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负面网络舆论事件频发,这些事件给政府的工作造成巨大的压力,政府处理不当必然会加剧不利影响甚至产生新的舆论危机。应对负面网络舆论应改变观念,正确理解舆论,了解互联网自身发展的规律,主动利用网络与公众进行互动,做到及时、有效地公开信息。  相似文献   

2.
邵杰  黎慈 《世纪桥》2011,(3):129-131
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大量不和谐因素致使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频发,对我国政府形象以及公共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然而,我国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论危机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部分政府部门的危机管理意识不够强烈、网络舆论危机的管理制度尚不成熟。所以,各级地方政府急需寻求有效对策,完善网络舆论危机防控体系,以促进政府的形象塑造,增强政府公共管理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技术普及和发展,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越来越快捷,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公共事务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但同时,基于网络自由、匿名的特性,也使得网络舆论言辞比较激烈,容易误导公众,政府如果引导不及时或处置不当,就会形成舆论危机事件,并对行政管理工作及政府公信力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是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颢。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的中国出现了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型社会危机型态,即网络群体性事件。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旧媒体的交叉作用对传统的一元舆论表达结构、危机事件的传播报道模式和以公权力为主导的话语体系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回应危机事件时,政府相关部门需构建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规范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言论,创新观念,以互联网思维引导新旧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关系在重组中容易诱发冲突,甚至引发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在公共危机事件处理中,政府的责任承载能力和应对能力是决定公共危机事件走向的关键。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尽可能地减少危机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正处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强政府危机预防管理和危机处理的应对策略以及政府危机管理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势在必行。对于一个社会和政府而言,面对各种危机,最重要的战略选择应是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强政府以及整个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频发。大学生骨干作为学生群体中的精英,是学生工作开展的中坚力量,在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处置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介绍了高校舆论危机的概念和生命周期,总结了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学生骨干参与下的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处置机制,阐述了学生骨干参与下高校网络舆论队伍保障、预警、监控、引导和善后恢复五个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在瞬息万变的大数据时代,社会风险系数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频发,迫使人类在寻求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舆论危机治理作为公共管理的基础职能。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政府等公共部门在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开发以数据整合为支撑的网络舆论危机技术管理体系、健全以数据分析为内容的网络舆论危机感知管理机制和营造以法治数据为保障的网络舆论危机制度管理环境。贯彻和落实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完善政府等公共部门在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中的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作为一种突发性事件,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负面的影响力。应对和处理危机事件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而新闻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只有正确认识到加强社会公共危机下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并把握社会公共危机下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基本原则,才能迅速有效地化解危机,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消除其负面影响,甚至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正面临深刻变革。各种利益冲突和利益重组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积极有效应对改革进程中频发的群体性事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完善预防和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各种机制,已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对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应从利益分配体系、利益表达和沟通机制、政府权力制约机制、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引导和回应机制、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等五个方面加以完善,以期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数量,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给政府危机公关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部分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欠佳,对待危机事件反应迟缓、态度消极、封堵舆论、甚至暴力执法。认识不到位、行动不积极、组织不健全是影响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改善地方政府危机公关必须强化政府危机公关意识,加强政府危机公关管理,健全政府危机公关组织,建立科学的政府危机公关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正>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矛盾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互联网上,一些事件经过境内外网媒炒作而迅速成为网络舆论热点事件。互联网正成为网络舆情的最大集散地。网络热点事件能否处理得当,关系到社会长治久安和政府的公信力。一、网络热点问题分类从近几年来看,以下问题容易成为网络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一、加强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处置能力的现实意义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及其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  相似文献   

14.
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社会生活领域出现的种种危机事件,各级政府在危机事件的管理中起着绝对主导作用,政府的危机管理体系和危机管理能力将是有效预防危机产生,降低危机损害的关键所在。反观我国目前政府危机管理的现状和处理历次危机事件的经过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对转型时期频频发生的危机事件只是一种集中型、反馈式的管理方式,强调的是“危机处理”,而非“危机管理”。此外我国目前政府危机管理缺乏一个制度性平台,政府危机管理的主体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有行政设置,缺乏常设性的危机管理机构,同时还缺乏危机管理的专业人员和应急运作规则,跨部门协调不足。转型时期我国社会领域危机频发的现实与政府危机管理现状的反差要求我国政府亟待建立政府危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各种危机事件增多,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针对目前我国政府危机意识薄弱,危机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职能定位存在偏差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政府应该树立正确的危机观,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成为信息公开的主体,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者、协调者和善后者。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期,沟通在政府管理网络舆论危机中能有效促进危机预警,保障危机信息的提供,有利于政府科学决策,有利于重塑政府形象。实践中,由于传统的单方管理理念导致了政府沟通意识欠缺,同时,沟通的常设机构不到位妨碍了危机处置权威的形成。因此,要实现政府在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有效沟通,必须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网络舆论危机的沟通技能,注重培植网络舆论危机沟通的中介力量,不断创造网络舆论危机沟通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主体的"匿名性"模糊了政府舆论危机的边界,网络平台的"聚合效应"放大了政府舆论危机的程度,网络权力的"分散效应"弱化了政府舆论危机的控制,网络利益的"驱动性"窒碍了政府舆论危机的引导。面对网络在政府舆论危机中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完善网络立法与法律监管制度,树立"意见领袖",设置网络议题,借鉴搜索引擎危机公关的方法,用积极的正面的新闻"覆盖"消极的反面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进入了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期,风险事件越来越多,这严峻考验着我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在风险社会视野下,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导致危机管理能力薄弱。我国政府必须通过建立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建立专家咨询部门;完善危机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公共危机教育,提升危机救治能力和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的国内外合作等措施来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网络危机是一种新形式危机,政府化解网络危机的关键是信息公开。发生舆论危机时,政府要善于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信息公开,要发挥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力,既要通过传统媒体进行积极的形象传播,又要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博、第三方网站积极主动地公开信息。  相似文献   

20.
吴婷 《学习月刊》2020,(3):34-35
在现代社会,各个国家高度重视各类公共危机带来的危害。面对这些风险时,政府如何更及时、更有效地对危机事件予以回应或处理刻不容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8.5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