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西欧极右翼政党的意识形态主要特征是反宪政和反民主,极右翼政党所强调的反移民、反对多元文化、反对欧盟和全球化,以及民粹主义的动员方式,恰好与西欧民众的恐惧担忧的心理相契合.只有理解了极右翼政党的意识形态特征,才能理解当前极右翼思潮在西欧蔓延、极右翼政党在政坛崛起,整个欧洲政坛向右倾斜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作为深受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影响的国家,自19世纪末以来,法国的历史进程始终伴随着与极右翼势力的斗争。近年来,右翼民粹主义在欧洲蓬勃发展,法国国民阵线作为西欧最具代表性和最成功的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之一,也开始快速恢复其竞争力和吸引力。在玛丽娜·勒庞接任主席以后,该党采取"去妖魔化"和现代化战略,试图改变原有的策略和形象。而随着法国民众经济、安全和文化危机感的不断加深,国民阵线也给传统主流政党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对法国政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民粹主义爆发第四波浪潮影响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受世界民粹主义思潮影响,中国产生了继发性民粹主义思潮。在考察民粹主义思潮产生的历史渊源,辨析中国民粹主义思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发现当代民粹主义思潮在中国具有大众性、反精英和非理性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对精英的想象和对民众的过度推崇上。  相似文献   

4.
极右翼政党是当代西欧社会中不容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近些年来,西方学者围绕着极右翼政党的概念和认同、意识形态、极右翼政党的领袖与适应困境、极右翼政党兴起的原因等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评述,其中涉及的很多问题值得人们思索。西欧极右翼政党的兴起,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在全球化和后工业社会来临之际,以及在欧洲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西欧正经历着重大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5.
民粹主义是1 9世纪中叶产生于俄国的一种代表农民利益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它极力否认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主张从农村村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内外学术界曾经对"毛泽东与民粹主义关系"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本文就毛泽东在建国前后对待民粹主义的态度作了简要述评,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在国内外巨大压力下造成的,并非是民粹主义的问题。最后,笔者认为毛泽东绝不是民粹主义者,而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民粹主义,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乌托邦意识,含有"人民至上"的精神内核,却有碍于现代化进程。当代中国的民粹主义是农业社会遗留的消极成分,它容易与民族主义相结合,而且网络已经成为民粹主义的重灾区。客观上看,当前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使得民粹主义思潮容易被激起。主观上看,广大高校大学生拥有极大的爱国热情,容易被煽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也为民粹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重要条件,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主要受众,容易沾染上民粹主义。为了防止民粹主义在高校泛滥,我们应该警惕"民粹主义"思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截至目前,"民粹主义"已经历了从前现代化时代到后现代化时代的历史演进,其内容也相应发生了显著变迁:前现代化时代的民粹主义是较晚开始实现近代化的国家对近代化进程的一种反应,在实现现代化阶段民粹主义曾试图与国家政权相结合但并未取得成功,后现代化时代的民粹主义则是因当今世界分裂为"已实现现代化的世界"与"未实现现代化的世界"两部分而诱生的。前现代化时代的民粹主义反对社会快速实现现代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主张实现本派别所主张的特定的现代化,后现代化时代的民粹主义则反对社会迅速陷入多元化。通过对不同时代的民粹主义的比较可知,民粹主义是一种由代表社会底层民众的激进人士促生的,以反对精英阶层、反对社会出现快速剧烈变革为目标的,以对内建立"人民共同体"、对外建立"民族共同体"为主要社会理想的,带有排外主义特征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8.
