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要不是由部队转业到纪检监察机关,当上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也许我至今还没有认识《中国监察》;要不是我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爱看书学习的习惯和《中国监察》强大的吸引力,也许我不会喜欢上《中国监察》;要不是我在生活上、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拜师求教,也许我不会如此“热恋”《中国监察》。人生是一本不断被自己改写的书,而《中国监察》就是一本不需要你付出多大代价却能启迪人生的好书。我的一位战友转业到一个事业单位工作,曾经因对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不满而有情绪,我就将《中国监察》推荐给他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使…  相似文献   

2.
吕玉东 《中国监察》2008,(13):60-60
全国监察机关刚刚恢复组建,《中国监察》就应运而生,从1988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1988年至1998年的十年间,我作为监察战线的一员,在北京市监察工作岗位上对《中国监察》办刊工作有所了解。我深深感到,《中国监察》在北京市创建行政监察工作中,特别是在探索、开创监察工作新局面的过程中,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为北京市监察工作取得有效进展和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0年春节过后,《中国监察》的编辑又给我送来了新杂志,并征求我对《中国监察》的建议,对此我诚惶诚恐,同时也倍感荣幸!  相似文献   

4.
我是《中国监察》忠实的读者、极力的维护者和广泛的宣传者。我长期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中国监察》是我首选必看的杂志。我与《中国监察》的情缘已有15年,正因为如此,我愿为她的发展建言。既然是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之一,全国纪检监察工作综合指导性期刊,尤其是命名为《中国监察》,那么办刊宗旨就要突出“中国”,强化“监察”,只有这样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报刊林立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监察》作为全国公开发行的重要刊物,一定要讲究导向性、针对性和可读性。导向性是文章或刊物的“灵魂”,就是要…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我对《中国监察》的几点期望大连全州区纪委、监察干部迟贵和来信说:《中国监察》杂志办得不错,总的可以用“抨击腐败,弘扬正气,宣传改革,服务经济”来概括。我周围的同志对贵刊评价也很高,并对贵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大家对《中国监察》的期望值之所以比较高,是因为这本杂志犹如一个窗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监察战线的工作水平。我认为,《要案纪实》栏目刊选的案例如果在分量上再加大一点,那么就会更加吸引人。应该刊登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典型的大案要案。还应多反映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甜酸苦辣。另外,在知识性、趣味…  相似文献   

6.
中央纪委、监察部对办好《中国监察》杂志,在反腐倡廉中发挥其应有作用,历来十分重视。健行、宗宾、庆泽等领导同志对《中国监察》杂志都很重视、很关心。今年初,监察部部长办公会还专门听取了中国监察杂志社的工作汇报,讨论研究了如何进一步办好《中国监察》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中国监察》要越办越好”的要求。这既是对中国监察杂志社的鼓励,又是鞭策和希望。为实现这一目标,杂志社今年提出了“质量年”的口号,决心从各方面作积极地努力。我个人看法是,在做多方面工作、多方面努力中,要突出增强《中国监察》杂志的指导性。为什…  相似文献   

7.
我爱你,《中国监察》,爱你是我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导师。1997年9月,我被市委任命为中共雨湖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上任伊始,区纪委办公室杨主任给我送来了一本《中国监察》杂志。作为纪检战线的一名新兵,我如获至宝,从此与《中国监察》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使我的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军功章里有《中国监察》的一半。”这样说,我认为一点也不过分。这样说的不仅是我一个人。记得一位基层纪委书记曾感慨地对我说:“《中国监察》值得一订。如果说我们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的话,首先应该感谢《中国监察》,因为是她告诉我如何当好纪…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望都县纪委监察局在学刊用刊活动中,始终把《中国监察》作为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重要教材。一是在本系统《纪检监察简报》中开辟“我读《中国监察》”栏目,刊登读者学刊用刊的心得体会及从中得到的启发性、指导性的意见,以相互交流经验和拓宽领导工作思路。二是针对《中国监察》政策性和可读性强的特点,在党员教育工作中,将《中国监察》列为重要教材,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学习有关政策、规定。一年来,共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监察》2500余人(次)。望都县把《中国监察》作为教材$望都县纪委办公室  相似文献   

9.
感情·友情     
先说我与《中国监察》建立的感情。1995年,组织把我安排到镇纪委专职纪检员岗位,从此我与《中国监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从《中国监察》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和写作能力。1997年11月,我镇地税中心所被评为江苏省文明税所,我将他们的感人事迹写成通讯《税海清风》  相似文献   

