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个女人     
钟点工欧阳第一次来到董事长家,一个打扮艳丽的女子跑了出来。欧阳说:“你女儿好美啊!”董事长不悦:“你说什么?她是我夫人!”这时,男一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女子也走了出来。欧阳小声问:“她是你二奶吗?”董事长生气地说:“她是我女儿!”一个年纪看起来很大的女人向这边走来:欧阳又问:“董事长,她是你妈妈吧?”董事长怒道:“胡说八道!她是我前妻:今天带女儿来大闹天宫的!”  相似文献   

2.
十年孤寂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二十三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第二十三。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相似文献   

3.
家住北碚区天生街道的廖利林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是工程师,美丽活泼的女儿在西南财经大学读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底,女儿突患一种不常见的脑膜炎,在1997年大年初一晚上,被死神夺走了花儿一样的生命。廖利林说:“女儿走后,她爸爸一病不起,后来半身不遂,我们家遭受了更大的不幸。”  相似文献   

4.
金凤 《廉政瞭望》2010,(15):56-57
郭必荣是广东省惠州市一名普通的售票员,因为老是跟小偷“作对”,她先后被小偷报复多次,令她心寒的是,在她被暴打时,没有一位乘客敢站出来帮她。2010年除夕,10岁的女儿慧慧通过手机短信为妈妈许下一个“新年愿望”:希望新的一年妈妈在抓小偷时,  相似文献   

5.
当年她勇闯天下,年仅20岁就攒下千万资产,却为了“荒野保护”散尽家产,被联合国环保署称为“中国荒野保护第一人”;如今她一贫如洗,倒欠几十万元外债;她阻止山民砍伐。被100多人带着砍刀围攻,她的丈夫被盗林者残忍杀害,那时她女儿出生才3天……  相似文献   

6.
“犟姐”(小小说)石怀森"犟姐"真名姜洁,是我阿舅的女儿。她人长得眉清目秀、亭亭玉立,但为人实在,办事时爱认死理,是"巷子里扛椽子──直夹直去"的那一类人。所以和她熟的人都喊她"犟姐",而不叫她的名字。高中毕业后,"犟姐"考上了粮校。去年8月她从粮校...  相似文献   

7.
心疼     
快乐大叔  郭庆晨 《党课》2007,(10):94-95
从公交车上下来,女儿挽着我的胳膊.一边走一边问:“爸爸,腿疼吗?”我说:“不疼,没事儿。”女儿又说:“别老是没事没事的。看到您摔倒,我可心疼了。”我半当真、半开玩笑地问:“知道心疼爸爸了,真的吗?”“真的。过去,我不知道什么叫心疼,现在知道了。”我看了看她,俩人会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8.
拒绝客人进门叫作让客人吃闭门羹。“闭门羹”是什么样的“羹”呢? 相传在唐代,宣城女子史夙才貌双全,于是很多年轻男子纷纷慕名拜访她,但是不少人却很难见到她。因为她会客时,有一条规矩:首先要求客人献上一首诗,她看中诗文后,才愿意与客人一见。如果客人不会作诗,或者献上的诗文不被她看中,她就叫家里人在门口以一碗羹相待,婉言拒绝会客。天长日久,来访的客人们见了羹,也就心领神会,主动地告辞了。人们便把这羹,称为“闭门羹”。这个故事流传下来之后,人们便把“闭门羹”作为拒绝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9.
眼下.在少数干部群众中出现了对腐败现象听之任之的麻木现象,甚至发展到“笑贫不笑贪”的地步。领导干部真心拒贿,有人却讥为“太呆板”、“假正经”、“不合群”:一些既善于走“上层路线”又敢于“傍大款”的领导干部.则又会被人羡称为“有能力”、“有门路”、“有眼光”:而当这些无良官员一旦落入法网,人们在背后的议论多是“后台不硬”、“赶上他倒霉”。  相似文献   

10.
王志民  李纪 《世纪桥》2009,(22):48-51
通河县红林善德敬老院院长汪晓影,今年45岁,2004年12月参加政协通河县第五届一次委员会议,为县政协委员。 汪晓影从2002年4月30日办了“红林善德”敬老院,现已七年了,她对人们说“我愿做三无老人的女儿”。80岁的金玉奎老人说:“晓影就是我们的女儿。”  相似文献   