网络民粹主义是近几年崛起的一股新兴社会思潮,以其传播的快捷性、影响的重大性快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我们在厘清民粹主义主要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网络民粹主义进行了利弊分析,其结果我们不难看到网络民粹主义的影响既有积极的助推社会公平正义和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等,也有消解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削弱政府公信力等负面的影响,因此,对于民粹主义在网络媒体表达中的存在,需要我们予以进一步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伴随全球化所引发的国内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化,欧美等西方国家和地区的民粹主义思潮甚嚣尘上。当前的研究聚焦于民粹主义产生的政治经济根源,其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还未得到具体阐述。本文指出,西方国家当下的民粹主义思潮正在并将长期挑战着全球化时期的治理理论,这一挑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对治理网络合法性的质疑、对治理中技术专家的不信任、对于合同外包等市场化治理工具的不满、反对和挑战国际层面的全球治理规则。治理理论的危机揭示了其强调技术理性而忽略公共性的理论缺陷。我国应在国际层面不断引领和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同时在国内层面反思"技治主义"倾向所导致的部分民粹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主要社会思潮及其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新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粹主义、公共知识分子等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对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产生深刻影响.加强对这些社会思潮的研究,分析其现实影响,将有助于做好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多媒体及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在众多的网络舆论事件中,逐渐出现社会群体中的网络民粹主义倾向,形成了相应的社会思潮.网络民粹主义虽然有其一定的进步性,但也有危害性,尤其是它以“主流社会反对派”的角色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荡,而青年在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诠释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其中也包含了网络民粹主义中的一些正确诉求.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和宣传,消除网络民粹主义负面影响,引导青年合理通过网络渠道,正确表达对社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民粹主义的对立逻辑为起点,在"怨恨动员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人们的政治参与意愿、政治信任和对本国、欧洲的情感归属等三个维度,通过非单一侧面模型分析了法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社会动员的要素。研究发现,保守文化和地方主义是法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社会动员的主要要素。民粹主义政党社会动员能否成功,显著地取决于人们保守文化的意愿和对本国和欧洲的归属感:越是不满移民对本国文化冲击的人,越是对欧洲情感归属薄弱的人,越容易被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动员起来。而人们在经济危机之后对于经济政治的不满,并没有对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支持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和后工业社会来临之际,西欧经历着重大的社会变迁。在这一背景中,移民问题、抗议政治、社会衰退,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以及经济利益等都为极右翼政党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极右翼政党自身利用政治机会结构,从本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中寻求对自己的支持,适时地抛出吸引选民的政治议题,使其政坛地位日益凸显。要解释极右翼政党的兴起,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多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因为它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一拨民粹主义在美国强势兴起。从茶党运动到"占领华尔街"运动再到2016年大选中的"特朗普现象"与"桑德斯现象",这些都是其具体表现。当前美国民粹主义的兴起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贫富两极分化日益加剧、党争与金钱政治愈演愈烈、中产阶级陷入困境、外来移民大量涌入以及网络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等。当前美国民粹主义的兴起对美国和世界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它会加剧美国社会的对立与分裂、改变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态,并将助推世界民粹主义浪潮、阻碍全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方文化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为重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流派。自诞生以来一直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社会左派思潮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其重视挖掘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理论的研究成果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文化研究中所折射出的泛文化主义问题、民粹主义问题也值得人们反思和再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当前西欧极右翼势力崛起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悦昌 《工会论坛》2003,9(3):108-109
当前 ,在西欧政坛大部分国家都活跃着以排外为特征的极右翼政党或团体 ,而且这种极端势力的影响呈不断扩大之势。西欧极右翼势力得以迅速崛起主要有四点原因 :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极右翼政党的领袖人物都能骗得相当多选民的崇拜和信任 ;传统执政的左右翼政党自身问题很多 ;欧洲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对这股势力的崛起 ,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但也不能夸大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我国经济领域的矛盾日益暴露,思想领域也出现了多种思潮,主要表现为极左思潮、民粹主义思潮、悲观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潮对社会的影响渐深.面对这些思潮,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极右翼恐怖主义对美国本土造成了重大的安全威胁。尽管大多数极右翼恐怖活动所表达的诉求是世俗的,但利用宗教的说辞和比喻来为暴力行为提供动机和道德辩护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以"基督身份运动"为代表的基督教宗教极端主义在美国掀起了一股极右翼恐怖主义活动的高潮。作为种族主义、白人至上主义、反政府主义等极右翼意识形态通过宗教话语体系阐述其极端主义理念的核心内容,"基督身份运动"以虚构的信仰逻辑前提、原教旨主义的解经、唯心的人种起源观点和对政治阴谋论的鼓吹构成了极具保守型、煽动性、排他性的极端信仰体系,为大量极右翼组织和个人提供了实施恐怖活动的思想动能。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探讨毛泽东身上的民粹主义色彩。1989年,胡绳同志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论》一文中提出毛泽东“曾染上民粹主义的色彩”。他的观点引起国内一些学者的激烈争论。本文认为毛泽东终其一生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是民粹主义者。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都坚持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实践的态度对待面临的一切问题。实现了对民粹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普及伴随着网络亚文化的兴盛,网络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日渐显现民粹主义思潮,民粹主义对于表达民意、反映社会现实有积极作用,但极端民粹主义思想泛滥和夸大传播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网络亚文化中出现的民粹思想加以引导和矫正,既要维护大众表达民意的权利,畅通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渠道,也要发挥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主导作用,使得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稳步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