10.
实话实说,我每年订阅近50种报刊,《中国监察》是我最喜欢的刊物之一。近几天,我反复拜读了“我与《中国监察》征文启事”,一种做主人的感觉油然而生。我怀着敬心、爱心、贴心的诚意,说几句心里话。一、质量是刊物的生命,内容是刊物的灵魂。我建议《中国监察》在内容、编排、体裁上还要改进。我们喜欢融正义、理性、人文关怀于一体的刊物,所以《中国监察》要在全方位进步、整体性提高上下功夫,在重视策划、办出特色、放大优势上下功夫,我们企盼内容轻松与高雅并重,知识与指导共存,形成更鲜明的《中国监察》的品牌特色。二、《中国监察》要把…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监察》她15岁了,我在纪检监察岗位上也工作15年了。可以说,《中国监察》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伴随着我成长的每一步。1989年初到监察局工作,看到《中国监察》,就像刚上学的孩子领到教科书一样,让我爱不释手。一遍遍地恳读,一次次地思索,使我对监察工作逐渐熟悉起来。那时,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转业军人,1988年底通过考试到咸阳市监察局任职。起初,我对监察工作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正在此时,看到了《中国监察》创刊号,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15年来,它帮我完成了由监察工作的外行新兵到内行里手的转变,也一直陪伴着我,从试用干部、副科长、副县级监察员,成长为市纪委常委、秘书长。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程,我深深感到《中国监察》功不可没。我认为《中国监察》是不可多得的反腐倡廉的好刊物。《中国监察》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解放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其理论文章政治…  相似文献   

13.
刘安清 《中国监察》2008,(18):63-63
我是一名镇纪检监察干部,办公桌上总是摆放着《中国监察》。从阅读和学习《中国监察》中,我不仅熟知并掌握了纪检监察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在我的倡导下,我镇的订阅数量由原来的一份增长到三十份,全部及时发放到镇班子成员及村干部手中。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与《中国监察》一起走过了15个春秋。15年来,《中国监察》给了我知识,给了我力量,使我在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上健康成长。曾记得,1988年10月《中国监察》问世,给我在纪检监察的征途中增添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思想,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使我立志成为一名忠诚  相似文献   

15.
李植明 《中国监察》2008,(17):60-60
我发自内心地祝贺《中国监察》创刊20周年。多年来,通过阅读《中国监察》,受益匪浅。我最深的体会是,她既是纪检监察的经典教义,也是内容丰厚的资料宝库,还是开展工作的有益指南,更是为官做人的警世贤文。因此,我真是学而不厌,用而博益。  相似文献   

16.
良师伴我行     
一次,围绕一个案例,同事们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是我从《中国监察》杂志上找到了答案,说服了同事。通过这件事,同事们都开始争着看《中国监察》,学刊用刊的兴趣特别浓。每当工作遇到了难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监察》杂志,它给了我许多帮助,杂志中报道的许多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鼓舞着我、激励着我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迎难而进。为了学刊用刊,我把订阅的《中国监察》装订成册,放在案头,经常翻阅。现在,我积存下来的《中国监察》杂志已有100多本了,多年的学刊用刊,也使我提高了理论修养、政策水平、写作水平,这些年,我…  相似文献   

17.
由于工作调整,我干起了纪检监察工作,上班第一天发生的一件小事,使我对《中国监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每期必看。2002年1月21日我第一天上班,一位基层单位的负责人推门进来,问我当月的《中国监察》是否发下去了。我翻看着一摞存档的刊物,告诉他,您要的《中国监察》已经发下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建筑战线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之所以爱看《中国监察》,是因为她给了我希望和力量。我边工作边写作,凭着自己一种勤奋踏实的精神写下了一行行充满真情实感的文字。《中国监察》是我成长的沃土,我每向前迈进一步,都与她息息相关。近几年来,我连年有幸成为建筑战线的先进工作者,也得益于贵刊指点。在报刊如林的今天,我衷心祝愿《中国监察》枝繁叶茂,越办越好。□《中国监察》是我成长的沃土@黄亦兵$湖南省黔阳县建筑施工管理站纪检监察办公室  相似文献   

19.
李锐 《中国监察》2008,(6):64-64
两年前,我从信访室调入案件审理室。说真的,这两年的成长很大程度归功于我的一位特殊的老师——《中国监察》。作为一个外行,要干好案件审理工作,谈何容易?起初我谨小慎微、心有余悸,惟恐一着不慎前功尽弃。后来是《中国监察》帮我打开了成功的大门,从此我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白天,我通过不同的案例进行实践。晚上,手捧杂志,边读边想边写,期期必见、页页必读,边学边用。《中国监察》的业务指导作用,是其他刊物所不能替代的,特别是“业务讲座”、“审理经纬”等栏目,既可借鉴经验又能启发思维,不仅帮助我筑牢理论功底,而且也使我学到了对疑难复杂案件进行审理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底,我通过公开选拔到龙山县监察局任副局长,后来又兼任县纪委宣教室主任,从此与《中国监察》结下深厚感情。每期《中国监察》来了,我首先要认真阅读《本刊特稿》的文章,重要的文章还要摘录,读后写学习心得,到目前为止,我已写了5大本约6万字的学习笔记。我很喜欢《标兵风范》、《警钟长鸣》、《工作之窗》等栏目,这些栏目的文章我是每篇必读的。总之,我认为《中国监察》办得很好,质量高、有特色,是我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值《中国监察》15周岁之际,我祝愿她越办越好,并提几点建议供编辑们参考。1.开辟《乡镇传真》栏目,刊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