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远鸣  彭云 《当代贵州》2011,(24):56-61
纵览世界历史,解析大国崛起,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十年发展比经济,五十年发展比制度,一百年发展比的则是文化。"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已然成为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根与魂,成为其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所说:  相似文献   

2.
叶小文 《当代贵州》2011,(25):64-6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问题是,如何使之“融入”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追求,进而深入和内化到个体,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意识和内在追求。同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兴国之基,决定着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持续和综合国力的增强。问题是,如何使其“化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各领域,成为市场经济无形却无所不在、无声却潜移默化的道德调节力量。  相似文献   

3.
林榕龙 《党课》2013,(23):52-54
前身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厦门办事处的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融汇特区特色和时代精神,形成了“先行先试、敢拼会赢”的特色企业文化,为铁建人的“铁血DNA”不断注入正能量,铸就了企业发展之魂。  相似文献   

4.
贾瑞琴 《党建》2012,(4):41-41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商丘市因古代商人、商品、商业发源于此,商朝建都于此,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凝聚着深厚的华夏文明和丰富的商朝文化。当前,商丘市以丰厚的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敢为人先”的大气魄,大力挖掘“商”文化内涵,积极发挥“商”传统优势,努力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5.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十大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李湘舟 《新湘评论》2009,(11):58-60
文化,民族之根,国家之魂。国运兴则文运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航程。60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谱写着中华文化的绚丽篇章。湖南文化建设伴随着中华文化发展的铿锵韵律,高歌猛进。三湘人民在潇湘大地上创造了“湖南文化现象”的奇观。  相似文献   

7.
李湘舟 《学习导报》2009,(11):58-60
文化,民族之根,国家之魂。国运兴则文运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航程。60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谱写着中华文化的绚丽篇章。湖南文化建设伴随着中华文化发展的铿锵韵律,高歌猛进。三湘人民在潇湘大地上创造了“湖南文化现象”的奇观。  相似文献   

8.
组工文化建设抓住了讲党性和坚持公道正派。就是抓住了组工文化的“魂”。组工文化的“魂”是什么,提到组工文化我们会想到什么?我认为,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逐步发展和形成了公道正派、求真务实、不怕艰难、甘于奉献等良好作风和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9.
荣开明 《学习月刊》2013,(19):21-23
一、“炎黄文化”为“中国梦”的提出和发展奠定基础 习近平今年3月17日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从“中国梦”的这一丰富内涵和形成基因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梦”和炎黄文化的关联是十分密切的。炎黄文化是“中国梦”的兴国之魂、强国之基.为“中国梦”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市必须把文化建设上升到关乎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增强加快文化事业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把文化作为民魂来塑造、作为精神来培育、作为产业来发展。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借助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东风,突显地域优势,聚集高端文化产业,着力打造“大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带,形成石家庄的独特名片。  相似文献   

11.
文化:现代市场经济之魂□凌小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从本质意义上说是文化的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是一个民族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和内在要求。现代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06,(16):I0002-I0002
灵武市委组织部下设组织室、干部室、干部教育监督室、办公室和电化教育中心“四室一中心”。近年来,灵武市委组织部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以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部门为目标.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为抓手.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建部方针。积极培育“公道正派、严谨奉献、开拓创新、比学赶超”的先进组工文化.用先进的组工文化铸组工之魂,固立部之奉,走成就之道。  相似文献   

13.
侯淑萍 《世纪桥》2012,(17):129-130
文化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把握重点环节建设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是构建企业文化之本,企业精神是构建企业文化之魂,企业形象则是构建企业文化之型,而文化的继承和融合则是构建企业文化之源。只有抓住了这几个重要关键点,企业文化才能符合企业、行业实际,才能突出企业个性特征,从而达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成为员工和企业发展前进中的航标。  相似文献   

14.
话语权是全球化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有两种视野:即国内视野和国际视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兴国之魂”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价值引领和思想之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推动国家兴旺、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能够引领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核心价值体系的共生发展,有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不同替代的价值之魂、思想之魂;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有国际化的战略眼光,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接受。必须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描述力和解释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批判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影响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引领力等。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看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持久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创新文化之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建伟 《新视野》2005,3(4):57-60
科技领域的创新文化,不仅要充分体现科学之魂——科学精神,而且还要充分体现人文之魂——人文精神。创新文化之魂是科学之魂和人文之魂的融合,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创新文化的各个层面(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制度层面、外部环境层面)都应当充分体现二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文化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它不仅是幸福民生、健康民生,更是政治民生,是文化之本、民生之魂、和谐之基。云南文化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是公共文化建设。只有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才能有效改善文化民生,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2,(12):56-56,6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地区的科学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同时需要文化的发展繁荣。双鸭山市在推进城市转型发展进程中,把文化发展作为建设“实力、秀美、幸福”双鸭山的重要战略任务,努力打造“北大荒之都”节庆文化品牌,使一个个节庆活动成为一张张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一个个文化惠民的独特舞台,有力地推动了双鸭山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干部文化     
《党课》2012,(1):9-9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元素,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领导干部只有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高度的文化自觉,按照文化建设规律顺势而为、改革创新,方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文化之花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遍地绽放。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