11.
翌行 《当代党员》2013,(4):78-78
时下,不少“上班族”都有这样的体验:每天从早忙到晚,累得够呛,本以为会变瘦,结果体重反而一路飙升。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等原因,一些工作繁忙的人反而越来越胖,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过劳肥”。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网络对2848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2.0%的人一直言身边有不少人“过劳肥”,其中19.8%的人认为“非常多”。75.7%的人认为,“长时间坐着工作,缺乏运动”是导致“过劳肥”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匡斌华 《当代贵州》2013,(36):58-58
摘录:今天腐败为什么成风,大案要案居高不下,论者见仁见智。或指公共权力未受制约,政经不分、党政一体而容易被人利用谋取私利;或责经济体制转型而出现价格双轨,刺激倒卖“寻租”等。唯有人们对腐败的容忍、迁就乃至辩护,作为一个道德立场和伦理价值问题,研究的还不多。这一点对于本文的讨论却至关重要。那么,是什么东西还挡着腐败,不让它获得权利的待遇呢?恐怕也就是道德了。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女儿今年15周岁,年龄虽小,但有很大爱心。前几天,她打算去义务献血,我担心她的身体承受不了,且不知法律在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请问,我女儿可不可以去献血?答复:国家是不接受未成年人献血的。我国《献血法》第2条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第7条规定:“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  相似文献   

14.
向命运挑战     
向命运挑战□杨莉在长春市双阳区齐家乡,有个叫金淑兰的女党员,人们都说她是个“苦命人”。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丈夫见异思迁,另觅新欢,抛弃了她和女儿不辞而别。办妥了离婚手续后,为了生活她不得不改嫁,可刚过上几天好日子,第二个丈夫就因病去世,又给她...  相似文献   

15.
几人闲唠,唠起了老实人。A说:“如今,老实人吃不开了。”B说:“不要再做老实人了,做老实人有谁能瞧得起?”闻此议论,不禁也深思起老实人来。过去,人们很崇尚老实人。交朋结友,人们敬重老实人;选人用人,更是青睐老实人……如今,在一些人眼里,老实人成了“熊包”、“无能者”的代名词。结识朋友,往往因其不适应“灯红酒绿”而被“拜拜”;选拔人才,也常因其不善于“交际应酬”而被排斥……在他们眼里,老实人“不会办事”、“无所作为”,怎能被瞧得起?然而,笔者却想为老实人鸣鸣不平。窃以为,老实人并非全是“愚蠢”、“…  相似文献   

16.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也许走伍校旧与人擦肩而过也不被人注意;但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孩,因为她拥有很多荣誉:同家纵奖学金、“尤洛卡”奖学金获得者,优秀学生会十部、优秀学生标兵、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  相似文献   

17.
2010年3月8日晚,绵阳市“绵州女杰”颁奖典礼上,有一位获奖嘉宾却缺席了。这位嘉宾叫刘文凤,她有个叫龚悦的女儿。在两年前的“5·12”大地震中,在北川中学倒塌的废墟下,龚悦被压在横梁下整整17个小时,刘文凤也在黑暗中陪伴了她整整17个小时,而且做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决定,允许医生用钳子和菜刀截掉了女儿的左腿!在女儿远赴武汉治疗的日子,刘文凤又时时鼓励她要勇敢地直面残疾的身体,帮助女儿重新点燃生命的梦想……2009年高考,龚悦考入了她梦寐以求的大学。然而,  相似文献   

18.
1.让孩子珍藏梦想。巴金说,一个人应该有幻想,幻想不但鼓舞人上进,还可以安慰人的心灵。马克思的小女儿艾琳娜一天问父亲:“我想做一位船长,我是否能扮成一个男孩儿,偷偷地逃去租一艘军舰?”马克思悄声地对她说:“这自然是可以的,不过在计划未实现之前,不能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他没有批评女儿的想法不切实际,而是认真地赞同并保护了孩子美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微微 《廉政瞭望》2007,(4):22-23
他亲手抓捕了吸毒女犯,却收养了她被人视为蔽帚的女儿;他与女犯签下了监护协议,4年来,他履行着一个“父亲”的职责。2006年,他终于将“女儿”送进了大学校门。抓捕一名罪犯,接回一个“女儿”  相似文献   

20.
余平 《党课》2013,(12):125-125
近日来禽流感撩动着人们的神经。老婆在得知禽流感的消息后,当天就把家里养了一年的老母鸡送人了。前几天女儿放学回来时,手里正拿着一只还没啃完的鸡腿,老婆如临大敌,一把抢过鸡腿扔进了垃圾桶,搞得女儿莫名其妙。岳母在家里负责做菜,她最喜欢放的调料就是鸡精,可这一阵子老婆硬是不让岳母做菜放鸡精,她振振有词地说:“鸡精和鸡肯定有一定的关系,你还是小心谨慎的好,可以用味精取代鸡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