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民商新秩序是不同于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崭新法律概念。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公法性质的法律秩序,而国际民商新秩序是具有私法性质的法律秩序。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国际民商关系的基础性地位日益明显,国际民商秩序作为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反映,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国际私法则是国际民商秩序赖以建立的法律基石。国际民商新秩序概念的提出,对于国际私法的功能转换和重新定位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并把国际民商关系的研究引向了微观的、实证的民商事关系领域。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国际社会组织化程度空前提高,国家本位理念遇到严重挑战,传统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观念需要作出新的诠释。在这种新的国际形势下,国际社会本位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法律理念,逐渐为国际法学界所认同。国际社会本位理念强调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和追求全面可持续发展。它把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作出了最科学和最合乎正义的结合。利益与正义,是法所要促进的最重要的两大类价值。而提升国际社会本位理念,不但有助于国际法律制度更好地实现其利益的价值,亦有助于其正义价值的实现。因此,它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繁荣、构建和谐的国际法治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际和国内法律制度越来越多地体现了这一全新的法律理念。  相似文献   

3.
政府间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立法与实践都表明国际组织具有国际法律人格,尽管这种人格是派生的、具有特殊性。同时,国际组织在一国国内也具有国内法律人格,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就我国的实践而言,我国参加了多个国际组织,一些国家组织还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设立了总部,但是对于这些国际组织在我国的法律地位缺乏明确的规定,我国迫切需要在立法和实践中完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4.
国际人道法的定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法学界对“国际人道法”的定义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但其法律概念和特征都应当是一致的。狭义的国际人道法学说 ,片面地强调国际人道法与战争法的区别 ,并将它作为单独的法律体系 ;而广义的国际人道法学说 ,则把国际人道法与战争法融为一体 ;两种学说都有理论缺陷。国际人道法是战争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与战争法的关系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具有不同于其他国际民事关系法律冲突的特点。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伴随知识产权条约的缔结而产生,其表现形式复杂多样。知识产权法律冲突的范围和内容,不仅受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而且与各国利益的冲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赵建文 《法学研究》2010,(6):190-206
从中国缔结和履行国际条约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中国有效的国际条约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国际条约在中国的适用有直接适用和间接适用两种情况;国际条约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具有低于宪法高于法律的效力地位。国际条约应当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层级。明确国际条约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际经济行政法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下,国际法学科与经济行政法交叉的产物。国际经济行政法是调整跨国经济行政关系的国际、国内公法规范、原则的总和,换言之,是协调国家政府规制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规范和原则。通俗地说,国际经济行政法指的就是政府经济规制法的国际协调,其内容包括国家间关于经济行政管理规制的国际公法法律规范,以及各国国内的涉外经济行政法。本文主要通过对国际经济行政法的涵义及特征的界定,以及对国际法层面及国内法层面的国际经济行政法法律关系的梳理,在中国首次尝试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国际经济行政法学的理论体系框架,以期为国际经济行政法的法学研究与实践运行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代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和跨国民商事交往的日益频繁,具有涉外因素的代理关系日趋增多,国际代理法律冲突问题日益彰显。在解决国际代理的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上,存在着不同模式和做法。本文拟对两大法系立法实践进行比较,以期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国际代理法律适用制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对和平与安全的期盼使得国际法治成为国际社会的理想与目标。为了建立以和平为目标的国际法律秩序,凯尔森提出了国际法治理论,即通过有强制管辖权的国际法院和确立个人违反国际法的责任来构建世界和平。本文将以此为基础,探讨凯尔森的国际法治理论对国际刑事秩序法治化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分析国际刑事法院在实现国际刑事法治化过程中面临的政治制约因素,以期国际刑事法治和国际法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对和平与安全的期盼使得国际法治成为国际社会的理想与目标。为了建立以和平为目标的国际法律秩序,凯尔森提出了国际法治理论,即通过有强制管辖权的国际法院和确立个人违反国际法的责任来构建世界和平。本文将以此为基础,探讨凯尔森的国际法治理论对国际刑事秩序法治化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分析国际刑事法院在实现国际刑事法治化过程中面临的政治制约因素,以期国际刑事法治和国际法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所引起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介绍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背景和该标准所引起的一系列法律问题,论述了象国际标准化组织这类特定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所具有的特定的国际法律主体地位和资格以及这类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所制定的象ISO14001这类国际标准的国际法律地位和作用,探讨了关于国家承认和实施国际标准的法律程序,关于各国标准之间的协调、各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协调,以及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所引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论普遍义务及其对国际刑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露露 《现代法学》2006,28(2):166-173
“普遍义务”是指国家对整个国际社会所负有的义务,是近代国际法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自该概念于上世纪70年代首次出现在国际法院的判决书中以来,它一直对国际法,特别是国际刑法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普遍义务的含义、内容及其法律后果,并就该概念对国际刑法的影响加以分析,将为全面、深刻地理解国际刑法的内涵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际税法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税收法律关系重要性日益显著.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确定法律关系性质,明确法律适用依据,确定权利义务的根本,理清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对于推动国际税法研究和适用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论国际经济法的学科界定及其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从对某一类社会关系进行共同调整的角度出发,将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杂揉成一个学科进行调整,其症结在于混淆了“法学分科”与“法律运用”这两个不同层面的法律问题,用法律运用的综合性替代了法学分科的严整性。本文将国际经济法重新界定为“调整经济管制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并从新的视角对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梳理,以此佐证国际经济法的学科界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空难的频繁发生,其背后的法律问题再一次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也随之增多.本文以国际空难的管辖权与法律适用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华沙公约》及《蒙特利尔公约》的管辖权规定,再次对MH370空难案件进行法律解读.  相似文献   

