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这是一张流传了几十年的老照片.几十年来,它曾多次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刊载,并一直陈列在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中,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人瞻仰她们的英姿.但照片拿在眼前时,照片上的主人公们却从未见过这张照片.然而照片只记录瞬间,历史却是永恒的,照片中高高飘扬的旗帜上赫然写着"完县县政府各团体奖-北神南大刀队".  相似文献   

2.
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一张领袖的照片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他随身珍藏这张照片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几十年来,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呕心沥血为国家培养“世界冠军”,而把那段辉煌历史尘封在自己的记忆中,从未显山露水,直至近日被发现才向人透露——  相似文献   

3.
这张压题照片,是一名警察在十多年前拍的全家福。这名警察,就是通渭县公安局法制股股长李建明。乍一看,没人会怀疑这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谁能想得到,就在这张照片的背后,却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扼腕的人间悲剧———就在这张照片拍后不久,照片上这个聪明漂亮的小男孩就因病而成为植物人,在病床上一躺整整八年;就在今年元月的一天,这名警察突发脑溢血,竟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就在父亲牺牲的第二天,正当所有亲属和同事沉浸在悲痛之中时,这个聪明伶俐却十分不幸的儿子也离开母亲、妹妹跟随父亲而去……他热爱警察这神圣的职业李建明…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曾和彭述之照过一张合影,但照片中谁是陈独秀,谁是彭述之?几十年来被许多报、刊和专著弄错,以讹传讹。1982年2月,中国学术出版社翻译出  相似文献   

5.
这是悬挂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毛泽东办公室墙壁上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背景是几间旧民房,毛泽东坐在一张白布躺椅上,嘴上吸着点燃的香烟,神态怡然自得,脸上露出快慰的笑容,躺椅旁边放着一双崭新的布鞋。《新湘评论》今年第4期的《红毛线,蓝毛线》一文选发了这张照片,  相似文献   

6.
林远磊 《福建党史月刊》2004,(10):插页6-插页7
1995年10月31日下午,北方 的一股强冷空气在金秋时节突袭 了石头城。80高龄的父亲自己在 家中浴室洗澡时,因煤气中毒不 幸去世。我们兄弟姐妹在回家奔 丧整理他老人家的遗物中,发现 了一张我们谁也没见到过的照片。 这是一张老式竖式8寸照片。这张照片的背景有些暗,景物很简单,只有一个高高竖起的大型铁塔,在铁塔的上部,有一个小房子式的结构。在镜头的近景处,在沙石荒野的大地上,是几个军人的身姿,他们是临时停下来,在向周围看着和谈着什么。照片右边的第二人,就是身为将军,  相似文献   

7.
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展览厅第一部分《青少年时期》的最后展出有一张题为“1924年7月在巴黎的中国国民党驻法总支部成员欢送周恩来归国时合影”的照片。照片上共有13人,其中前排三位坐着的从左到右依次是王景岐、周恩来和赵栋;后排右起第一人是李富春、第二位是林蔚,其余的现在尚未搞清。这张照片拍摄地点是在法国巴黎,而且周恩来拍过这张照片后就已回国投身滚滚的大革命洪流,而照片上的另一位主要人物,也是这张珍贵照片的持有者王景岐早在拍这张照片一年后就去世了,所以这张照片能得以流传到今天就更为不易了。 还是从照片上的主要角色说起。 王景岐(又名玉晓,亦作京岐)是浙江嵊县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被孙中山委为中国国民党旅欧驻法总支部执行部长。国共合作后,同时旅欧的周恩来是这个支部的宣传部长。1924年,经周恩来的入(共产)党介绍人张申府向孙中山推荐,周恩来奉调回国,临行前,与旅欧驻法国民党支部成员拍下这张合影。周恩来回国后,王景岐因积极组织  相似文献   

8.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展览厅内,有一张题为“1924年7月在巴黎的中国国民党驻法总支部成员欢送周恩来归国时合影”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上共有13人,其中前排三位落坐者,从左到右依次为王景歧、周恩来和赵栋;后排站立者右起第一人是李富春,第二位是林蔚,其余不详。这张照片摄于法国巴黎,周恩来在拍过这张照片后,就启程回国,投身于大革命的滚滚洪流之中。而照片上的另一位主要人物,也是这张照片的持有者王景歧,却不幸在拍摄此照的第二年去世了。那么这张珍贵的照片是怎样保存流传下来的,至今鲜为人知。王景歧(又名王晓,…  相似文献   

9.
为庆祝上海解放50周年 ,本市各新闻单位刊发了不少专题文章和照片。1999年5月17日《新闻报晚刊》第5版刊发了一张历史照片 ,画面是二排女同志的合影 ,文字说明为 :“提篮桥监狱中的革命同志光荣出狱”。同年5月27日《解放日报》第6版上也刊发了同一张照片。文字说明为 :“5月27日上海解放 ,提篮桥监狱中的革命同志光荣出狱”。据我辨认 ,这张历史照片的拍摄地点位于今上海提篮桥监狱的斜对面 ,今长阳路98号~106号附近 ,近舟山路口、照片背景上的房屋依然原样存在 ,仅有部分店面的招牌有些变动。根据笔者从事十余年上…  相似文献   

