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28日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按照传统,总统的正式演讲,依从于会场环境,往往代表了政府某一侧面上的政策重心。这次演讲侧重点放在反恐、从阿撤军及维持美国全球领导力等军事与安全问题,基本没谈贸易、就业增长等非军事议题。而在2012年一场放在社区大学的演讲中,奥巴马重点谈到贸易政策、制造业回归等与产业工人密切关注的问题。与2012年那场演讲时奥巴马提出“美国决不做世界老二”的口号一样,这次西点军校演讲中,奥巴马提出了类似的构想,称美国有能力维持全球领导地位“一百年”。如何解读“美国霸权再维持一百年”呢?  相似文献   

2.
2009年9月8日,是全美公立学校中小学生开学的第一天,总统奥巴马向公立学校中小学生发表电视演讲,上演“开学第一课”。奥巴马在演讲中,勉励孩子们拥有高远的目标,如成为美国总统等梦想。奥巴马还向那些希望成为作家、发明家和大法官的孩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多学习,不要因为得到了一份好工作就选择辍学”。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各国,尤其是西方各国而言,当务之急不是专注于亡羊补牢式的填补既有国际秩序的千疮百孔,而应首先寻求全球各地区在各主要安全挑战上的共识,树立被广泛接受的安全观念和价值理念。"不能因为有一把好锤子,就把面前的每一个问题都看成是一个钉子。"这是一句美国的经典谚语,同时也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4年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送给美军未来军官们的一句赠言。然而新世纪以来,美国的全球安全政策却恰恰与之相反,真实写照是:"当你只有一把锤子时,那么每一个问题就必然成了钉子。"在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国  相似文献   

4.
人物     
《小康》2016,(3)
正喊话者奥巴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1月12日晚间,发表了任内最后一次的国情咨文。在长达50分钟的演讲中,奥巴马向美国公众展现了一幅未来的乐观愿景。但据最新的民调显示,有多达七成的美国选民不认同奥巴马的乐观情绪,大部分选民希望看到新政策而不是奥巴马政策的延续。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提到美国需要回答四个大问题,即我们如何在新经济中给每个人公平的机会和保障?我们如何让  相似文献   

5.
在2012年11月6日举行的美国大选中,现任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击败“白富帅”共和党挑战者罗姆尼,成功连任。然而,奥巴马虽然赢了,美国却没有赢。美国的极化政治无处不在,而且愈演愈烈。美国的下一届国会依然保持着分裂:众议院由共和党主导,参议院则仍由民主党把持,民主、共和两党相互说“不”,谁也不服谁。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位于纽约州的西点军校发表讲话。宣布阿富汗战略的调整方案。其中包括2010年夏季之前向阿富汗增兵3万人以及美国从2011年7月开始逐步从阿富汗撤军。  相似文献   

7.
人物     
《小康》2012,(12)
正连任者奥巴马四年总统一朝连任奥士在此继往开来2012年11月6日(北京时间2012年11月7日),奥巴马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成功连任。奥巴马的英文全名是Barack Hussein Obama II,其中的数字字母II,按照美国人姓名历史来看,暴露了他祖辈屌丝命运的历史,过去4年总统期间,尽管在处理高失业率和经济衰退问题上的不足,导致奥巴马在国内支持率下降,但他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杜兰 《时事报告》2012,(8):69-71
1988年缅甸军政府上台后,美国即对缅实施制裁与孤立政策,此后更是不断扩大制裁范围。2009年奥巴马出任总统后,美国开始对缅采取“务实接触”政策。去年3月缅甸民选政府上台以来,  相似文献   

9.
麦克风门     
《时事报告》2012,(5):79-79
大国政要利用国际会议场合就重大敏感问题进行私下沟通,早巳成为惯例;但如果私下谈话的内容外泄,则不仅令人尴尬,还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在首尔核峰会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在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私聊中遭遇了“麦克风门”。奥巴马向俄方承诺:若连任成功,将在部署反导系统问题上采取灵活政策。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选——奥巴马当选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 2008年的美国大选注定要“创造历史”。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在11月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相似文献   

