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讯点击     
《法律与生活》2012,(14):61
筛查"毒驾"迫在眉睫2012年6月26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建议,针对吸毒驾驶日趋严重的问题,增设"毒驾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下属北京中生朗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桂勇认为,这对"毒驾"唾液筛查技术和产品推广是一个极大的政策利好消息。作为毒品唾液检测试剂卡项目组负责人,陈桂勇多年来参与调查了大量机动车驾驶员涉毒的案件,并多方呼吁重视"毒驾"问题。该公司研究的毒品唾液检测试剂卡项目产品,能快速、灵敏地检测出人唾液中的毒品及其代谢产物,判断其是否  相似文献   

2.
毒驾成为影响我国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毒驾的法庭评定标准尚未建立,特别是毒品代谢物浓度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尚不明确。随着法庭科学的发展,许多研究者对代谢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综述毒品代谢动力学研究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状况,概要介绍毒品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并提出结合驾驶行为能力和心理测验,开展临床的毒品代谢动力学、吸毒人员"代谢指纹图谱"及其与驾驶行为能力关系的研究,完善毒驾检测技术标准,构建合理阈值,进一步提出毒驾的法庭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吗啡类毒品是我国滥用人数较多,也是危害性较大的毒品品种。与传统的人体体液检材(血液、尿液、唾液等)相比,毛发检材以其易获得性、易保存、易重复取样、长时间的检测窗口等优势逐渐应用于司法鉴定、毒驾检测、临床毒物分析等领域。本文整理归纳了近十年来(2007年~2017年)发表的测定人毛发中吗啡类毒品滥用物质相关文献,并从毛发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毛发样品的色谱检测方法、受试者毛发样本检测、毛发检测结果与毒品滥用关系判断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毒驾”在我国的遂年增加,社会对“毒驾”是否与“醉驾”一样入刑的争议也越来越大.“毒驾”的社会危害性和危险程度都甚于醉驾,“毒驾”入刑并不违背刑法的谦抑性原则,还能有效打击毒品犯罪问题.借鉴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地区对“毒驾”入刑的做法,我国应将“毒驾”纳入危险驾驶罪的范畴,进行科学的检测,公正的裁判,积极打击“毒驾”行为,进而达到保护普通民众法益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毒品滥用问题日益突出,提高生物样品中毒品检测技术的性能是法庭毒物学研究的重点。相比于血液和尿液样品,唾液在的样品采集和毒品检测中具有诸多优势,因而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唾液样本用于毒品检测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介绍唾液毒品检测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的代谢动力学研究状况,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吸毒驾驶简称"毒驾",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目前"毒驾"正在向交通领域开始蔓延,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笔者认为整治"毒驾"应上升为国家行动,国家的法律部门应加快立法,建立制约机制,完善"毒驾"的法律责任。在法律层面尽早让"毒驾"入刑,并建立"毒驾"检测程序、检验方法和查处机制,执法部门应扩大"毒驾"排查领域,重点对载客量大、运有危险物品的交通工具如车辆、飞机、火车、船舶等的驾驶人进行排查,强化交通领域安全监管工作,依法治理"毒驾"行为,对"毒驾"采取零容忍政策。  相似文献   

7.
2012年6月26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建议,针对吸毒驾驶日趋严重的问题,增设“毒驾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下属北京中生朗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桂勇认为,这对“毒驾”唾液筛查技术和产品推广是一个极大的政策利好消息。  相似文献   

8.
2013年12月25日晚,山西朔州朔城交警大队城镇中队在金龙街执勤时,查获吸毒后驾车男子王某,并从其身上、车上缴获各类毒品,这是新部令颁布后大队整治行动中查获的首例“毒驾”。  相似文献   

