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前毒品犯罪形势日益严峻,以四川省广安市为例,全市吸毒人员年耗资保守估计可能有数亿元,涉毒犯罪严重引起防治成本增加,毒品犯罪问题已成为影响广安社会稳定和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祸患。深入调查分析广安市毒品犯罪现状、特点及原因,预测其未来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有效防治毒品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倪松华 《法制与社会》2012,(18):288-290
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未成年人毒品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重视和加强对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预防研究,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今后发展的大问题.本文试从瑞安市人民法院已审结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特征出发,简析未成年人涉毒品犯罪的成因,从而提出如何防范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打击毒品犯罪已成为我国刑事司法重要内容之一。吸食、注射毒品在毒品犯罪中具有核心地位,无论从其社会危害性,还是出于完善我国禁毒法律、加强国际禁毒合作的考虑,都应立法明文将其规定为犯罪。  相似文献   

4.
谢瑞琴 《法制与社会》2012,(28):252-253
毒品,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宁,毒品问题已成为困扰社会的严重问题之一.目前,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威胁.由于毒品犯罪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毒品犯罪在我国将会长期存在.本文就针对现阶段我国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势,证据应用的相关问题及毒品犯罪的影响作分析,并对毒品犯罪防治的具体措施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盛国文 《法制与社会》2011,(26):176-177
当前,毒品犯罪几乎已成为我国的社会顽疾。本文通过对毒品犯罪进行阐述,并对宽严相济政策视野下毒品犯罪死刑适用作出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毒瘤与顽疾。毒品不仅严重损害吸食者的身体健康,还损害其家庭及其他社会关系,往往酿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剧。此外,毒品亦是滋生暴力、违法与犯罪的主要源头,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增添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关注毒品问题,惩治毒品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全球毒品泛滥与犯罪的主要特点与趋势根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对全球毒品状况的报告,可以发现,近年世界毒品滥用与犯罪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毒品数量与滥用人口仍然呈持续上升趋势。在上世纪90年代末  相似文献   

7.
新疆毒品犯罪现状及其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毒品犯罪在全世界范围内猖獗,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敌人。在我国,境外毒品多头入境,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活动愈演愈烈,毒品犯罪案件持续增长,毒品犯罪群体和贩销网络形成,吸毒问题日趋严重。由于受国际毒潮的侵袭、渗透和国内毒情的辐射、互动以及社会、经济、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新疆地区的毒品犯罪活动也迅速蔓延、愈益严重,已成为我国毒品犯罪的重灾区之一。为了严厉打击新疆地区的毒品犯罪,有效遏制毒品的蔓延,必须运用多元化的手段来进行全面、持久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谢曦 《法制与社会》2013,(15):70-71
毒品犯罪是一个多发性的普通犯罪,但是目前我国立法并没有给毒品犯罪作一个明确的定义。尤其是随着新型毒品的出现,毒品犯罪也不断涌现新的特点,而且呈泛滥之势,若不加以适宜的遏制,有可能会成为新的社会动乱因子。为此,本文将对毒品犯罪的概念、目前我国毒品犯罪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遏制毒品犯罪的法律建议,以期在司法实务中对防范和打击毒品犯罪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受国际毒潮泛滥和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我国毒品问题仍在蔓延发展,给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同样,西藏毒品犯罪也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西藏的一大隐患。本文通过对西藏毒品犯罪现状的调查分析,就如何应对西藏毒品犯罪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毒品犯罪的发展,犯罪手段不断提高,新型毒品犯罪成为毒品犯罪研究的新课题。我国对新型毒品犯罪的立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缺陷,由于毒品犯罪的特殊性,毒品犯罪不应仅仅从刑事立法上予以规制,还需要从刑事司法、刑事理念以及社会控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周心捷 《政法学刊》2002,19(6):10-13
毒品犯罪和涉黑犯罪,从侵害的主要客体来看,同属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从侵害的对象来看,两者差异虽大,但有时有 一定关联。毒品犯罪和涉黑犯罪已成为挑战广东治安形势的两类严重刑事犯罪。打击毒黑犯罪是公安机关刑侦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业 务。应该加强队伍建设、情报信息业务、侦察、特情物建和使用、警务协作等工作,掌握主动权,开创刑侦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吸毒者是毒品犯罪中的犯罪被害人,他们因吸毒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或者损害;是毒品犯罪直接或者间接危害结果的承受者;是毒品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为刑法保护的法律状态的主体。他们具有被害性、互动性、可责性的特点。对毒品犯罪被害入,我们不应该将他们投入监狱,而是应该把他们视为药物滥用的病人,无论政府还是社会都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他们的权益,使之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社会同时也收到减少毒品消耗量、遏制毒品犯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犯罪学的角度,根据毒品犯罪的特征,可以将毒品犯罪区分为五种,即:作为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毒品原植物大规模种植行为;作为有组织犯罪的毒品生产、制造和销售行为;作为街头犯罪的毒品零售行为和毒品原植物零星种植行为;作为白领犯罪的洗(毒)钱行为;作为无被害人犯罪的滥用毒品行为。基于犯罪性质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所有的毒品犯罪中,制贩毒品犯罪是国家打击的重中之重.当前,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制贩毒品犯罪呈现出新的犯罪特点,新的形势、新的特点的出现给我国打击制贩毒品犯罪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分析当前制贩毒品犯罪的特点入手,进而明晰当前制贩毒品犯罪蔓延的原因,并最终提出打击制贩毒品犯罪的侦查对策与建议来有效应对制贩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越来越多,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有其独特的特点,犯罪原因有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应采取多方面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杨洁 《法制与社会》2012,(16):253-254
毒品犯罪,一方面严重伤害人体肌体,同时,也极易并发其他犯罪,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毒品犯罪中发现的低龄化现象更是令人痛心、警醒.通过研究本区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特点和原因,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通过加大对毒品犯罪的宣传力度、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管力度、对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对涉毒青少年的帮扶力度等措施挽救涉毒青少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毒品犯罪死刑的概况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初期我国大规模的禁毒运动成效显著,长期是“无毒国”,无需对毒品犯罪规定死刑。改革开放后,鉴于毒品泛滥、社会危害加剧的新形势,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对毒品犯罪始规定死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并受国际社会废除死刑潮流的影响,我国对毒品犯罪适用死刑的立场演变为既保留死刑又限制其适用。从毒品犯罪市场化、准组织化的现实来看,刑罚轻重应与毒品犯罪的利益、风险相适应。还应通过医疗技术、替代药物、帮助吸毒者回归正当的社会生活、加强国际合作等举措,更好地发挥社会措施对刑罚的替代作用,尽可能切断毒品犯罪的经济根源,从而限制和减少毒品犯罪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18.
毒品是诱发犯罪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打击毒品犯罪是我国一贯政策。但是应该看到,吸毒行为和其他毒品犯罪的区别,吸毒行为本身而言是对吸食者的伤害,国家应该运用强制戒毒、或者通过其他强制措施让吸食者能重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9.
毒品犯罪不仅严重危及个人身体健康,而且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极易引发其他刑事犯罪。对此,必须给予足够重视。针对近年来办理毒品犯罪的高发态势,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下毒品犯罪的特点、原因,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希望对司法实践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毒品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已从开始私种罂粟发展为外流贩毒与消费并存的省份,毒品犯罪问题是影响安徽省社会治安的一大因素,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安徽省毒品犯罪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介绍了安徽省毒品犯罪的概况和规律特点,并预测了以后的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二是科学分析了安徽省毒品犯罪日趋严峻的主客观原因;三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安徽省毒品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