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随着中国即将进入WTO,国内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投资市场也是一样。为了进一步增强投引资力度,加快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更好地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和促进西部开发,我们已对长江沿江地区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作了评估。评估的目的,一是从中国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即发展的需要出发,为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境内外)对长江沿江地区进行投资和参与开发提供全面、公正、客观的信息;二是通过对长江沿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正是这富有时代特色的对外开放理论把中国引向世界、使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要决策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本文介绍了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理论 ,进一步论述要坚持和完善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  相似文献   

3.
90年代,中国在继续开放东部沿海地区的同时,提出重点开发上海浦东,并以此为龙头,向西溯长江而上,加快沿江地区的改革开放与发展,建立长江经济走廊。这是关乎我国内地的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之一。为了报道这些地区的新情况,我刊从今年第一期起,将对长江沿岸的主要城市与地区作系列报道,敬请读者注意,并望来信提出你们的希望与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的大背景下,党的十四大作出英明决策:扩大开放沿边地区,加快内陆省、自治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州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十四大以后,作为世界第三大港口的上海,积极采取切实措施朝着现代化的国际城市迈进.重新恢复为远东地区的经济中心。浦东开发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世界级、高起点、外向型的跨世纪的龙头工程。上海浦东宏伟计划的实现,有赖于长江流域广大腹地的支持,同时也给长江流域广大腹地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湖南是长江中游的重要省份,湘、资、沅、澧四水纵横全省,入洞庭出长江。历史上就与上海和长江流域各省市同饮一江水,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今天,长江流域各省市借上海浦东开发的东风,加速了开放开发的步伐,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湖南应当怎样抓往上海浦东开发的机遇,采取有力的战略对策,在浦东开发中努力振兴湖南经济,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 长江,横贯中国,流经1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自古以来就以“舟楫之利”著称于世。这条经济带拥有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3亿多人口,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文化、科技、教育、生产能力最强的区域,工业、农业和国民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的40%以上,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近年来,围绕着加大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的力度,党中央国务院相继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一致指出:要充分认识开放开发长江、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战略意义,抓往重点,搞好联合,发挥整体优势;举行了两次全国性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会议,全国揭开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序幕;继上海、南通、扬州、镇江、南京对外开放后,又先后作出了对外开放芜湖、九江、武汉、岳阳、重庆、黄石、宜昌、万县、涪陵等沿江城市的决定;随后又将武汉、南京列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所有这些都充分地表明,长江流域面临一个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大好时机。不少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世界最有希望的经济增长区在亚洲、亚洲最有希望的经济增长区在中国,中国最有希望的经济增长区在长江! (二) 长江沿岸有4座特大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相似文献   

6.
1992年6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两年多来,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各省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落实党中央关于“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的重大决策做了大量的工作。长江流域成为我国继沿海开放地带之后,又一个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热点地区,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下面我想就长江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认识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形势 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东起上海,西至四川重庆,包括长江三角洲14个城市及长江沿江地区的14个城市和8个地区。全区土地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4%;人口约1.8亿,  相似文献   

7.
实行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这一理论体系中最富有时代气息和革命精神的思想理论精华所在。从苏州市的实践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能没有对外开放;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基本现代化,同样离不开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一个地区(或流域)文化资源的开发、挖掘程度直接关系到该地区(或流域)文化形象的创建和拓展。不仅如此,它更是一个关系到整个地区(或流域)经济发展潜力大不大、后劲足不足的问题。长江和黄河自古就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是中国早期古人类遗址的所在地。长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宜,尤以吴越文化、江汉文化和巴蜀文化著名。搞活长江文化,并且由此带动长江经济的腾飞,将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带与中西部地区的同步发展,有利于扩大长江流域在世界…  相似文献   

9.
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比较雄厚,这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优势条件。目前.长江中游地区在长江流域和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出发,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二、第三步战略目标出发,长江中游地区在长江流域乃至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或迟或早都必须凸现出来。因而充分发挥优势,壮大经济实力,改善投资环境,则是长江中游地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一、开路架桥夯实基础长江中游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从人们常常用“九省通衡”、…  相似文献   

10.
长江战略与中国第四经济增长区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长江战略的实施拓展,重心内移,新增长区将定位于长江中游沿江地区: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将以协调发展的 H 型新格局展开,长江中游沿江地区为主的中部地区将迅速崛起,并同沿海三大增长区一起担当中国经济核心地区重任。一、中国区域经济 H 型格局演化与经济重心内移化趋势根据中国地域经济特征和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中国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1.
武汉是湖北的省会,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同等政策。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全方位、多层次地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开发、促发展,大规模地改造老武汉、建设新武汉,到本世纪末,使武汉形成钢铁、汽车、商贸和科技四城雄踞、城乡一体的新的城市格局,成为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初步建设成为开放式、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较高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这是  相似文献   

