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守华 《思想战线》2002,28(5):127-132
汉语中的“动 (形、名 ) +‘介’ +名 (代 )”词序格式 ,简称为“V +P +N”。此层次可切分为“V +P N” ,P是“指向助词” ;“V +P”是一种特殊的临时“挂靠形式” ,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动词 ,在句中充当述语 ;N为补语。  相似文献   

2.
“(X)真是”与“X也是”都用来表示埋怨,其用法差异表现在:组成成分上,二者在主语“X”是否省略,“X”与“真/也是”之间是否可以添加语气副词,之后除“的”外是否可以添加其他语气词的限制存在差异.语义表达上,二者表达的埋怨类型不同,语义自足性也存在差异;同等情况下,“(X)真是”所表达的埋怨程度高于“X也是”.造成二者用法差异的原因是“真是”与“也是”语法性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高宁 《求索》2011,(9):223-224,170
本文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对“V什么V”格式与“V什么”格式的关系进行系统性梳理。“V什么V”格式意指说话者对动作行为、存在或状态的主观否定;“V什么”格式指说话者对动作行为、存在或状态所关涉内容的主观否定。“V什么V”格式与“V什么”格式是单向蕴涵关系,“V2”对区分两种格式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V+Num+是+Num”是一个图式构式,具体实例数量多,在句中有不同的语境义.但其中心意义是“无论V的数量Num是多少,这个Num都是实实在在的”.其主观性表现在V的词义的抽象化,前后Num的主观量的不同,整个构式具有特殊的语用功能.能表达“最大限度(尽可能)地做某事”的意思,也能表达说话者的无可奈何心态,也包含有“稳扎稳打”之意.但还有一些格式,在我们看来,这些格式在句子中体现的是“实实在在”的意思,表达的是一种主观色彩.这个“实实在在”能不能概括这些格式在其他语境中的意义,这个构式表达的主观功能是什么,正是本文要探讨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根据音近、用法近的特点把“恶”、“安”、“焉”三个疑问代词放到一起考察它们的使用条件,通过对它们各种用法的描写分析,判断出“恶、安、焉”应该标记的是同一个词,是一个词的三种不同书写形式.  相似文献   

6.
李伟大 《理论月刊》2013,(3):97-100
语言事实表明,“(是)…的”句并不源于判断句的语法化.最初“(是)…的”句中“的”的位置还可以出现“了/来”等动态助词,构成“(是)…V+助词”结构,表达现代汉语中“(是)…的”句的句义.从来源上看,“(是)…的”句中的“的”最初与“了”一样是表动作完成的动态助词.语言史的研究要尊重语言事实,不能脱离语言事实进行理论推演.  相似文献   

7.
1·1“语法是研究一类一类的形式出现或不出现在由别的类构成的框架或槽之中的。所有在这一点上行动一致的形式是同一个形式类的成员。”这就是说词是有语言环境的。凡同一类词不仅有自已共同的语言环境,并且这个语言环境是其他词类所不具有的。我们把侗语中凡是能放入“~5+X+au~4”或“tji~4+M+X”公式中的词都认为是形容词,  相似文献   

8.
史冬青 《青年论坛》2009,(6):120-121
先秦时期"就"表示动作终到点的功能已初露端倪。当"V1+就+N"式中的V1为运行动词时,随着"就"在这种句法结构中的频繁出现,句子的语义重心逐渐落到V1上,"就"的"往……去"表示运行的功能逐渐由前面的运行动词来承担,"就"慢慢失去表示运行的义素,虚化为表示动作终到点的介词,相当于"到"。"就"是先获得表终到点的功能,继而获得表示所在处所的功能的。南北朝时期,表动作发生处所的介词"就"产生。  相似文献   

9.
艾尔丽 《青年论坛》2009,(5):100-104
关于不带宾语而用在动词前的“给”及相关词语的性质问题,人们的认识一直是很有分歧的。许多学者认为介词是不能省略宾语的,因此,“x+V”结构中的“X”只能归为助动词范畴。但从一些语料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给+V”中的“给”及相关结构“被+V”、“替+V”、“把+V”、“对/对着+V”中的“被”、“替”、“把”、“对/对着”的性质却很复杂的是助动词、动词还是介词省略宾语的形式,是与具体语句环境有关的。也就是说,介词省略宾语的现象是存在的,是介词泛化发展的结果,而这种省宾现象主要体现在口语性语料中。  相似文献   

