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全面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双层经营的涵义;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下能否实现规模经营;能否实现农业现代化等问题谈点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就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土地政策,在这期间虽然也出现过波折,但是不能否认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打破原有的人民公社时期体制,把中国的土地政策推进到了改革阶段,从包产到户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发展与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进步与社会的稳定,对当下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省有些地方相继推行了“两田制”,即把土地划分为口粮田和承包田。口粮田不交各种税费,承包田交承包费,承担“三提五统”、国家定购任务等费用。还有些地方除口粮田外,其余土地收归集体,招标承包,集中连片种植,名曰“规模经营”。这些做法,多数不符合中央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要求,危及我国现行的农村基本制度,加重了农民负担,个别地方扩大了两极分化。我国1980年前后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生产关系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制度实行十…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对于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等已显出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宁杭  兆康 《唯实》2008,(11):7-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创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又为深化农村改革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伟大实践和成功经验,为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集体合作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岳峰伟 《党的建设》2021,(10):24-2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所有进行的改革中,农村的变革是最先成功的,也是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经营方针的变革再次找到了组织方面最可靠的支点,成为农村改革的第一块基石,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是给农民带来利益的生产组织形式和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新机制.在这场农村、农业的变革中,甘肃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较早、进展顺利、发展健康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7.
当前 ,我国已经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制度 ,允许土地承包 30年不变 ,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中央提出 ,要继续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稳定土地制度 ,使农民放心生产 ;同时 ,在坚持土地所有权国有的前提下 ,允许采用多种形式 ,把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这是我国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反映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迫切要求。因此 ,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适时推进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难点。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从 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农业发…  相似文献   

8.
何宏志 《求实》2000,(10):45-46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普遍出现了农户兼业现象。近年来,兼业农户日益增多,兼业收入在农户家庭总收人中的比重不断上升。面对现实,客观地分析兼业现象的正负效应,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当前党在农村实行的政策与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有所不同,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不少议论,一些人对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产生了怀疑,认为农村推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否定。笔者不敢苟同这种看法。我认为家庭联产承包制不是对农业合作化的否定,而是农业合作化的完善和发展。 一、从总体上来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合作化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党和国家酝酿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及改革开放起步之初,山西是全国最早推行包产到户的省份,也是在全国较早确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省份。考察山西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对于继续推进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制定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明确指出了要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探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对进一步解放农民思想,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农业家庭经营组织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原 《求是》2000,(12)
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由集体农业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转向家庭农业的经营组织形式。80年代中期前,家庭农业带来了我国农业的超常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家庭土地承包制制度优势的释放,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所放慢,同时随着对土地规模经营的探索,有人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造成了规模经营的困难,农业规模经营与家庭经营体制是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生产责任制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探索,几经反复,终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认真考察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生产责任制探索的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解放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与此不同,华西村、南街村、刘庄、沈泉庄、官桥八组等中国农村的某些地方并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坚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坚持集体经营,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特点的中国农村集体致富的社会主义模式.这种集体致富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引起了理论界热烈的讨论.本文作者试图对这种集体致富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内涵做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5.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这是我们过去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的必然性的深刻体会 ,现在这同样适用于适度规模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 ,它不仅从根本上消除了原来农业生产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过于集中、形式单一和平均主义弊端 ,促进了农村整个面貌的深刻变化 ,而且还引起了人们观念上的突破和转变 ,提高了人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纠正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误解 ,开始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在农村进行改革和建设的道路。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中国农村发展任重而道远。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传统农业向…  相似文献   

16.
李桂花 《党史博采》2008,(12):10-13
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农村改革,又是从推行生产贵任制,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步的,并最终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成了农村改革的第一步,后来,它被确立为我国农村基本的经营制度,长期坚持和稳定下来。本文回顾河北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过程,以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相似文献   

17.
笔者藉到浙江老家探亲之机,对浙东一带农村的股份合作制经济进行了一次深入采访。 江南农村欣欣向荣的股份合作制经济,使人想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自发首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经济的产生,也具有重大实践意义。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惊人相似之处的是:这两种农村经济现象,都具有自发性和创造性,都是在比较重要的历史转折与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经济学在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提炼出一系列新概念、新规律、新范式。因为对中国经济实践的超强解释力和科学指导力,中国特色经济学在世界上逐渐有了一定话语权。那么,它的特色体现在哪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奠定实践底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自发采取的改革措施。从1979年起,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因为实践表明,它使农业增产  相似文献   

19.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特别是在最近我们对比利时、法国农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符合中国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成为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8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实行这种经营方式,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但是,有人说,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