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牍之盾     
明人冯梦龙的《智囊全集》里有则故事很有意思。宋人王某在浙西任官,上任伊始,下属送了不少钱给他,谓“下马常例”。他一看,便勃然大怒,要惩处人家,并要把钱“申解上司”,把那些拍马屁的家伙吓得半死。他专门在大厅上置了个大柜子,“以物悉纳其中,对众封缄”,告诫道:汝等如果以后稍有小错,就要打开柜子,一起算总账。从此以后,这些行贿的人便非常“规矩”。等到任期满了,他乘船回老家。下属们提醒他,厅上还有个大柜子哩,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次疯狂敛财的过程中,无论是杜茂基单独侵吞公款,还是与下属合伙私分公款,他没有遇到半点阻力,下属们对他都是言听计从。在下属们眼里,杜茂基出手大方,精明仗义,就没他摆不平的事。所以无论是杜茂基独自侵吞公款,还是合伙私分公款,下属们对他都是言听计从,从未有半点疑义。  相似文献   

3.
古时有个县官大年初一上街看春联,见一户人家所贴春联上联是:“数一数二大户”,下联是:“惊天动地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县官暗想,此户一定有人在朝廷做大官。于是,他备了一份厚礼登门攀附。  相似文献   

4.
倡廉也要打假卢立平《古今楹联拾趣》里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县官,在大堂上挂了一付用誓言写的对联:“得一文,天诛地灭;询一情,男盗女娼。”然而,在实际办案中,这位县官对金银财物仍然是来者不拒,询情枉法。有一小吏提醒县官说:“你错了,难道你忘了大堂上...  相似文献   

5.
作为党的高级干部,陈希同、铁英之流被绳之以法,足以说明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坚强决心。然而,有的人对党中央的谆谆告诫置若罔闻,对前车之鉴视而不见,在日益膨胀的私欲驱动下,心存侥幸,顶风犯法,铤而走险,最后身败名裂,胡长清、成克杰之流便是,这是自取其辱,自食其果,罪有应得。从另一方面说,这与对领导干部 缺乏监督有关。   说起监督,有人也许会不以为然:海南岛的戚火贵,此人乃一介“县官”,却在短短三五年内便搜刮了千万元,他有上级和下级,他那里有专门监督机构,这能说是没有监督吗 ?可如果不是某镇党委书记因送8万…  相似文献   

6.
人选     
领导拟在几个科员中选拔一名中层干部,便找来下属甲了解情况。领导:“听说小张很有上进心,你觉得他怎么样?”下属甲:“小张心胸狭窄,嫉妒心太强,恨不得天下人都不如他。我觉得不怎么样。”  相似文献   

7.
文牍之盾     
明人冯梦龙的《智囊全集》里有则故事很有意思。宋人王某在浙西任官,上任伊始,下属送了不少钱给他,谓下马常例。他一看,便勃然大怒,要惩处  相似文献   

8.
《正气》2000,(6)
清朝末年,某县官做寿,强迫人们送礼,老百姓怨声载道,又无可奈何。有人作一对联发泄愤怒: 大老爷做生,银也要,钱也要,票子也要,黑红一把抓,不分南北; 小的们该死,麦未收,谷未收,豆儿未收,青黄两不接,送啥东西。 这是普通百姓的愤慨,虽然文采不多,但义正词严、一针见血,充满了辛辣的讽刺和幽默的嘲弄。 清朝乾隆年间,直隶学政吴省钦主持乡试,公开贪赃受贿,录取不才。落第生员群情激愤,将其名字拆开,组成一副绝妙联: 少目哪能评文章; 欠金岂可望功名。 横联是:口大吞天。 真是鞭辟人里,痛快淋漓! 有时,人们又借…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次疯狂敛财的过程中,无论是杜茂基单独侵吞公款,还是与下属合伙私分公款,他没有遇到半点阻力,下属们对他都是言听计从.  相似文献   

10.
田雨 《前线》1992,(10)
古时有个县官,曾因治县无策而焦急万分。当听说牢狱内一罪人学识渊深,便微行狱中,虚心向其请教。民众知之哗然,大骂县官不道,与罪人混沌一体。县官不惧,仍和罪人“交友”。待将县治好后,他向民众大解其秘诀:“见贤焉,然后用之。”他还进一步讲:吾所以将县治好,是因为借用了别人的脑中“物”。民众大悦,说县官也  相似文献   

11.
任官半职的人,坐在位子上,总想问一问下属:“和前任比,我怎么样?”其实,他内心早知“人走茶凉”,他的前任“自然不如他”,但他还是要从下属的嘴里听到——得到那点“快感”。  相似文献   

