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潮》2017,(3)
<正>贺龙和廖汉生都是湖南省桑植县人,二人在革命斗争中走到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贺龙的培养下,廖汉生从一个土家族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共和国的将军。而廖汉生则始终敬重贺龙,直到晚年仍然怀念贺龙。廖汉生第一次见贺龙时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贺龙贺龙的老家在桑植县的洪家关,廖汉生的老家在桑植县的长瑞乡。洪家关离长瑞乡不远。从长瑞乡到桑植县城,要路过洪家关。  相似文献   

2.
贺龙的故乡洪家关,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城西北20公里的武陵山深处。贺龙元帅继往开来,从先人身上继承了优良传统,又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家乡人。  相似文献   

3.
<正>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11月,毛泽东任命贺龙担任了新组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一职,之所以会选择贺龙,是因为贺龙的一生与体育有着不解之缘。18岁就通过比武成为"武状元"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于湖南省西北部一个偏僻的集镇——桑植县洪家关。贺龙的父亲贺士道以务农为业,兼做裁缝,一  相似文献   

4.
《湘潮》1996,(2)
贺龙自述节选我1896年旧历丙申年:二月初九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个贫农家庭里。我父亲叫贺士道,是个裁缝,农忙的时候务农,活多了就和别人换工。他帮别人缝衣,别人帮我家插秧割禾。全家都靠劳动维持生活。我的乳名叫贺文常,学名叫贺平轩。小时候,父亲好不容...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6,(5)
正2016年3月22日,是贺龙元帅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这天,我沐浴着春天的阳光,来到贺龙元帅的家乡——桑植县洪家关,缅怀贺龙元帅的丰功伟绩,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论述,不禁产生了关于"铁一般信仰"的心灵叩问。叩问之一,何为铁一般信仰?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如同康德所说的"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而"铁一般",就是坚如钢铁,硬如  相似文献   

6.
贺龙故居     
《湘潮》1992,(11)
贺龙故居,位于距桑植县城13公里处的洪家关玉泉河畔,故居显示了湘西农村居室特点。1916年2月,贺龙刀劈芭茅溪盐税局后,反动势力于1917年7月、1929年11月将故居两次烧毁。1977年由当地人民政府重修,1978年竣工。1979年11月在故居院内修建了“贺龙同志生平陈列室”。1983年,故居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陈列室建成开放以来,瞻仰参观者已达18万余人次。习仲勋、廖汉生、邓力群等曾来参观。1986年7月9日,邓小平为贺龙故居匾额题了字。  相似文献   

7.
「求真理,离子别夫勇斗人间妖孽,为革命,碎玉沉珠堪称人中豪杰。」这是湘鄂边苏区人民对贺满姑烈士一生的赞颂。贺满姑,贺龙同志的胞妹,桑植县洪家关人,生于一八九八年八月三十一日。黑暗的社会、苦难的家世、艰辛的生活使满姑从小养成了勤劳勇敢、不畏强暴的性格。只有十多岁,满姑幼小的心灵中滋生了「穷人要不受欺,不受压,就要有枪」的朦朦胧胧的意识,开始习武。一九一六年二月,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后,贺满姑也参加了贺龙领导的队伍,在南岔、洪家关、福建坡一带组织穷苦人打土豪,干得很出色,显示出她敢作敢为的胆略和才干。  相似文献   

8.
正贺锦斋,原名贺文绣。1901年2月4日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个塾师家庭。是贺龙(原名贺文常,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堂弟。1919年入贺龙为团长的湘西护法军第5军第5团给贺龙当卫士。后由于作战勇猛,由卫士逐级递升至旅长。1927年6月任贺龙担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第1师师长,8月1日率部参加了南昌起义。同年冬回监利、石首一带组织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  相似文献   

9.
1916年,时年20岁的贺龙,加入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已经3年了。该年1月,贺龙与陈图南、谷绩廷发动万余农民卷起湘西暴动,杀贪官恶霸,救贫苦群众,惊得独夫民贼袁世凯心惊肉跳,火速派兵镇压。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农民暴动不幸失败。面对血雨腥风,贺龙并未退缩。3月,他手持两把菜刀,领起农民再闹革命,在洪家关扯起桑植县讨袁护国军的旗号,东突西击,南伐北讨,名声越闹越响。贺龙的大名也传进了老谋深算的湖南督军兼省长谭延闿的耳朵里,成了他的一大心患,但又奈何不得。一天,这个靠扯着孙中山“护国”大虎皮作旗号的大督军,忽生一计,给贺龙封了个湖南督军署谘议  相似文献   