9.
唾液中乙醇含量检测试剂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唾液和血液中乙醇含量相关性的实验结果,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的检测唾液中乙醇含量的方法。方法本方法利用酶学原理,将一定量乙醇氧化酶(ALO)和过氧化物酶以及底物四甲基联苯胺(TMB)固定于试剂条上,当样本中含有乙醇时,酶学反应使底物TMB显色,通过比对反应的不同颜色,对样本中乙醇质量浓度进行半定量。结果用本方法检测300个自愿者的唾液,和用GC/MS法对照检测志愿者唾液中的乙醇含量,定量结果基本一致。本产品检测过程仅需2min,其检测的阈值为0.1mg/mL,敏感度为96.5%,特异性为91%,准确性为94.7%。结论采用酶学方法制备的乙醇含量检测试剂条,通过显色反应对唾液中的乙醇含量进行半定量检测,其特点为快速简便、准确可靠,适合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获得吸毒者唾液和尿液检材中甲基苯丙胺浓度分布及胶体金试剂条初筛情况。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获得吸毒者唾液和尿液检材中甲基苯丙胺浓度,通过胶体金试剂条检测获得初筛情况。对两者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采用直接沉淀蛋白法和液质MRM扫描法检测,唾液线性范围是1~100ng/m L,线性相关系数0.9987,检出限是0.1ng/m L,定量限是1ng/m L;尿液线性范围是1~100ng/m L,线性相关系数0.9943,检出限是0.5ng/m L,定量限是1ng/m L。唾液和尿液检材按一定比例稀释,使浓度在线性范围内。采用唾液和尿液四种型号甲基苯丙胺胶体金试剂条初筛,直接点样,目测判断结果。结论胶体金试纸条初筛尿液检出率为79%左右;唾液检出率大概为81%,两种试剂条结合使用,检出率可以提高到93%以上。结合此次初筛结果和仪器确认浓度可以发现:灰区设置和灵敏度的设置对检出率有一定影响,建议提高灵敏度以满足筛查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1.
唾液作为非侵入性生物样品具有取材方便无创、感染机会少、适宜大规模人群采样等优势,是近年来法医毒物分析、临床药物监测、鉴定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国际上唾液样品已广泛应用于毒品滥用检测和监管等,与血、尿相比,唾液基底较为洁净,能降低基质效应产生的干扰,但是唾液采集也存在样少量微等困难,需要高效的前处理方法以及准确灵敏的分析技术。以唾液分析的方法学角度,对近十年来唾液中滥用物质的前处理手段和分析技术进行综述,同时对唾液检材的局限性及国内外唾液分析所面临的难点、热点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吸毒人员逐步增长,各地毒驾事件时有发生。针对我国毒驾事故屡见不鲜,社会危害大的情况,本文深入对比了国内外毒驾治理等情况,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毒驾交通事故情况及特征,毒驾交通违法行为特点,剖析当前我国毒驾治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毒驾的管理对策与建议,为毒驾交通安全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灵  黄峥 《检察风云》2013,(7):46-47
2012年3月5日下午,由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提起公诉的一起"毒驾"后暴力抗拒执法案,一审判决案犯有期徒刑两年。案犯因吸毒、毒驾、驾驶黑车、抗拒执法、逃逸等多项罪名,成为今年新刑诉法实施以来,各界关注的一起恶性案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菲德倍斯试剂(Phadebas Forensic tube test)检验唾液(斑)的有效性。方法从灵敏度、敏感性、常见载体的影响、唾液斑保存时间的影响,以及与STR检验的相关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0.01 ul唾液和阴干保存1年以上的唾液斑仍能被有效检出,该检验对其它常见体液(斑)反应不敏感,常见载体对该检验无影响。结论菲德倍斯试剂是人唾液(斑)检验的理想试剂。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人体唾液成分构成,本文运用茚三酮-乙醇试剂对普通纸张上的唾液指印进行显色。实验证明,上述客体上的唾液指印用该法显现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比较自制和商业销售的抗人精液蛋白P30 金标试剂条 ,探讨它们法医学应用的可靠性。方法 以人精液和人前列腺特异蛋白检测效价及灵敏度 ,以人阴道分泌物、人血清、人唾液和人初乳检测特异性 ,以保存不同年限的陈旧人精斑和斑痕类检材测定检验实际检材的能力。结果 自制抗人精液蛋白P30 金标试剂条效价及灵敏度与商业销售的试剂条中较好的基本相当 ,特异性则相当或好于商业试剂条 ,对非特异性测定均为阴性 ,而商业化试剂条则多有非特异性反应。结论 使用商业金标试剂条 ,要确定其是否合乎法医学检验标准与要求。  相似文献   

17.
1.公安部出台首部全面规范公安机关执法公开文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安机关执法公开工作,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便民利民,实现公正廉洁执法,公安部制定了《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这是第一部全面规范公安机关执法公开的规范性文件,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2.江苏全国首创立法加入"禁止毒驾""毒驾"和"醉驾"一样危险、已成为又一重大社会安全隐患。近日,《江  相似文献   

18.
毒品犯罪主观“明知”的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毒品犯罪主观"明知"的内容第一,嫌疑人"明知"是毒品不等于"确知"是毒品,也包括其知道、认识到、意识到或者怀疑到"可能"是毒品,更不要求确切地知道是哪种毒品、毒品数量、毒品含量、具体  相似文献   

19.
正"五一"前夕,中央纪委就整治"四风"作出精心部署,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执纪监督,确保党员干部务实勤俭过节,巩固和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中央纪委紧盯"五一"严查"节日病",召开新闻宣传通气会,畅通监督渠道,严查违纪问题,严格通报曝光,彰显了纪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蛋白芯片技术建立一种快速、高通量的毒品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硝酸纤维膜作为蛋白芯片的基片,将多种毒品和蛋白偶联物抗原包被在芯片基片上后封闭,不同毒品的单克隆抗体与之结合,再用荧光染料Cy5标记的二抗孵育,样本中如果含有毒品成分,将会与包被的毒品偶联物竞争性地与毒品的抗体相结合,导致最终的荧光信号发生改变,荧光信号的变化与样品中的毒品的浓度相关。通过荧光芯片检测仪CCD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判断样本中毒品的含量。结果对506例样本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与GC-MS仪器比较后总相关性在88%以上,芯片的检测灵敏度比胶体金方法提高10倍,其检测的特异性达到99%。结论蛋白芯片是一种有效、准确的高通量检测毒品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