12.
正老百姓从来对官员的腐败贪婪极为不齿,但又无能为力,敢怒而不敢言,怒气和怨恨只有在他们离任的时候才能得以发泄。历朝历代,讽喻贪官离任的故事、笑话不胜枚举,经过文人的整理和艺术加工,散见于各种笔记、小品等野史里,在民间广为流传。相传唐朝大历年间,有一县太爷离任,当地绅民送匾一块,上书"天高三尺"。县官不解其意,还以为是乡绅对自己的颂扬,便满心欢喜地接受下来。后来,还是比他有  相似文献   

13.
致歉声明     
《党建文汇》2008,(9):29-29
“杀熟”,意思是:做生意时,利用熟人对自己的信任,采取不正当手段赚取熟人钱财。郑州市热力总公司、郑州电缆集团、白鸽集团原掌门人刘先超,因受贿上千万元,近日被判处无期徒刑。刘先超在受贿时也“杀熟”,在其所收受的贿赂中有相当部分是其亲友、老乡、下属送的——  相似文献   

14.
升升升(小小说)赵宾芳马总经理的秘书文某,高高的个头,胖胖的身材,与五短身材的马总相比有点喧宾夺主之感,人们亲切地送他一个绰号──文胖子。他厚道、勤快,又博学多才,深得马总的喜爱。马总每天跑前跑后,大胖子都紧随其后,或带来访者到下属企业"观光",难得...  相似文献   

15.
小故事     
李乃全 《先锋队》2013,(11):16-16
民国时,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有一次到赣西巡视,出题考察县长。题中有一上联仅三个字:“贪、污、惰”。县官多对以“廉、清、勤”三字。熊式辉则认为此类应对沾腐儒气,不甚满意。他大笔一挥写下了三个字——杀、打、罚,并解释说:“本主席澄清吏治,就要这么做。凡贪的砍脑袋,污的打屁股,惰的罚薪俸!”贪官莫不为之色变。  相似文献   

16.
一般说来,按照“游戏规则”,只有包工头贿赂县官,没有县官贿赂包工头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上演了一幕县官贿赂包工头的真实故事。当然,这故事的前提是县官想找靠山,包工头又是“北京某机关的处长”。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9,(10):117-117
馈送上司。清代官场有下属向上司馈送钱财礼物的规矩。逢年过节及上司有喜庆事如贺寿、迎娶、生子等,做下属的都要馈送钱财礼物。直接的上司,几乎每月都要孝敬。此外还有一些临时的殷勤,如送时鲜土特产等。年节喜庆时的馈送都有一定的“尺寸”,要按上司的官位确定数目。《官场现形记》写州县衙门馈送上司的规矩:“向来州、县衙门,凡遇过年、过节,以及督、抚、藩、臬、道、府六重上司或有喜庆等事,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     
《党建与人才》2001,(4):45-45
《党建与人才》编辑部:作为一名领导,我知道应该鼓励、支持、帮助下属取得成功。因为领导的成功直接取决于下属的成功。只有真正关心自己的下属,才能使他们增强工作热情,否则他们就会消极怠工,甚至干脆“跳槽”不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的一些做法还不是很到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请问,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鼓励下属取得成功?段立伟(解答)段立伟同志:您好!称职的领导都有这样一个认识: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下属,使其渴求成功的欲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从而使单位的事业蒸蒸日上。鼓励下属取得成功,首先必须加强对职工的培…  相似文献   

19.
吃鱼的哲学     
据史载,两千多年前,鲁国大臣公仪休是个嗜鱼如命的人,他被提任宰相后,有许多人争着给他送鱼。他命令管事人员一律不准接受,他弟弟不解,问他:“哥最喜欢吃鱼,现在为何一条也不接受?”公仪休很严肃地对弟弟说:“正因为我爱鱼,所以才不接受这些人送的鱼,”并接着说:“你以为这帮人是喜欢我,爱护我吗?不是,他们喜欢的是宰相手中的权,希望这个权能偏袒他们,压制别人,为他们办事,吃了人家的鱼,必须要给送鱼的人办事,执法必然有不公的地方;不公正的事做多了,天长日久哪能瞒得住人?宰相的官位就会被撤掉。到那时,不管多想…  相似文献   

20.
本能与本事     
庄雅婷 《求贤》2011,(12):28-28
近日,在书上读到一句颇有哲理的语句: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回去.才叫本事。 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把本能当做了本事:我的一位朋友.是一单位的头,他的下属都说他做事霸道.十分专横。一次,我把这个信息反馈给他,他却笑着说:你不懂,这不叫专横,是工作有魄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