10.
贺龙     
贺龙,生于1896年3月22日,逝世于1969年6月9日,湖南桑植县洪家关人,我国十大元帅之一,党的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我们党、国家和军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贺龙出生贫寒,从小饱尝人世艰辛,十多岁便随亲友在湘鄂川黔边境赶骡马,运山货,贩盐巴,目睹了军阀混乱,民不聊生的社会惨状,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不畏强暴、坚韧不拔的性格。1914年,贺龙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加入中华革命党,并受派去辰州运动军队讨伐袁世凯。1916年春,为响应蔡锷起义,他两把菜刀闹革命,率二十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20,(1)
正贺锦斋是贺龙的堂弟、湘鄂西(边)红军创建人之一,1901年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个私塾教师家庭。父亲贺兴楼是清末的一名秀才,擅长书法和诗词,在村里开办私塾,以维持一家的清贫生活。贺锦斋从6岁开始入其父所办私塾攻读,在父亲的感染下,喜习诗词歌赋。他的家乡素有"歌海"之称,民间歌手甚多,在他们的影  相似文献   

12.
沙平 《党史纵览》2005,(3):22-30
1896年3月22日(农历二月初二),贺龙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的一户农家. 民谚日:二月二,龙抬头.据传,这天太阳快落山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鸣电闪,而在齐头乌云的边沿上却有一长长圆柱状云气不断飘动和延伸,按老一辈的说法,此即"瑞气",预兆着真龙降世了!紧接着,狂风大作,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就在这样一个暴风雨的夜晚,贺龙诞生了!当地民间更为离奇的传说是,第二天清晨,其父贺士道把院门打开后不禁惊呆:昨夜的大风竟然把后山龙王庙院子当中的一条丈余长的石龙,不偏不倚地刮到自家的门前,把地都砸了个半尺深的坑.贺龙的出世,就是这样充满了神秘的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3.
贺龙:为奥运泣血铺路的元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龙元帅(1896-1969),原名贺文常、又名贺云卿,出身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不仅是一个身经百战。敢打敢拼,威震敌胆,屡建奇功的战场“雄狮”,而且是一个热心体育运动,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呕心沥血的开路先锋。他担任新中国第一任国家体委主任。就抱定了摘掉“东亚病夫”帽子的坚定信念。立下了“三大球不翻身,死不瞑目”的誓言,为新中国的体育健儿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奥运赛场展现风采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4.
一条如玉带的小河静静地环绕着一个英雄的村落,她的名字叫洪家关。洪家关密聚着数千户人家,以韦、贺两姓为主。村的西头,一座长40米,宽7米,高7米的石木结构的花桥横卧河面,桥曰“贺龙桥”。解放前,这座桥是沟通桑植内外半县的要隘。桥的东面,是贺龙元帅的故居。贺龙故居由正屋、朝门、马廊牛栏三部分组成。正屋三柱四棋笼后檐,有6间房屋,均系木质结构。故居前面为木石结构的朝门,左侧是马廊牛栏。1896年2月29日,贺龙元帅就诞生于此。1916年3月,贺龙率人两把菜刀砍了芭茅溪盐局,从此走上了漫长的革命道路。贺龙故居因贺龙的革命屡遭劫难。191…  相似文献   

15.
张家界篇     
《湘潮》2011,(7):44-45
贺龙纪念馆位于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洪家关村贺龙故居旁。江泽民题写了馆名  相似文献   

16.
访贺帅故里     
披着淡淡的晨雾,汽车从桑植县城开出,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路,行走13公里,就到了我们敬爱的贺老总的家乡洪家关。  相似文献   

17.
正贺龙,字云卿,1896年3月22日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共和国元帅。"我,贺龙,由一个贫农,一个旧军官,到一个光荣的革命者,完全是党和群众教育培养出来的。"贺龙在1951年的这一自述,生动概括了他从旧军官到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荣历程。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贺龙坚定跟共产党走,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作出正确的抉择。毛泽  相似文献   

18.
正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1928年1月,遵照中共中央指示,中共湘西北特委委员贺龙等从上海出发,历经艰险,辗转武汉、荆江,回到家乡湖南桑植洪家关,领导发动桑植起义,拉开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序幕。至1928年7月,湘西北特委与湘西特委合并,贺龙履职湘西北特委180天。这是贺龙参加南昌起义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初期的一段传奇经历,在其革命生涯中留下闪光的足迹。  相似文献   

19.
谷志奇 《湘潮》2008,(8):42-43
为缅怀贺龙的丰功伟绩,宣传他伟大的一生,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桑植县委、县政府从1985年4月就开始筹备为他塑像。前后花了一年半时间,我负责此项工程的具体工作,经历了铜像诞生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辉煌的人生旅程都有过最初的起点。每一个功勋卓著的将军都有过士兵的经历。每当廖汉生将军回到他出生和参加革命的地方,他总要久久伫立在贺龙元帅的故居前,充满深情地感叹:“贺龙元帅是我的同乡和长辈,是我的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我从小在贺龙元帅的关怀、照顾下成长起来,在他的影响、带领下参加革命,在他的培养、教导下从一个游击队员成为红军的师政治委员。总之,没有贺龙就没有我廖汉生!”少年心中的偶像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发之际,廖汉生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一个土家族农民家庭。他的家与名震湘西的“活龙”─—贺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