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大学生村官之出路——基于浙江绍兴市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的出路如何,这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村官制度最终成为众所期望的“新农村建设生力军工程”,还是变成重演的新“上山下乡制度”。为此中央为大学生村官预设了五大出路。那么,中央预设的五大出路在基层到底是否可行?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这五大出路虽基本可行,但背后仍面临着困境和隐忧,必须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出路的长效机制,从而在制度上保障大学生村官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中央有关部门启动了“十万大学生村官”工程,选聘了一批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今年,第二批大学生村官又将奔赴农村基层,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到了农村,如何开展工作,今后怎么样发展,如何发挥作用,这是各级党组织和每一位大学生村官都面临的问题。自主创业是大学生村官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体现价值的重要途径,应该成为广大大学生村官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自1995年我国首次开始大学生“村官”工程以来,越来越多地区出台了大学生“村官”政策,但是大学生“村官”能否在农村“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村官”制度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迫在眉睫,而现行的大学生“村官”制度主要重视管理工作,或多或少忽视了大学生“村官”机制的制度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的设计及建立造成了一定阻碍,同时也将引发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的不经济性,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村官”自身发展。因此,应从制度成本角度分析构建与完善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2,(3):50-50
◆让大学生村官主动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拆迁建设等与新农村建设紧密关联的一线工作中,帮助他们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实现“角色转换”,促进成长成才。 ◆创业孵化基地和大学生村官联手探索,逐步形成了“村官+农户+企业”、“村官+专家+基地”等多种创业形式,培育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创业项目。 ◆常州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孵化基地成立后,短短半年多时间,先后有8人领办5个创业项目,40多名村官入驻创业孵化基地。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被人誉为“天之骄子”,昂扬奋进、青春蓬勃;“村干部”则是中国农村职位最低、人数最多的“官”,工作琐碎、责任重大。我省从2007年起实行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将两者结合生成了一个充满了时代感的名词—大学生“村官”。两年来的实践,使满身书卷气的大学生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质愈发步调一致,广裹的农村大地正在唱响激昂的青春之歌。为了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有志大学生立足农村,我省各地都出台并不断完善相应政策和规定,为大学生“村官”创建一个“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工作机制。为及时宣传我省大学生“村官”工作,在省委组织部的直接指导下,从本期开始,我刊推出大学生“村官”专栏,重点反映我省选派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开展的情况,报道各地在大学生“村官”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宣传大学生“村官”中扎根农村、奉献青春的优秀典型,并为大学生“村官”交流心得体会提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6.
朱岩 《求贤》2009,(3):1-1
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关于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精神.选聘了一批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2008年,中央有关部门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作了部署.截至年底,又有7.8万名大学生“村官”奔赴新农村建设一线任职。目前.这些大学生“树官”正活跃在农村基层.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2,(23):70-71
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岗位上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示范作用,有关部门鼓励我创业,我也有这方面的想法。请问,国家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有哪些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8.
《天津支部生活》2013,(1):43-43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生力军,我市的大学生“村官”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认可。为记录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经历,给全市的大学生“村官”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本刊于2013年第1期起开设“村官日志”栏目,专门反映来自农村基层一线的大学生“村官”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关注他们的进步,倾听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大学生村官”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来讲,要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村官,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并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监督;从“大学生村官”自身来讲,要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服务农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求解大学生村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8年开始,中组部将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上任职。 2008年12月22日,习近平在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对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来信的重要批示,提出要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那么。大学生村官们在基层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出路又在哪里?对此,《廉政瞭望》记者到四川、重庆、福建等地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没有花容月貌,没有天才头脑,没有家财万贯,却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和敢闯敢拼的满腔热情,我是万千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5年多的村官生涯让我收获很多,我从一个“黄毛丫头”成长为父老乡亲信任的“父母官”。我叫薛璐莉,2002年毕业于河南化工职工大学,2007年3月考取焦作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同年5月到博爱县磨头镇关王庙村担任村长助理至今。 关王庙村是一个只有273口人的小村。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出外打工,少部分群众跑运输,村里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这种现状给我增加了压力同时也带来了动力,当初选择做村官,就是想为家乡和群众做点事,可一开始关王庙村的干部群众对我这个“村干部”并不认可。  相似文献   

12.
该县依托河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资源,在该校设立生产教学基地,3年来,先后开办了3期创业培训班,培训大学生村干部240多人,丰富了“村官”的理论知识;双方在兰考县建立农村实习基地,河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已选派了2批120多名“村官”专业的大学生到兰考县实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奉贤区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奉贤在教育培养大学生“村官”方面的做法、经验和成效,剖析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厘清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的内在规律。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工作的长效机制,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4.
2008年6月,我市结舍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采取“给身份、给待遇、给位置”的办法。通过政策引导选派大学生到村工作,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要批示。年前,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存根赴涪陵、彭水看望慰问大学生“村官”时,提出了四点希望:要适应环境,保重身体;要深入群众,虚心学习;要努力实践,锻炼提高;要服务人民,体现价值。2009年,重庆还将继续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在第一批大学生到村工作的半年多时间内,为让大学生“留得住、干得好、能成长”,各区县都有一些新探索。本刊特组约了这组稿件,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信息频道     
德令哈市:“换、学、动、融、严”并举。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在思想引导上坚持“换”,以定期召开座谈会形式,加强与大学生村官思想沟通,交换意见。换位思考,解疑释惑。达成共识。在学习引导上坚持“学”.将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工作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内容,组织大学生村官集中学习农村政策、农村实用技术、村务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等知识。在工作引导上坚持“动”,定期组织召开大学生村官与群众见面会,与群众拉家常,开展谈心交流活动,促使其主动了解农村、了解农牧民,参与村级工作。在生活引导上坚持“融”。在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补贴、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明确休假和探亲假期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为营造一个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和健康成长的环境,消除因地域限制而导致大学生村官在信息、情感等方面交流的不畅,减少大学生村官的孤独感,丘北县建立“三个平台”,创新对大学生村官的服务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彭峰 《党课》2010,(9):126-127
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可以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强调,这五条路要条条畅通。在众多的利好政策下,大学生“村官”该如何走好自己未来的路呢?笔者认为,须以“四戒”立身。  相似文献   

18.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要求“重基层、抓基层”,针对农村党员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弱、集中学习较难的特点,遂宁市安居区打出了大学生“村官”这张牌,充分发挥其贴近基层、服务群众便捷、理论素养高等优势,组建“大学生‘村官’宣讲团”,积极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马丽 《党课》2012,(6):66-67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履职能力,加快其成长步伐,云南省大姚县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了“十个一”实践锻炼活动.以促进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朱剑锋 《党课》2011,(13):67-67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多措并举,将优秀大学生“村官”纳入后备干部队伍进行管理。一是纳入工作规划。他们在全区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大学生“村官”是后备干部队伍的重要源头。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等环节同步考虑优秀大学生“村官”。二是加强培养锻炼。他们把每年区委表彰的“十佳大学生村官”等优秀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区后备干部培养计划,由区委组织部统一组织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