12.
进入九十年代,即在我国实现第二步经济战略目标的关键的十年中,如何继续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的报告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江总书记说:“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并进一步指出:“以上海浦东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加速广东、福建、海南、环渤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中国加快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之一,就是将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又扩大了一倍,形成了一条总面积达三十二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一亿六千万的开放地带.这个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扩大的沿海开放区里实行比较优惠的对外经济政策,充分利用本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较低的优越条件,实行"两头在外"(即进口原料和产品出口),积极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出口,参加国际交换.当今的世界正处于开放的时代,也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新科技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世界经济结构的变革,推动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经济合作.面对世界经济的这种潮流,中国只有顺应大势,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自然应成为这种合作的前沿地区.同时,中国为实现现代化,也需要扩大开放,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这个战略的实施之所以选择在东部沿海地区,是由于这地区具有经济地理条件,而且过  相似文献   

14.
朱婷婷 《传承》2008,(22):100-101
孙中山撰写的《实业计划》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绘制了一幅宏伟的蓝图,本文结合《实业计划》中的科学思想,对孙中山的经济现代化思想进行分析,认为实现工业化是孙中山经济现代化思想的核心,保全领土、维护主权和平等互利、掌握主动是基本原则,协调观和城市观构成了经济现代化思想的两大特色,而实行对外开放则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1990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向海内外宣布了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重大决策;1992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人大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议案,1992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岸地区经济观划座谈会,提出了“集中力量先搞好浦东开发开放,分层次推进长江沿江地区发展”的思路.这一切,标志着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新时期的到来一、长江流域区域发展模式选择依据长工流域经济发展根据区域发展理论大体有3种模式.这3种模式对于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是“点线面经济带动”模式.点就是长江沿岸各重要城市,这些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支柱带动长江沿岸各中小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此,再进一步带动长江流域腹地的经济发展.这种模式符合经济级差带动发展的理论,着眼点在于依托城市带动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6.
(一)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东移,海内外有识之士一致认定,“21世纪经济看好亚太地区,亚太地区看好中国,中国看好长江沿岸”。首先,长江经济带囊括了长江通航干线所经的七省一市沿江地区,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1.8亿,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四分之一。国土规划已把长江沿岸划为三个经济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三峡经济区。这三大经济区连贯长江全流域和全中国的最发达和次发达地带,具有水陆交通便利,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经济腹地与潜在市场广阔,商品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以及地区性经济梯度差异较小等等优势,因而是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中轴线。振兴长江沿岸才能振兴长江大流域,缩小东中西地区差距,进而振兴全国。其次,把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联结东西部的战略扁担区,成为实现东西部共富构想均衡转变的空间结合点和先行区,其价值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7.
1992年4月3日,我国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一项历史性决议:批准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这一重大决策,通过现代化通讯和新闻媒介瞬间传遍全中国、全世界。因此,长江三峡成了海内外人士争相考察、游览的热点,长江三峡  相似文献   

18.
陈日武 《江西政报》2006,(21):43-46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抚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融入南昌城市群,对接海峡西岸经浇区,联结江浙粤和港澳台”的重要决策。这一决策体现了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的主动性,是与时俱进,加快经济发展,实现抚州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决策。而抚州工业以对接长珠闽来承接发展。又是市委、市政府总体决策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广西:加快建设出海大通道本刊记者文海三年前,国家决策“要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作用”。不久前,我们走访广西时看到,这一决策正在实施并已经有了喜人的进展。通道建设势在必行9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从广东、福建等东南部沿海省份逐步向长江沿线、沿...  相似文献   

20.
湖南因为毗邻广东,过去我们在发展战略上主要侧重在如何配合和适应广东的改革开放,如何接受广东的辐射,这使我们得益不少。现在,国家确定加快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开发和加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对湖南来说又是一次良好的机遇,这不仅使湖南作为广东沿海开放地区和长江开放开发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也极大地改善了湖南对外开放的外部环境。 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推动湖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去年底,我省第七次党代会确定了“呼应‘两东’,开放带动,科教先导,兴工强农”的发展思路。按照这—思路,“九五”期间,湖南在继续加大向南部沿海地区开放,在体制和政策上加速与广东接轨的同时,将把面向长江,积极参与长江的开放开发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依托长江,扩大开放,以此带动全省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在参与长江开放开发上,我们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