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要不是由部队转业到纪检监察机关,当上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也许我至今还没有认识《中国监察》;要不是我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爱看书学习的习惯和《中国监察》强大的吸引力,也许我不会喜欢上《中国监察》;要不是我在生活上、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拜师求教,也许我不会如此“热恋”《中国监察》。人生是一本不断被自己改写的书,而《中国监察》就是一本不需要你付出多大代价却能启迪人生的好书。我的一位战友转业到一个事业单位工作,曾经因对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不满而有情绪,我就将《中国监察》推荐给他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使…  相似文献   

2.
《中国监察》她15岁了,我在纪检监察岗位上也工作15年了。可以说,《中国监察》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伴随着我成长的每一步。1989年初到监察局工作,看到《中国监察》,就像刚上学的孩子领到教科书一样,让我爱不释手。一遍遍地恳读,一次次地思索,使我对监察工作逐渐熟悉起来。那时,  相似文献   

3.
我喜欢坐在书桌前,从文字中寻找精神的享受,就像我每月和《中国监察》的约会。作为一名纪检监察新战士,我十分感谢《中国监察》对我的帮助。清晰地记得,我用了将近一个月的午休时间,通读了近两年来所有的《中国监察》。它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我的工作有了一个最初的印象。那时我就在想,《中国监察》如果能够分类再多元化一些,效果也肯定不错。比如,设立一个《新手上路》的栏目,介绍一些纪检监察?姚冰工作的历史沿革,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等,让像我这样的“新手”能够更快地熟悉工作、进入战斗。更让我欣喜的是,今年我的文章也变成铅字登在了…  相似文献   

4.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各类刊物的征订工作已经开始,局长问我最想订什么,我干脆地回答:“《中国监察》。”想起与《中国监察》的结识,还有一段不愉快。那是2002年10月份的一天,县监察局的王干事打电话向我介绍《中国监察》,说她是了解当前纪检监察工作的窗口,对工作很有指导作用,并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年轻的党务工作者,在参加工作的七八年时间里,始终有《中国监察》相伴。在《中国监察》希望读者奉献智慧同谋大计时,我也应责无旁贷,直抒一些肤浅设想。一是把《中国监察》办得更活。《中国监察》是全国纪检监察工作的综合指导性刊物,在立足于指导的同时,要下大力气把刊办得活起来———栏目鲜活、内容鲜活、文风鲜活、版式鲜活。二是定期组织召开一些如“《中国监察》读者作者联谊会”、“优秀发行单位、通讯员(作者)座谈会”等专题的活动,以促进刊物的宣传发行工作。三是多搞活动。如“《中国监察》十佳纪检监察贤内助”、“《中…  相似文献   

6.
我是《中国监察》忠实的读者、极力的维护者和广泛的宣传者。我长期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中国监察》是我首选必看的杂志。我与《中国监察》的情缘已有15年,正因为如此,我愿为她的发展建言。既然是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之一,全国纪检监察工作综合指导性期刊,尤其是命名为《中国监察》,那么办刊宗旨就要突出“中国”,强化“监察”,只有这样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报刊林立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监察》作为全国公开发行的重要刊物,一定要讲究导向性、针对性和可读性。导向性是文章或刊物的“灵魂”,就是要…  相似文献   

7.
学习三得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中国监察》是我必读的刊物之一,我认为学习《中国监察》应侧重三个方面:一、应侧重理论学习。目前还没有专门培养纪检监察干部的专门学校,纪检监察干部要想获得专业知识和经验,除靠工具书外,就得靠相关的报刊杂志了。《中国监察》正是这样一本专业性刊物,对纪检监察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每次都认真阅读有关文章,以帮助自己从理论上全面认识我国廉政建设的现状、腐败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从总体上了解我们党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和部署等。二、应侧重案例分析。《中国监察》刊登的都是大案要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我们…  相似文献   

8.
《中国监察》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我这个纪检监察专职干部,也是风雨兼程15年。15年来,《中国监察》我是每年必订,每期必看,每篇必读。要问我这是为什么,理由只有一个,工作需要。再说实在一点,是它给了我智慧和力量。1990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至今使我记忆犹新。当时我接到群众  相似文献   

