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文在方法上有两个特出之处。首先是强调反复细读,却又与"新批评"专注于文本内部结构肌质的细读法大异其趣:一是作者将文本与时代语境反复参照互读,以了解作家的现实问题意识及其在政治高压下隐晦曲折笔法的真实含义;二是小说不同版本的反复对照阅读,从其异同中考究时代和作家思想的演变;三是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反复进行阅读辨析,展开对话,以求发现问题,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京派小说的文本中出现许多重复性的意象,相同的意象有的出现在不同作家的笔下,有的反复出现在同一作家的文本中。京派作品中蕴含丰富的诗性因子,意象设置与古典诗文具有历史传承性,作家善于开掘意象所积淀的文化象征意蕴。因此从作家惯用的独特的单位意象出发.能够更好地寻求对作家独特的精神世界与艺术世界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王布新 《前沿》2008,(6):189-192
苏童是当代文坛上较有争议的一位作家,文学史家对苏童的定位也有较大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家写作的历史语境、文本的建构特征及书写变化等因素进行考察,找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应该归结为作家始终秉持的虚无主义的价值立场。在此价值立场的支撑下苏童的小说创作大致经历了由远离现实的故事叙述转向关注现实的创作转型,初步显示了作家现实介入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保卫延安》的宗教情怀与战争叙事的现代性想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翔宇 《理论月刊》2007,(3):128-130
《保卫延安》的文本中充斥着世俗的宗教情怀:革命叙事中的朝圣般的崇拜情感、布道式的广场效应、宗教化的言说姿态三方面是对宗教仪式母题的某种转嫁和借用。文本滋生宗教情怀的内在原因是战争文化思维与宗教逻辑的互通性以及作家对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想象与宗教某些内容、规则不谋而合。这种战争的宗教情怀的叙事方式是对战争记忆和新社会秩序的“合法性”的一种文本体认和确证。  相似文献   

5.
于倩 《青年论坛》2007,(5):136-138
张爱玲与米兰·昆德拉这两位背景不同的作家在精神和写作技巧上有许多相似和相异之处.通过对《倾城之恋》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两个经典文本的分析,可看出两位作家在政治背景中凸现与消隐、爱情的媚俗与救赎、结局与叙述视角及细节描写上的差异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情怀.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上海和台湾都出现了一些进行新感觉书写的作家,这些作家在文本中做过相似的语言实验和叙事实验,倾向于精神分析的人性解剖和交感式的感觉描写,他们的文学实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与各自的文化场域中殖民话语和类型化文本进行文字搏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里程碑.她从性别差异入手,通过解构的方式,确定了重读文本、重新认识性别身份对再现女性形象的重要性,打破以往以男子为中心的创作、阅读和批评的规范,消解了传统上男性作家在文学中再现女性形象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以女性特有的生活经历、审美体验和批评视角对作品进行阅读和剖析,建构了一种女性主义的阅读和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8.
王委艳 《前沿》2013,(7):160-163
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意义是以言行事,研究语言的施为性和交流性。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本质特性即表现为这种施为性和由这种施为性带来的具有历史内涵的交流性。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施为性本质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作家的技巧性选择、文本语言、主题意象、接受效果等。从言语行为理论三个结构性层次:"以言表意""以言行事"和"以言取效"来分析民族作家作品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图书推介     
正《身体·性别·欲望——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身体叙事》:杨秀芝、田美丽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出版。该书对身体女性欲望、男性作家文本中的女性身体叙事策略、女性作家文本中的女性身体叙事策略、未来女性身体叙事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其研究对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具有代表性并产生了较大社会反响的叙事文本,主要关注女性身体在当代文学中被叙述的情况,关注那些描绘女性身体,把它嵌合在叙述之中从而使它体现某些意义的小说创作,对女性身体在文化场域乃至现实生活中的处境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女性身体写作伦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吕遥  丁茵 《求索》2010,(2):194-196
本文对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从叙事时间、节奏、聚焦和非叙事的插入部分四个方面进行了叙事学分析。阐释了文本在故事情节推进速度和时间交错方面的特点。其中“文本的静默”是笔者提出的具有原创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曹禺的剧作《原野》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为了戏剧化地传达这种认识,《原野》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并结合本民族的欣赏习惯,成功地对戏剧文本的叙述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吴桐 《前沿》2014,(21):202-204
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女作家,曾获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风格奇特,内涵丰富。获奖之后,褒奖和非议都纷至沓来。一时间,其代表作炙手可热,以《钢琴教师》尤为热门。该小说用另类的笔触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是耶利内克有意识地进行叙事试验的成功尝试,饱有鲜明的女性色彩,是新女性文本的代表之作。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作家、作品及其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总结出耶利内克在《钢琴教师》中试图传达的女性主义审美观念和价值,同时指出了阅读《钢琴教师》对女性读者的疗伤功能。  相似文献   

