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和国长子”再创辉煌──1995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别林陷入困境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一直是能源、交通、主要原材料和工业技术设备的主要提供者。改革开放,国有企业直接间接支持了多种经济成份企业的发展,付出了主要成本。国有大中型企业被人们亲...  相似文献   

2.
搞好国有企业,实现中央98年提出的用3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这是贯彻江泽民同志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区工作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江泽民同志考察我区时强调“搞好国有企业,关键是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国有企业改革方针,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国有企业是我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优势,国有大中型企业始终是我区经济的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来,我区在搞好国有企业方面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即按照“抓大…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讲话中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针,包括: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集中力量抓好大企业、放开放活小企业;加快国有  相似文献   

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今年改革三大任务之一就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并将这个阿题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改革开放十多年,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也说了十多年,但迄今为止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大致仍在50%左右。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也想了不少辙,发了不少文件,但许多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还是转不过来,经营方式呆板,没有适销对路、质量好的产品。国有企业的病根在什么地方?关键问题是什么?改革开放十多年,宏观经济运行“四起三落”,隔个两三年经济就过热一次,然后就是紧缩,控制基建项目,控制信贷规模。紧缩之后,首先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叫苦连天,经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出资和管理的企业组织,忠诚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是企业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往往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队"。在促进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进程中,国有企业应勇于担当振兴先锋,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起重要责任,率先促进经济总量跃升,为建设富裕吉林、和谐吉林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内部保卫工作是经济保卫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经保工作中公安机关指导、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国有企业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年,是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决战年。   近日,我们对江苏、四川两省国有企业改制脱困中的企业保卫工作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在改革攻坚阶段和发展关键时期改革和加强国有企业保卫工作问题进行了探讨。   国有企业内保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江苏、四川两省国有…  相似文献   

7.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们把转换企业机制,搞活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我国城市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把搞活国有企业作为一个基本要求和口号提出来。这对于理顺各种复杂经济关系,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我国经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16年来,在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仍然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承担着财政收入的主要任务,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有绝对优势,起着基础、骨干和先导作用,为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我们坚持  相似文献   

9.
企业破产是保护债权人、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在我国,由于刚刚开始实施企业破产,破产机制有待于从理论上的实践上再认识、再探索。本文结合武汉市的实际情况,对如何运用破产机制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作一初步讨论。 一、武汉市国有企业的基本情况 武汉市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密集,在全市经济中居主体地位,起着支柱作用。武汉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主要特点是: 1.行业分布广,门类比较齐全。国有企业分布在全市40个大类工业行业的33个中,国有大中型企业涉及其中29个,形成了12个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行业,构筑了武汉工业的基本框架。 2.呈明显的重型结构。1993年,国有大中型企业分布在重工业的固定资产、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91.4%、94.8%和91%。 3.拥有一批优势产业和产品。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形成了钢铁、机械等在全省全国都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并有一批有较大知名度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如数控机床、优质钢材、小儿用药等。 4.老企业居多。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50年代以  相似文献   

10.
据悉,近日国务院将要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这是加强国有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举措,是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大步骤。  相似文献   

11.
9月11—12日在宜宾五粮液酒厂召开的四川省第六次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作研讨会以“统一战线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为主题,就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统一战线如何为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研讨中的部分沦点综述如下。 新形势下企业统战工作的地位 泸天化(集团)公司郑开元认为,大中型国有企业地位的重要性决定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国有企业统战对象是企业职工中的特殊群体,他们  相似文献   

12.
一、企业统战工作要坚持为深化改革服务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已经有了一批活力、实力显著增强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有不少国有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低下,有些甚至发工资都有困难。因此,继续按照中央确定的搞活国有企业的政策措施,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方向坚持下大力气抓好大中型企业工作,是包括企业统战部门在内的共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为了及时交流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的经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本刊共同组织了《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展望新世纪》专栏,陆续发表有关改革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经营管理,加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等方面的新经验。欢迎国有大中型企业积极来稿,共同把这个栏目办好。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既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重要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脊柱。它对于我国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  相似文献   

15.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活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到“九五”末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中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企业职工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企业领导制度的根本原则之一。改革开放ZO年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的依靠工人阶级,深人进行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很…  相似文献   

16.
股份公司作为一种经营形式,它本身并没有确定的社会经济性质。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能不能实现股份化呢?我认为,最终取决于对大中型企业股份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并灵活运用这些原则,寻找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股份化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如何根据十五大精神,从各地和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探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式与途径,使国有企业的改革与社会稳定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项突出任务。  相似文献   

18.
《政策》2000,(8)
武汉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国有企业是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9年,武汉市共有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681户,资产、利税总额分别为1438.26亿元、75.02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6.36%、79.99%。 1998年以来,武汉市按照中央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制定并全面实施《武汉市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三年改  相似文献   

19.
“九五”时期是经济体制转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在“九五”期间将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改革力度。为此,本刊记者在北京访问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吴敬琏首先谈到,1993年11月举行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改变过去15年中国经济改革中对国有企业采取的“放权让利”的改革模式,把工作的重点转到企业制度创新方面来。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则是用以公司制为基本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取代现有的国有国营、政府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件制度目标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集中力量抓好大型国有企业,对一般小型国有企业进一步放开放活”。这是党中央关于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搞好国有企业,抓住大中型企业十分重要,但是国有小型企业也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在繁荣市场、为民服务、增加劳动就业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小企业的绝对数占全省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97%左右,特别是县域经济中,国有小企业的比重就更大。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