9.
2001年11月,我被组织上调到一个乡里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开始接触《中国监察》。起初,我以为《中国监察》只是一本严肃单调的政治理论刊物,但展卷细读,立即被她那精心开设的栏目、睿智大气的风格、经典实用的内容吸引住了,从那一天起,我便喜欢上了这本全国纪检监察系统综合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建筑战线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之所以爱看《中国监察》,是因为她给了我希望和力量。我边工作边写作,凭着自己一种勤奋踏实的精神写下了一行行充满真情实感的文字。《中国监察》是我成长的沃土,我每向前迈进一步,都与她息息相关。近几年来,我连年有幸成为建筑战线的先进工作者,也得益于贵刊指点。在报刊如林的今天,我衷心祝愿《中国监察》枝繁叶茂,越办越好。□《中国监察》是我成长的沃土@黄亦兵$湖南省黔阳县建筑施工管理站纪检监察办公室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谨防某些领导对纪检监察干部采取“移位”的组织措施自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以来,《中国监察》所刊登的文章,我每篇必读,特别是《五味人生》栏中的文章,我都几遍、十几遍地学习。当读到1993年第11期《苦辣酸极也觉甜》和1994年第2期《想当“状元”真是难》两篇报道后,深为谢云富、黄正佳这两位同志秉公执纪、刚正不阿、敢于碰硬、忍辱负重、忠于职守和无私忘我的工作精神所感动,也为我们纪检监察工作战线上有这样的好同志而深感自豪,使我从事一辈子纪检工作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从以上几篇报道的字里行间和自己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12.
启辉器。手捧《中国监察》,我总有一种沐浴冬日暖阳的感觉。提纲挈领的卷首语、高屋建瓴的领导讲话、勤廉兼优的公仆形象等,让人觉得眼前一片光明。她让我充满正气、朝气、锐气和勇气,她让我选择纪检监察工作无怨无悔。除尘器。《中国监察》剖析的一个个反面案例,让我觉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更加坚定我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她也提醒我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时刻不忘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助跑器。《中国监察》是纪检监察干部必备的工具书。她是良师,教会了我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应具有的本领;给了我丰裕的精神营养,助我成长。从事纪检监察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与《中国监察》一起走过了15个春秋。15年来,《中国监察》给了我知识,给了我力量,使我在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上健康成长。曾记得,1988年10月《中国监察》问世,给我在纪检监察的征途中增添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思想,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使我立志成为一名忠诚  相似文献   

14.
我信任《中国监察》,爱读这本杂志,因为她是专谈反腐倡廉的为数不多的好刊物。正因为此,我希望贵刊在揭露腐败上魄力再大一点,让广大读者知道贵刊敢说真话,敢讲实话,真正体现出人民政府的决心,确是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 山东读者梅廷军 我是一个企业纪检监察干部,感到企业监察是个盲区,很少有人指导,不知道怎么做。贵刊能否在这方面加强指导,多介绍有关效能监察方面的知识、经验,或开辟“法人代表说监察”专页,让企业一把手将此项工作重视起来。 辽宁读者肖丁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非常喜欢《中国监察》。但作为一个面向全国…  相似文献   

15.
沈平 《中国监察》2009,(19):64-64
我是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读《中国监察》也有五六年的时间了。现在每到月初或月中,我都会不自觉地惦记着《中国监察》该来了。  相似文献   

16.
刘安清 《中国监察》2008,(18):63-63
我是一名镇纪检监察干部,办公桌上总是摆放着《中国监察》。从阅读和学习《中国监察》中,我不仅熟知并掌握了纪检监察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在我的倡导下,我镇的订阅数量由原来的一份增长到三十份,全部及时发放到镇班子成员及村干部手中。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我对《中国监察》的几点期望大连全州区纪委、监察干部迟贵和来信说:《中国监察》杂志办得不错,总的可以用“抨击腐败,弘扬正气,宣传改革,服务经济”来概括。我周围的同志对贵刊评价也很高,并对贵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大家对《中国监察》的期望值之所以比较高,是因为这本杂志犹如一个窗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监察战线的工作水平。我认为,《要案纪实》栏目刊选的案例如果在分量上再加大一点,那么就会更加吸引人。应该刊登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典型的大案要案。还应多反映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甜酸苦辣。另外,在知识性、趣味…  相似文献   

18.
我觉得《中国监察》很有味道,读后深受启迪和教育。用我们基层检察院几位纪检组长的话说:“《中国监察》面向我们,服务我们,案头一放,抽空一翻,收获颇多,真是我们的好帮手。”大家之所以喜爱《中国监察》,一是她紧贴纪检监察这个中心,辐射面广,有指导性。二是她拓宽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思路。三是她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但愿这本杂志越办越好,在更贴近纪检监察工作的同时,为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有效服务途径。□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检察院《监察》在手 万事不求@鞠允和$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监察》已陪伴我走过了10年的纪检监察工作路程,我最深的体会是,《中国监察》是纪检监察干部必备的工作指导手册。《卷首语》具有综合性。它十分全面地分析纪检监察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提出新要求,把各个方面的精神、各个层面的情况加以分析综述,对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工作水平有很大的启迪作用。《本刊特稿》具有原本性。每年中央纪委全会之后,总有一期《中国监察》会将领导讲话和有关的会议文件原原本本地登出,这是最受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欢迎的。《工作之窗》具有引导性。10年读刊使我感悟到,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效,必须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监察》自创刊以来,以她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的读者,成为全国纪检监察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享有盛誉,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中国的“牡丹花”。这个称谓意味深长,既指明了《中国监察》自创刊以来走过的艰辛路程,像“牡丹花”一样,历经了风霜雨雪的锤炼,深深扎根于广袤的沃土之中;同时也希望她像“牡丹花”那样,独具迷人色彩,更加鲜艳茂盛。那么,怎样才能不负众望,使《中国监察》的发展更进一步呢?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认为最关键的是全国广大纪检监察工作者都要来关心她、爱护她,众手浇灌“牡丹花”。《中国监察》是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