13.
韩国从1910年彻底沦为日本殖民地直至1945年光复,知识分子不断纠葛于传统与开化、殖民统治与民族主义、个人和社会共同体等矛盾中.在历史和时代的制约下,他们逐渐与社会产生了疏离和隔阂,成为了失去身份或者身份不明的“他者”.本文以日本对韩国的殖民统治为时代背景,分析李孝石、俞镇午、蔡万植、李无影等韩国同伴者作家的小说,通过解构文本中的他者形象,揭示同伴者作家在殖民与被殖民、帝国主义扩张与社会主义意识觉醒下的困惑与迷惘,探究作家对“他者”立场和看法,探究“他者”和“自我”、“主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丽波  高霞 《前沿》2014,(17):218-219
《汉宫秋》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作品取材于"昭君出塞"的历史史实。作家根据创作的现实需要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艺术的改造,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的体悟。其中,马致远对作为戏剧主人公的汉元帝进行了较大的改造。本文从元代的社会背景、马致远的生平经历、《汉宫秋》作为末本剧的原因、马致远借汉元帝之口表达自己的不平之绪等方面,结合具体文本,就马致远对汉元帝形象改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奥茨是美国当代文坛一个关注女性问题的小说家。通过对两性关系的思考与审视,她在《奇境》中超越了性别的限制与对立,大胆地尝试了理想的创作状态:“双性同体”。本文试图以文本分析的方式,从小说叙述视角、双重文本和叙述语言三方面探讨作家的这种“双性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再现单身女子心路历程的英国维多利亚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许多单身女子被迫从事家庭教师或女佣等职业以便自谋出路.当时英国,有不少作家都对此作出了相应的反应.然而,我们以往相当一部分文学研究只考察这个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和结构等,而无视其中所传达的丰富历史内涵,更不去追寻作家如何建构历史现实的心路历程.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本文以文本资讯为依据对安东尼@特罗洛普、安妮@勃朗特、乔治@吉辛、夏洛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和乔治@爱略特等著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家笔下的单身女子进行分析、解读,从而反观这一"阶层"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生挫折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7.
《呼啸山庄》作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经典文本,内隐着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父权文化、父权话语的反抗:女主人公凯瑟琳是作家的女性代言人,是父权文化的女性反叛者;希刺克厉夫的复仇实际上代表着边缘族群对于优势地位的白人男性文化也就是传统父权文化的抵抗;两种爱情模式的不同结局,则象征着自然和文化的对抗,吁唤着自然人性的复归,隐秘地抵抗着父权文化对人性的强制性改造。  相似文献   

18.
龙彦竹 《求索》2013,(5):140-142
李劼人与郭沫若文本中呈现出的不同巴蜀因子一直备受关注,但女性群象的丰富复杂性却缺少应有的关注:一方面表现出对传统夫权、父权的种种叛逆之举;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地域环境、作家等因素的影响,使这些受称赞的女性反叛又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的传统性。她们的反叛呈现出不彻底性。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不彻底性.使两位作家的文本意蕴变得更加丰厚。  相似文献   

19.
文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任何一位作家在其创作中都会受到前人或同时代人创作的影响,这在中国源远流长的诗歌发展中尤为明显,其中所出现的互文现象尤为引人注目。中国古典抒情诗中的互文性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嵌入文本与原有文本形成多重关系,在抒情文本中显现出不断延伸的"外故事"。这种互文性关系不仅加强了诗歌的语义浓度,也使诗歌前后贯通,构成为连绵的诗歌整体。  相似文献   

20.
李秋  任树民 《长白学刊》2011,(2):123-126
铁保的<白山书院跋>是人们了解清代吉林教育情况的一个重要文本,然而,当下对这一文本的解读却存在诸多误解,以致以讹传讹.经过对原有文本所涉三位流人生平事迹的重新考证,我们辨证了跋中的一处标点问题和跨的撰写时间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对于人们研究白山书院,乃至清代吉林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