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隋凤富 《现代领导》2011,(11):22-23
2010年为黑龙江垦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句号.垦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全面大幅度超过规划水平。垦区把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当成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实在的民心工程,使现代化大农业宏伟目标变成全体北大荒人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2.
苏伟 《群众》2022,(2):18-19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是立足"十四五"发展新实践、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召开的一次影响深远、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省委书记吴政隆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努力让农民和市民不再有明显身份界限,让城乡生活不再有明显品质落差"。这让睢宁这样的农业大县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把睢宁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放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思考谋划,聚力"全面转型、全域美丽、全民富裕"新睢宁发展方向,以"农业大花园、农村大公园、农民大乐园"建设为牵引,从乡村建设入手、用振兴发展探路,奋力走出乡村全面振兴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3.
近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这是全面分析重庆农业农村形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实施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科学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重庆农村地域广、农业基础弱、农民数量多,"三农"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现代农业发展还相对滞后,形势依然不容乐  相似文献   

4.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乡村振兴与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历届省委、省政府不懈探索和追求的战略目标。金华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子,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金华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同时必须看到,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市场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也不高,如何有效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推进农业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因此,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化,是引导整个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农业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导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理论基础。它内容丰富 ,涵概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现代化等方面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本文从哲学基础、逻辑起点和基本内涵三个方面对邓小平农业发展理论的科学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冯耀明 《前进》2000,(5):17-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农业生产经历了由人民公社的大锅饭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农业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成绩,现代科技正在推进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同时,农民素质的不适应,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势在必行.一、大力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三中全会缺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  相似文献   

9.
翟泰丰在《文汇报》2010年2月6日载文指出:我国目前农村尚有7亿人口。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形成新的农业生产关系,将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次革命。加快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速度,是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10.
从法国农业发展看我国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田 《理论月刊》2005,(4):136-139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备受各界关注。本文系统介绍了法国农业现代化的做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借鉴法国成功经验,提出我国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潘宜习 《传承》2008,(20):46-47
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现状制约了农民增收,延缓、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农业在呼唤着适度规模经营的到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要素的客观要求。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行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加大对农业投资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农业的强弱关乎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速度、质量和成色。农业强国依然是社会主义强国体系的最薄弱环节,农业农村现代化依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突出短板。要认清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特殊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农业强国建设摆在优先位置,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江苏农业现代化工程的进展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仁 《群众》2014,(4):13-15
<正>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把农业现代化建设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全局中谋划,把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连续多年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14.
何锡英 《创造》2004,(10):24-25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那么,农业如何加快发展?农民怎样才能增收致富奔小康?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重大创新,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现代化能否顺利推进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能否真正实现;科学界定政府在农业公共管理中的职能边界是顺利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在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有必要弄清楚我国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履行的职能、干预的范围、参与管理的方法等问题,即政府在农村公共管理中的职能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16.
倪峰 《群众》2015,(2):25-26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底视察江苏时强调,要"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带好头、领好向",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近年来,大丰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全力组织开展深化农业现代化工程突破年活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4年农业总产值达163.32亿元,农业增加值73.1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99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现状制约了农民增收,延缓、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农业在呼唤着适度规模经营的到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要素的客观要求.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行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加大对农业投资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戴均玺  陈翔 《浙江人大》2011,(10):22-24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经过7年多的努力,浙江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农机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改革,振兴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一句家喻户晓的毛主席语录,它曾经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起过重大的促进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新时期,这句话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农村广大、农民众多,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的前提条件.要破除"人多地少,不需要机械化"、"劳多岗少,不必要机械化"、"农民钱少,不能要机械化"等认识误区,积极制订相关政策,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