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晓鹏:小时候.我就听到过这个古老的故事:有户人家勤劳苦作,但儿子很不争气,好吃懒做,什么都不干。终于有一天.老人要走了,把儿子叫在床前,嘱咐说:“我们要死了,给你积攒了一些黄金,就埋在庄稼地里。”老人走后,儿子把庄稼地翻了个遍.也没找出黄金来。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窍门     
他是一名出生在美国的牙买加籍黑人。当他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曾经在一家大公司里谋了一个清洁工职位。当然.在当时美国的一些大公司里,黑人只有一个工作可以做,那就是清洁工。能够找到这样一份工作,他已经感到很幸运了。因此.他每天总是乐呵呵地、很卖力地把公司打扫得一尘不染。不久,他还发现了一种拖地板的姿势,不仅能把地板拖得又快又好,而且不容易累。不起眼的清洁工作成为他的拿手活儿。  相似文献   

3.
刘永彪 《理论前沿》2004,2(15):28-30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全国人民都知道他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立下了不朽功勋。但是,并非人人都知道他为中国国家体制的现代化和正常化作出的巨大贡献。阐述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和实践的论著早已汗牛充栋,研究他关于国家体制建设理论与贡献的文章似乎不多,本文想在这方面作点尝试。一、旧国家体制的主要弊端1980年8月18日,似乎是个平凡的日子,却因为一位老人的讲话而使这个日子在历史上定格。这个老人是邓小平,那篇讲话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在那篇讲话里,深刻地将一次国务院人事变动提高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  相似文献   

4.
王志明是郧西县黄龙山国营林场的一名普通党员。长年担任林场烂泥湖护林组长。30多年来,他在交通闭塞,条件艰苦.无电无路的地方默默守护着千亩林海.每日步行40余里.两天绕辖区巡逻检查一遍.刷写了上千条防火标语。光石灰粉就用去了20多袋.1000余公斤。  相似文献   

5.
1995年.谈宜春当选为鄂州市新庙镇残联理事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深感责任重大。他将自家的生意交给妻子打点,骑着自行车将全镇90个村民小组跑了一遍。了解到全镇残疾人总数693名.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占三分之一:99%的残疾人家庭仍然生活在贫苦中。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3日,是华中农业大学新学期的第一天。上午8时,在该校植物保护专业2003级《农业植物病理学》课堂上,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与学生坐在一起。他认真地听讲、记笔记;课间,他和学生、老师愉快地交流。临走前,他幽默地嘱咐学生:“病理学涉及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等重大问题,马虎不得。大家听课要用心,学习要用脑,可不能像过年逛超市,过了就忘。”  相似文献   

7.
他是鹤峰县年龄最大的村干部,2009年已满73岁.人们尊称他“张老爷子”。正是这位腿脚蹒跚的老人.在担任村主任的短短几年间,让淡水河下游一个不具天时也无地利的穷村,偏偏占了人和,给村民们带来一个义一个惊喜。他,就是鹤峰县容美镇长岭村村主任张永桥。  相似文献   

8.
10月17日,一身手术服的蔡贤华从手术室走出来.他刚刚完成一例94岁老人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他朝病人家属点点头:“一切顺利。”家属们焦灼的脸上立刻浮现出了轻松的表情。来到他的办公室,我们看到他的桌上放着一个人体髋关节骨架模型.还有一个棕色小药瓶,里面装着他经常忘记吃的胃药。在外等候他诊疗的病人已经排起了长龙.他连一口水都没有喝,就投入到工作中了。  相似文献   

9.
刘嘉老人70岁开始创业.成功后将百万余元资产全部无偿捐献;83岁当选全国劳模,成为全国年龄最大的劳模。如今,99岁的他依然热心帮助乡邻、捐资助学。老人的家在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一个叫五虎刘的小村庄。1998年4月,刘老的大儿子不幸患上癌症,由于此时老人已经捐献出了全部家产,没钱给儿子治病。  相似文献   

10.
不能忘     
今年9月媒体传播的一条消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兴趣。那就是所谓“被遗忘的中共一大参加者”,在中国、俄罗斯、蒙古三国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露出真容,他就是俄共(布)党员、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1921年.他与共产国际另一位代表马林专程到上海.促成中共一大于7月23日举行,并参加了会议,成为与会的第15人。但是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他的照片和其他资料却一直空缺。纪念馆多方找寻,都没有结果。在上世纪80年代。还曾通过外交途径,向当时苏共中央领导人求助。这样引起了有关历史专家的注意。亏了俄国、蒙古学者的努力.尼克尔斯基的生平查清楚了。照片也有了。这位“一大”最后一名参与者的空白得以填齐。我们后人可以更好地记住他了。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断断续续把上下两卷的《陈云传》读了一遍。陈云同志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一个学徒,成长为中国共产党一位卓越的领导人.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面。他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闪耀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光芒.贯穿着实事求是精神的胜利.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与巨大的教益。真是“开卷有益”.一章一章展阅《陈云传》,  相似文献   

12.
2006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重庆考察,在重庆第二财贸学校,总理饶有兴趣地来到学生中间,当他看到校礼堂墙上贴着“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警示语时,他幽默地对同学们说,“那是提醒大家今后不要做假账啊!”一席话引得现场笑声一片。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2月25日是谷城县冷集镇中心福利院75岁的邱洪招和74岁的杨胖姐大喜的日子。两位老人在院民和院长的撮合下,经过两个多月的恋爱.喜结同心。这是该院建院5年来.在院内结婚的第13对老人。一生从未结过婚的邱洪招老人在大喜的日子里激动地说:“我进福利院享清福是我今生的最大幸福;在福利院娶上老伴,是我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相似文献   

14.
阿俊 《人事天地》2009,(21):10-10
2008年五一刚过,我向领导提交了辞职信。那时,我毕业工作才半年。领导是个平易近人的老人,他疑惑地看着我:“你上班还不到一年,要辞职也要等工作满一年转正之后呀。现在辞职,按规定不能保留公职。”没等我回答,他又劝慰道:“小萍,  相似文献   

15.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到厦门,第100号火炬手、一位87岁的老人格外引人关注,他是许多海外华侨华人纷纷举荐的人选,因为他不仅是部级高官,也是一位以健身著称的老领导。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对农业的发展来说.都可能是致命问题 有一组以“缺席者”为主题的照片,发人深省:田间水渠边,老人独坐,旁边是两张空椅子,留给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农家小院中,老两口带着孙子,全家十余口人出外打工或上学,留下一地空板凳……  相似文献   

17.
秋叶 《人事天地》2008,(1):15-16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堇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安详地闭上双眼,去了。  相似文献   

18.
在湖北省南漳县花石桥村,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虽然年老体弱,却坚持多年如一日地助和谐、助发展、助教育:虽然步履蹒跚,却常常走家串户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知识:虽然一生坎坷,但对党的信仰始终不变。他。就是2008年度“襄樊十大人物”之一——冯俊夫。  相似文献   

19.
红安籍老红军张天伟老人,1912年生,1927年即参加黄麻起义,是为数不多的仍健在的土地革命时期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西南民族学院(今西南民族大学)领导职务。他是一名革命战士,也是一位教育家。  相似文献   

20.
刑法应明确规定有条件允许安乐死武晓晨一.立法依据(一)安乐死合法化是大多数公民的愿望,而我国的法律正是以代表、体现广大人民意志为宗旨的。据上海老年协会对122名老人的调查统计,79.8%的人对“老人患不治之症,伴有无法忍受的痛苦,要求安乐死,家属应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