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1,(8):46-46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悟;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还有人说,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动。教师的幸福是桃李满天下,医生的幸福是天下无疾,农民的幸福是五谷丰登……幸福,词典里有准确的定义,但每个人心中又有个性鲜明、千差万别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你赚钱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财富增加了.幸福感就增加了呢?人的幸福感究竟从何而来呢?…… 赚钱是为了什么? 有人问一个念MBA的学生:你为什么要拿MBA学位?他说:我想换个工作能够多赚点钱。那人问:你为什么要多赚点钱?他说:能够多赚点钱可以有更大的权。那人说:你为什么想要更大的权呢?他说:有了更大的权可以赚更多的钱。  相似文献   

3.
我儿子在7岁时戴着一枚戒指回家,他妈妈笑他了不起,戴上金戒指了。他不好意思地说,是假的,是零食袋里夹带的。妈妈说.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呢?他说.你戴假的别人也认为是真的,我戴真的别人也认为是假的。他说得我们都笑了起来,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有潜台词,小孩不具备而妈妈具备购买金戒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黄永玉 《新湘评论》2014,(18):46-47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问他:"你听过鸟叫吗?"那个人说:"听过,好听呀!""你懂吗?"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艺术是有层次的。层次是什么呢?是从懂到不懂。有的画是画给画家看的,有的画是画给懂画的人看的,真是这样的,因为懂不是最高的标准,懂还有很多层次、很多讲究。  相似文献   

5.
《天津支部生活》2006,(3):54-54
一、最困难的事。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泰勒斯回答说:“认识自己。”认识自己难,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难。  相似文献   

6.
妈妈的味道     
胡茂全 《党课》2013,(11):101-102
小时候,妈妈用一根深蓝色的背带把他背在背上,洗衣做饭、锄草种地、收割庄稼,母子俩形影不离。1983年9月的一天,他和妈妈、姐姐、妹妹四人围坐在一起等爸爸回家吃饭,等到的却是爸爸遇到车祸的噩耗,爸爸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相似文献   

7.
人生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有人说是勤奋,有人说是知识,还有人说是爱或者运气。  相似文献   

8.
“是你擦干我第一滴眼泪妈妈是你让我学会飞翔妈妈我真的不想让你失望妈妈因为我的梦想在远方啊妈妈嘿永远慈祥美丽的妈妈你是我心中永远不灭的火把黑夜里我不会迷失方向……”2011年乐至县第二届“大学生村干部、志愿者文艺汇演”上,一首动人的《妈妈》唱出了母爱的温情,打动了观众。演唱结束后,  相似文献   

9.
郭庆晨 《党课》2014,(21):87-89
对于一个担任公职的人,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呢?是守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忠于职守、恪尽职守。谁都知道,国家机器是由诸多部门、各部门又由诸多的岗位所组成,每个岗位就像一个齿轮和螺丝钉,每个齿轮都转动,每个螺丝钉都钉死在各自的岗位上,整部机器才能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0.
正西方人怎么制止公款大吃大喝呢?前几年,美国参议院就通过了一项口头决议,说从此我们得整顿参议员和说客的游说集团的吃饭问题,吃饭得自己掏钱。甭管谁,只要跟游说公司吃顿饭,15天之内你得自己到网上登记说明,跟谁吃的、在哪吃的、吃的什么、价格是多少、点了什么菜等等。有人会想,这管用吗?美国参议院的一项口头决议就管用?真的就管用。因为只要这些信息是公开联网,并且落实到每个人的  相似文献   

11.
我最亲爱的妈妈: 我这次写给你是最后的一封信,也是最后一次和你谈话.你儿子的死是光荣的,为了全中国的人民解放而死是最有价值的.妈,一个人是没有两次死的,一个人一定有死,但有的死了是无声无息的,我想一个人生出来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梅子 《党课》2010,(24):94-95
有人戏言,在这个什么都飞涨的年代,你猜,有什么是往下降的呢? 答曰:废品收购价呗。 一般人提起废品收购都会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在一般人看来,这项跟垃圾打交道的工作,不仅工作环境恶劣,技术含量不高,而且获利微薄,  相似文献   

13.
成在责任     
秦国文 《新湘评论》2014,(10):24-25
责任是什么?责任就是每个人心中必须谨记的信念,每个人肩上必须承担的义务。对每位干部来说,责任是我们在工作中服务群众的力量源、成就事业的奠基石。责任,起现于价值观培根在《习惯论》中写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思想价值观念总是在灵魂深处影响、指挥着人的言论和行为;一个人,思想价值观念的选择与坚守,决定了他承担人事责任的虚实与强弱。歌德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午吃饭时我们几个同事在一起议论骗子最新的手机短信诈骗招数。小文在一边很不解地说:“我怎么从来就没收到过这种短信呢?”大李看了小文一眼说:“骗子发短信不是发给那些有钱的人,就是发给那些经理啊,老板啊什么的。人家不发给你,说明你没有欺骗的价值嘛。”我们知道大李在忽悠小文,就在一旁添油加醋地说确实如此。我们的话让小文很是失落。  相似文献   

15.
向良 《支部生活》2010,(5):21-21
“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家?我很想你……老师对我很好,我现在就在老师的办公室给你打电话……”刚刚与妈妈通完电话的四年级一班学生陈俊杰,因为想念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忍不住流出了眼泪。挂上电话,陈俊杰一头扑进老师的怀里……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人的内心深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多项心理学实验证实.每个人都难免被7种消极心理左右.影响自己的生活。那么,我们该如何战胜这7种消极心理呢?  相似文献   

17.
潇湘水云     
乔宗玉 《学习导报》2011,(15):52-53
小的时候,大人常问我,你是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多些啊?因为妈妈漂亮,所以我不假思索地说道:“我像妈妈!”其实,我的眉眼、身形与籍贯江苏的爸爸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压根和长沙土著妈妈无相似之处。长大后,我时常笑日:“我是吴越文化和楚文化的结晶。”“那你哪些地方像长沙人呢?”我的朋友问道。一时间,我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18.
当我舟车劳顿赶回家时.我妈说的第一句话竟是:“野孩子终于回家了。”妈说:“回来工作吧。和妈妈住在一起.每天下班都有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好不好?”我说:“不。我现在在贵州挺好的!”妈说:“你回答也太直接了吧。”我给妈妈看我一年来在贵州拍的照片.给她放宣传贵州的碟片《多彩贵州》来看。妈不时指着电脑大叫:“噢。这就是黄果树瀑布啊?真够壮观的!”  相似文献   

19.
《新湘评论》2014,(16):37-37
李鹏1942年在延安大学中学部当学生的时候,第一次在杨家岭见到毛主席。毛主席问他:你看小说吗?李鹏说:看。又问:看什么小说?答:正在看《三国演义》。毛主席再问:你对《三国演义》的哪一个人最佩服?李鹏脱口而出:曹操。毛主席听后十分惊讶,追问:为什么呢?李鹏说:曹操能团结干部。  相似文献   

20.
轩遄 《新湘评论》2008,(3):58-60
一个人来到一个新地方,最先也最容易抓住他感性触角的是什么呢?我说。是那些顶天立地的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