,不能干坑国家害人民的事!这是一条原则。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同意上海…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构想作为我们党和政府解决香港等问题的伟大决策,在圆满解决香港问题等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随着香港归期的临近,这一构想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了深入探讨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决策思想和决策艺术,本文拟就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一构想所体现出的领导决策的实践性原则作初步考察。(一)邓小平同志指出:“一国两制”的提出“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1页)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实践性。这就说明邓小平同志在提出这一构想的过程中坚…  相似文献   

9.
1989年6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班子刚刚组建时,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说:“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4页)这是邓小平同志向江泽民同志的郑重的政治交代。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大军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  相似文献   

11.
紧紧抓住主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张仲宏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解放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说:“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  相似文献   

12.
浅谈进一步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刘振龙1987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当然也要有监督,有制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6页)1993年8月18日,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反腐倡廉党外人士通报会上指出:"切实加强党组织和纪律检查机关对党员...  相似文献   

13.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曹定知1985年3月28日,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我国改革的性质时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81页)。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邓小平改革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改革的性质及伟大意义,是对社...  相似文献   

14.
我市举办“《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骨干培训班”为了抓好全市的政工骨干的学习,为全市党员、干部和员工开展学习做好准备,市委宣传部委托市宣传干部培训中心和市委讲师团联合举办“《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骨干培训班”。学习的重点内容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问题等。第一、二…  相似文献   

15.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里,有十多篇著作精辟论述了在改革和建设中要实行对外开放,反对自我封锁和孤立。这些论述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 小平同志指出:“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邓选》第3卷第202页)。小平同志又  相似文献   

16.
1962年11月29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参加组织工作会议和全国监察工作会议的同志时指出:“要逐步从制度上,习惯上,风气上,做到能上能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330页)对此,我们党进行了长时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这是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朝气蓬勃、更富有战斗力的需要,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的需要。 干部能上能下,主要的就是对不胜任现职的干部进行调整,把群众公认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及时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其直接效果是逐步形成一种干部正常选拔和淘汰的新机制,其根本目的在于建设一  相似文献   

17.
做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最好的教材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为用这个伟大理论武装全党,武装企业干部、党员,教育职工提供了最好的教材。我们有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也就有了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最有力的武器。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论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文章就达30多篇,内容十分丰富。不仅系统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邓小平文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一、第二、第三卷,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文选》的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邑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邓小平的发展理论王黎一、发展离不开机遇──小平发展理论的出发点。小平同志在谈发展时总是首先提出要善于抓住机遇.他说:"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要丧失时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70页),"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十分关注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关于培养接班人的论述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落实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关于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领导干部战略任务的时候,认真学习和全面领会邓小平关于培养接班人的思想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一、要把培养接班人作为全党的一个战略任务来抓所谓战略任务,是指影响全党大局和命运的大事。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把培养接班人作为党的一个战略任务提了出来。他指出:“我们历来讲,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84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