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必须从党和毛泽东的全部历史,从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的巨大贡献,从毛泽东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巨大贡献,从毛泽东思想对世界的影响,看待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所以,必须旗帜鲜明地维护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李蓉 《广东党史》2014,(6):7-13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毛泽东不平凡的政治生涯中,毛泽东与黄埔军校有过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有什么特点,从毛泽东与黄埔军校关系的历史回顾中对后人有什么启示?这对深化历史研究,包括国共两党历史和关系研究、黄埔军校历史研究、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对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一位历史巨人。以毛泽东著作为集中体现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毛泽东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她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和认识论的根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对青年毛泽东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进行探讨,也是不乏现实意义的。 一、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 1.毛泽东的历史知识背景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则是明天的历史。所以,要懂得今天,就必须明白我们的昨天和前天。毛泽东认为:我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世界观,经历了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的转变过程。青年毛泽东是一个在近代中国历史巨变中追求进步、追寻新式知识的旧式知识分子。毛泽东早期关于“大本大源”的看法,关于历史治乱循环的看法,关于“巨夫伟人”的看法,表明他的历史观是陈旧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1920年以后,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毛泽东历史认识的基本观念。毛泽东的历史观的最主要的内容,是他对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坚定信念。支持毛泽东历史观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是阶级斗争史观和人民史观。一切从人民出发的人民史观,对中国共产党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5.
她,曾经担任毛泽东主席机要员长达17年之久,负责毛泽东、周恩来交办的工作,有着17年轰轰烈烈的历史。她,曾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小谢",曾是中国历史政治舞台上备受瞩目的女性之一。  相似文献   

6.
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民族、国家、政党等历史的信心和信念。毛泽东在研读历史、创造历史、洞察历史和关注国际社会相关评价的过程中形成了历史自信。毛泽东的历史自信,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来表达,实现了历史情感与历史理性、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历史与现在和未来、民族立场与世界情怀的有机统一。毛泽东的历史自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的态度,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在全国革命胜利前夕向全党发出的谆谆告诫,是毛泽东总结中国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成果,是毛泽东对中共斗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全党和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我们是唱着《东方红》歌曲长大的一代。我们深知,当代中国无论是作为一个历史学范畴,还是作为一个政治学范畴,都与毛泽东有着一种特殊的联系。因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历史造就了巨人,同时巨人的影响博大而深远。人们时常谈起毛泽东非凡的一生,铭记着他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卓越贡献。毛泽东的思想和事业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同时也根植在世界各国朋友的心里。毛泽东所谱写的历史篇章,既是华夏历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人们至今仍在怀念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2003年12月8日,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和省档案馆、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究会承办的《毛泽东与福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大型展览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展览以19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近2000件的珍贵文物及收藏品展示了毛泽东在福建的革命实践,毛泽东与福建人民的交往,以及福建人民对毛泽东的爱戴。展览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历史事件为线索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实践观的历史哲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 《探索》2002,1(4):4-7
毛泽东的实践观初步揭示了历史的本质问题,毛泽东对实践的创造功能的强调则明确地揭示了历史的本质,因而毛泽东的实践概念不仅是认识论的范畴,也是历史观的范畴,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也具有历史哲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与毛泽东谋过面的总统尼克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完全献身的和重实际的共产党人,而且他也是一位对中国人民的历史造诣很深的富有想象力的诗人"。如果说",诗人"是特指毛泽东的个性化特征,那么,"历史造诣很深"则适用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不仅"历史造诣很深",且读史、鉴史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志趣,也是他们独树一帜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智慧。  相似文献   

12.
李荣珍 《党的建设》2013,(12):38-41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该文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毛泽东是甘肃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路人,是中国人民走上解放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领路人。纪念毛泽东,学习毛泽东,将使我们获取历史智慧和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人民”一词是毛泽东生平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政治慨念,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梳理毛泽东”人民”概念的历史变迁.分析其存在的特点以及背后的礼会历史变迁.对于进一步了解毛泽东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邓小平是20世纪两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伟人。邓小平充满传奇色彩的“三落三起”的政治经历,为人们广为传诵。而在“左”的思想下,毛泽东也曾有过四次遭贬的逆境。毛泽东十分赏识邓小平,认为他“人才难得”。邓小平对毛泽东也非常敬重。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有人要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时,他毅然肯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维护了毛泽东的光辉形象。对于建国后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关系,读者已经比较熟悉,这里记述的,是革命战争年代二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历来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观察社会和历史.他认为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应当进行辩证分析,既要看到其对历史的贡献,仅要看到其失误,从而做出合理的、恰如其分的评价.下文通过介绍毛泽东对若干历史人物的评价,来简介毛泽东"一分为二"评价历史人物的马克思主义方法.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大历史观的主张者和践行者,他的大历史观蕴含了“古与今”“中与外”“形与势”等辩证逻辑。“古与今”的辩证逻辑,即毛泽东大历史观“通古今之变”,实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形成了自觉的时间意识、自省意识和使命意识,从而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中与外”的辩证逻辑,即毛泽东大历史观自觉以更宽广的视野研究党内、国内和国际历史,具有立体存在的空间意义。“形与势”的辩证逻辑,即毛泽东大历史观善于从历史之“形”中把握历史之“势”,明晰了历史的实质和趋势。由此,毛泽东大历史观实现了对其他大历史观理论观点的价值超越。  相似文献   

17.
回顾正确评价毛泽东的深远意义──纪念毛泽东逝世二十周年暨《决议》作出十五周年杨胜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开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党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评价毛泽东,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博览之窗     
《党史博览》2021,(2):32-33
毛泽东是如何“靠总结经验吃饭”的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十分爱好历史,并且注重联系社会现实,"以唱叹之笔"借题发挥。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蔡和森等人的书信中分析袁世凯称帝、段祺瑞执政之所以失败时,就提出"均系不读历史之故",没有汲取"王莽、曹操、司马懿、拿破仑、梅特涅之徒"的教训,乃世间"最愚者"。他劝大家多读历史,并指出,"读历史是智慧的事"。毛泽东还把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提升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捡拾千年烟尘——毛泽东晚年诗作评述(下)陈晋一到晚年,毛泽东越来越爱读历史,爱谈历史。历史内容,除革命和建设的风风雨雨以外,当然还有整个人类历史的风风雨雨。诗人常常穿越遥远的时空,寻找切入现实的兴奋点。对一生偏好中国古代文史的毛泽东来说,晚年的诗思尤...  相似文献   

20.
陕北,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但却没能再踏上这片黄土地。然而,在这片黄土地上,却有着———历史定格在1935年10月19日的延安吴起镇。这一天,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率领中央工农红军踏上了黄土地。毛泽东把这一重要时刻称之为“到家了”。从此,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在陕北,毛泽东和党中央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当年,就是在延安那个还不为外人所知的陕北小镇,毛泽东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毛泽东思想在这里走向成熟,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