10.
朱明来 《青年论坛》2006,(1):130-132
宋人话本中存在三种可能式句法结构:“V+得+O”、“V+O+不得”、“V+不得+O”。在表达肯定/否定语义时,前两种结构出现较早,但呈现出句法不对称性;后两种又与第一种呈现出语义表达上的不对称性。在汉语史上,语言内部对这种句法现象进行了调节,并使之由不对称到对称,由不平衡到平衡,实现了语言系统的自我优化。  相似文献   

11.
宋话本可能式句法结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话本中存在三种可能式句法结构:“V+得+O”、“V+O+不得”、“V+不得+O”。在表达肯定/否定语义时,前两种结构出现较早,但呈现出句法不对称性;后两种又与第一种呈现出语义表达上的不对称性。在汉语史上,语言内部对这种句法现象进行了调节,并使之由不对称到对称,由不平衡到平衡,实现了语言系统的自我优化。  相似文献   

12.
引申意义上的“网”之用法,是相当多的,“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就是我们常听、常看也常说到的一句。既“疏”,而又不“漏”,怎么可能?过去不大留心,近日却有了疑问。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感叹句结构中的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受语用、文化、认知、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体现出一定的附加信息和附加意义,并且表现出对所属文化语境及语法条件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于人们中间存在的“社会主义产生不产生犯罪”的疑问,理论界大体上有三种回答:一是社会主义不产生犯罪,二是社会主义产生犯罪;三是认为这个疑问的提出本身就不严肃,应该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不存在犯罪”取代它。笔者认为,绝对肯定与否定的回答都不符合实际,而第三种回答实际上是回避尖锐问题。本文持第四种回答:这个疑问的答案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即社会主义产生犯罪,又不产生犯罪。下面介绍笔者的思路。一、社会主义是什么要正确回答“社会主义产生不产生犯罪”的问题,必须首先解决社会主义是什么这个理  相似文献   

15.
魏艳伶 《求索》2011,(11):225-227
在现代汉语的量词中,有些量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反复出现的表次数义的动量词,包括“次、遍、回、趟、下、道、度、顿、番、遭”等。这些表次数义的动量词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有着各自的使用场合和使用特点,弄清这些动量词的用法对母语学习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均有重要价值。“度”和“次”这两个动量词表次数义时有些场合两者可以通用,有些场合则不行。本文试对“度”和“次”语法和语用两方面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分析,以求对探究表次数义动量词的用法规律。  相似文献   

16.
人们普遍认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已从根本上否定与取代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而事实上“相对论”中仍包含着一些根本性的疑问,如:为什么“光速不变”?为什么“光速不可超越”?“尺短”、“时缩”、“质增”效应究竟是测量性的还是实质性的?宇宙大爆炸(爆炸)之前的“时间”究竟如何解释?……“空间”究竟是什么?“时间”究竟是什么? 我认为,这些问题必须从对能量子(即光子)本性的揭示获得崭新的、全面深刻的解答。  相似文献   

17.
朱姝 《前沿》2012,(2):149-150
反问句的形式和意义同一般疑问句的并不相同,我们要研究反问句,要把反问句和一般疑问句区别开来,不仅要研究它的表层结构形式,更要结合语言内部要素和语用等进行全方面的研究。本文着重从语言内部要素(重音、词义、副词)及语言环境因素(共知信息、知识情理、人物关系)两大方面探讨反问句形成的因素,从而和一般疑问句相区别。  相似文献   

18.
文言虚词“何”的用法,新版《词源》是这样说的:“一、代词。1、什么。2、谁。3、哪里。二、副词。多么。”除代词和副词两种用法外,我们发现作语助词也是“何”的一种主要用法。查《助字辨略》(清、刘淇),发现有“夫何,发语辞也”的说法。并且,闻一多、余冠英两先生及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典文学作品选本甚至有“何,语助,今字作啊”(闻一多语)之类的注解。这表明,“何”字的语助词用法早已引起了前辈们的注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哲学中,对“怀疑”的认识论意义有不少论说,其中有持否定态度的“目的论”、“唯意志论”和持肯定态度的“手段论”。受“手段论”者的思想启发,我们认为,“怀疑”是一个既是否定,也是创新的认识范畴;“怀疑”的认识论意义在于,“怀疑”是人类认识在不断突破和创新前人的思想和认识而不断逼近真理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促使了哲学新范式的开创和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5),现代汉语中词汇化了的“大不了”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副词,表示“至多也不过”;二是作为形容词,表示“了不得”.副词“大不了”可表示对极度消极结果的估计和对极高程度量级事例的凸显,且前者的主观性程度更高.跨层非短语结构“大不了”经过重新分析成为形容词“大不了”,再在足量准则的作用下经过语用推理的固化形成副词“大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