11.
未来数十年全球秩序的关键问题是,中美能否避开“修昔底德陷阱”。习近平主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加利福尼亚的庄园里为如何避开“修昔底德陷阱”寻找新答案—— 有着“阳光之乡”美称的安纳伯格庄园,因为“习奥会”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特殊的会面时机、特殊的会面地点,还有不拘一格的会面形式,都让这次“前所未有”的中美首脑会晤显得“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2.
2009年见证了中美关系的脉脉温情,而进入2010年,中美关系却流年不利,麻烦多多。1月份美国宣布对台售武,2月份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达赖。对台售武和会见达赖,两者涉及中国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主权问题,也刺激了中美关系的敏感神经。此外,此前中美之间接连不断的贸易纠纷,也让贸易由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变为两国关系的“摩擦点”。  相似文献   

13.
陈波 《现代领导》2011,(5):44-45
互联网催生“草根茶党” 今年4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参加2012年总统大选,成为美国政坛上首位参选候选人。众所周知。美国大选一向是共和党和民主党角力的政治舞台。然而,近年来.随着美国社会的变化,原本微不足道的“茶党”在政坛上迅速崛起。这为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增加了某些变数。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底,奥巴马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中美关系实现了平稳过渡。2009年,美国经济受到重创,对中国依赖和借重增强,中美“同舟共济”共同抗击金融风暴。但2010年伊始,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贸易保护、谷歌退出等事件接踵而来,中美关系突然陷入低迷。2010年4月,胡锦涛赴华盛顿出席核安全峰会,中美元首举行会晤,接着中美在北京举行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关系出现了峰回路转。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中美关系从“一路高歌”到“风云突变”,又“迅速回暖”,像过山车,如悬疑剧,一波三折,我们应该怎么看中美关系的一波三折呢?  相似文献   

15.
陶文钊 《时事报告》2009,(11):51-53
9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取消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一石激起千层浪。波、捷感觉遭美国抛弃而蒙羞;一些美国人及其欧洲盟友也为奥巴马的“大让步”感到震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则表示“珍视美国总统负责任的立场”,普京称赞奥巴马的决定是“勇敢的”。那么,美国为何要作出这一“亲痛仇快”的决定?  相似文献   

16.
从奥巴马当选美总统看话语和权力再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芳 《前沿》2009,(4):133-135
本文从语言的角度,运用批判话语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这一重要事件。选举过程中话语是最主要和重要的实践活动,所以当选总统不仅是政治事件,更是话语事件。分析认为奥巴马当选总统的原因在于他综合利用了社会资源、社会认知以及演讲策略,是话语生产和再生产了权力。话语与权力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美国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严重拖累世界经济发展,各国均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困难,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国经贸政策是以邻为壑还是寻求国际合作协调,考验着各国领导人的智慧。而近来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出"公平贸易"概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从2008年11月6日宣布白宫办公厅主任,到12月1日提名希拉里为国务卿,短时间内,美国下届政府新当选总统奥巴马的内阁主要成员纷纷就位。此次奥巴马的内阁被媒体戏称为"全明星"阵容,原因就在于他们中很多人是美国各界的精英,按照奥巴马在全国电视演讲中的说法就是:"我需要将美国最好的头脑集中起来领导我们。"  相似文献   

19.
11月4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国会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以明显优势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当选为美国第56届、第44任总统。奥巴马的成功当选,使其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那么,被一些人士认为“缺乏政治经验”的奥巴马此次为何赢得如此轻松?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将会向何种方向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著名中美关系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20.
当事人     
《创造》2011,(1):14-14
荣誉 周小川:全球百大思想家 2010年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公布了年度“全球百大思想家”的排名,央行行长周小川紧跟美国总统奥巴马位居第四,其人选理由是“掌握着世界经济的命脉,对世界经济的稳定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