16.
国际经济法是一个既含有国际法规范又含有国内法规范的综合的法律部门。国际司法判例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渊源。最重要的国际司法判例包括国际法院、国际仲裁庭和WTO争端解决机构的判例,它们都对后案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国际税收筹划与国内节税不一样,它除了受国内税法调整外,还受国际条约、国际税收协定、国际税收惯例等的调整。当有关经营或资本投资的实际选择在不同的国家出现时,国际税收筹划就会发生。在进行时,必须符合一定的前提条件。(一)选择必须符合法律1,外汇管  相似文献   

18.
经济一体化与当代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崇利 《法律科学》2002,(5):116-127
经济一体化必然推动各领域国际经济法律规则的内部整合及其与有关社会领域国际法律规则的外部连结。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助于形成内外联系紧密的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然而,究其实质,国际经济立法的一体化在相当程度上是发达国家利益驱动的结果,因而,发展中国家应力争对该一体化进程实行适当的控制。与此同时,国际经济立法的一体化,也要求对国际经济法律问题采取综合研究的方法,并更为广泛、更为密切地涉及国际环境法、国际人权法及国际劳工法等其他相关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19.
条约在中国内地与港澳台适用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属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经中央人民政府授权后享有部分缔约权。国际条约在香港特区不能直接适用 ,其地位低于制定法。澳门特区适用国际条约的方式是直接适用与转化适用相结合 ,条约地位优于澳门本地法。台湾法院将条约视为特别法 ,可以直接适用。中国缺少宪法性规范来调整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国际条约在中国内地的法律地位具有不确定性 ,中国亟需确立有关条约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地位的宪法性规范。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体育仲裁中,能否为体育纠纷寻求适合的法律适用,能否获得令人信服的解决结果,将决定体育仲裁的公正与效率。对于源自这一规则性极强并素有自治规则体系的领域之纠纷,法律规则应否介入以及与体育自身规则如何协调,成为纠纷解决的长久困惑。探讨国际体育仲裁法律适用的基本范畴,应作为深究国际体育仲裁尤其是强制性仲裁法律适用之相关问题的起点,也有益于梳理其对传统仲裁法律适用规则的呼应与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