10.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张陈毅市长的照片曾在多处发表,望着振臂高呼、炯炯有神的陈老总,人们不禁感激为我们留下珍贵镜头的摄影师。最近,笔者在收集上海工运史料照片时,仔细端样这张照片,发现它的说明令人费解。照片下方的说明是:“上海解放后,党在大光明电影院召开了上海总工会筹备会,陈毅同志在大会上作了讲话。”上总筹备会是1949年5月引日开的,但照片上的陈老总身着棉衣,与上海此时的季节明显不符。那么,这张照片是何时、在什么场合摄影下的?为了解开这个谜,笔者讯问了一些出席此会的老工会工作者,并与利用过这张照片的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张我父亲唐铎早年在法国蒙达尼与人合影的照片,静静地摆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尽管它是从老照片复制来的,但很清晰,照片上的人物栩栩如生。五十多年来,尽管我飘洋过海,并在异国他乡辗转多地,但这张照片始终被我精心收藏着,成为我家最珍贵的纪念物之一。记录我党早期革命实践活动的照片被保存至今的并不太多,其中这张1920年7月摄于法国蒙达尼的照片尤为珍贵。  相似文献   

12.
眼光     
2002年1月1日,欧元在欧盟各国开始正式流通,中国报纸刊登了一张欧元的照片。温州人在这张非常普通的照片上发现了商机:新版欧元比欧盟各国以前所使用的纸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家中存放着三张普通的合影照片,上面的记录时间分别是1994年5月、1996年8月、2006年8月,它记录了我曾经在工会岗位上那难忘的岁月.这三张照片,有两张是参加兵团四师工会干部培训班的情景,一张是参加四师工会举办的工会宣传、文体经验交流会的.也只有这照片,才让我想起自己曾是一名工会干部.  相似文献   

14.
这张照片是仪陇县将军乡某公共食堂的几名炊事员在厨房做饭时的情景。时间是公元1958年9月23日。  相似文献   

15.
浓墨加异彩 重塑“小飞虎” 邢克勤厂长酷爱体育,并且对风浪情有独钟。几年前,他远涉重洋赴美国考察时,曾在碧波万顷的大海前为自己留下一张照片。照片上的邢厂长脚下是一丛犬牙交错的海岸怪石,背景是滔天滚滚的白浪。他妻子说:“老邢最喜欢这一张照片,因为身  相似文献   

16.
内容为王     
<正>初冬,县城里举办以"治水"为主题的县市区摄影联展,几百张照片,都是绿树、清水、鲜花、蓝天……有一张照片挂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把我吸引住了:一个农村的工地上,刚刚通了自来水,几个农民掬起水在喝,一束阳光打在他们的脸上……图片内容打动了我。照现在的话语体系,这是一张极有"诚意"的照片。都说摄影是一门光影艺术。但对我这样一个门外汉来说,宁愿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5,(1)
<正>近日,笔者来到韶山市采写收集党史资料,见到韶山村村民毛泽友家的厅堂里,悬挂着一幅1959年6月26日毛泽东与乡亲们合影的照片。提起这幅照片,毛泽友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笑容,他说:"这张照片,就是毛主席与亲戚、邻居聊天时照的,我父亲毛贻笙站在后排左数第二个位置。"这幅照片,曾被一位外国记者从摄影师侯波那里拿到带至国外,几十年后才被辗转送回到韶山。1959年6月26日早上7点左右,毛贻笙在毛泽东父母坟山下割牛草,一位着  相似文献   

18.
1979年春,一个阳光和煦的日子里,笔者来到上海华东医院,拜访了正在这里疗养的贺子珍。笔者拿出 10多张几十年前的已经发黄的老照片,请她辨认。贺子珍一张一张地细看。突然,她眼睛一亮,指着一张年轻人的半身照片,显得十分激动,连声道:“欧阳洛 !欧阳洛 !”   贺子珍凝视着欧阳洛的照片,思绪把她带到了半个多世纪前那令人难忘的岁月…… 初识欧阳洛   1926年 6月的一个夜晚,永新县城秀水小学的一间教室里,灯火明亮。一位身穿长衫、面容清俊的青年正在讲课。黑板上写着“阶级、阶级斗争、革命”几个刚劲秀丽的粉笔字。   贺…  相似文献   

19.
<正>从1931年12月至1935年1月,中共奉天特委在其存在的三年时间里,曾四次被敌人破坏。这是1932年10月,中共奉天特委主要成员被捕后,日军为展示其"战果"而拍摄的一张照片。如今,这张照片已成为记录中共奉天特委在极其艰难环境下开展革命斗争的珍贵资料。这张照片上的人均为奉天特委主要成员,他们的名字是:(前排右起)张霭风、吴天星、崔之河、张俊芝;(后排右起)李丕文、柳顺春、张子和、黄哲焕、尹昌燮、李君镐。照片前排右起第四人叫张俊芝,1974年离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纪念日。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工作了470天,他兢兢业业工作的身影被定格在四张照片中。其实,有三张照片是由时任兰考县委办公室通讯组新闻干事刘俊生偷拍的,焦裕禄本人并不知道。由于焦裕禄为人极为低调,所以他留存下来的照片并不多。这四张照片成为后人缅怀焦裕禄的宝贵影像资料。不久前,笔者有幸结识刘俊生老人,他讲述了焦裕禄这四张照片的来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