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廖江 《兵团工运》2017,(11):18-19
<正>2016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也让工匠精神成为全年的热词之一。如何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中国工匠,成为社会广泛热议的话题。工会组织能否在传统工作中找到"大国工匠"的培育通道,既是自身工作创新的需要,也是服从服务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2.
"工匠精神"是企业提质增效的动力源、"中国制造"的软实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企业打造"百年老店"的"金钥匙"。但是,近年来,由于工作标准不高、急功近利、劣币驱逐良币等原因,导致工匠精神严重缺失。要通过强化价值激励、创新教育培训、完善政策顶层设计、健全制度、让"工匠精神"渗透进各行各业等对策措施,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活力添动力。  相似文献   

3.
正"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在打赢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攻坚战中,赓续"工匠精神"就是对"学"与"做"最直接的检验。赓续"工匠精神"要求党员干部勤勉敬业。工匠精神是灵性、悟性、心性的水乳交融,说到底,就是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华民族具有崇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一个新名词——"工匠精神",让人耳目一新,其目的就是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何为"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本质上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坚定、执着、踏实、韧性、专注、精益求精和追求极致的精神,也是一种热爱工作,热爱事业、热爱生  相似文献   

5.
工匠精神     
《前线》2016,(5)
正【语境】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解读】"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对自己的产品仔细雕琢、潜心打造过程中所闪耀出的一种精神理念,体现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专业敬业等丰富的价值内涵。培植工匠精神,是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  相似文献   

6.
栾群  郭灵康 《前线》2016,(7):30-32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工匠精神"一词,表明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已由传统偏重硬实力转入软硬实力并重的提质增效升级阶段。形势表明,只有由工匠精神支撑的工业化,才能更好更快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当前必须紧扣《中国制造2025》和"双创"实施,加强质量、创新、诚信、教育等领域制度供给,培育专注、专业、创新、担当的大国"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作为政府工作报告里新词语的"工匠精神"备受关注,也激起了各方特别是很多企业家委员、代表的思考。回顾报告,李克强总理是在强调"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应抓好的三方面重点工作时提到"工匠精神"的,即"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对此,有分析指出,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决策层将其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旨在改变我国制造业大而  相似文献   

8.
正近来,"工匠""工匠精神"屡屡见诸报端和新闻媒体,一时间,"工匠""工匠精神"成为热词。所谓"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工匠精神",是严谨,一丝不苟;"工匠精神",是耐心,专注,坚持;"工匠精神",是专业,敬业,打造同行业无法匹敌的最优质产品、最  相似文献   

9.
工匠精神表现为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精雕细琢等,其包含技艺层面、态度层面和价值层面三个层次。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和兴国之器。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背景下,弘扬工匠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开启中国产品高品质时代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作为高职院校,要把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产学合一、做学合一、车间课室合一、老师师傅合一、校企文化合一"为特点的"校企双主体,工学五合一"的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正>"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备受重视。从2016—2019年全国召开的两会来看,"工匠精神"一直出现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内化于从业者心灵"的要求被反复提及。在贵州,"工匠精神"氛围愈发浓厚。从2016年起,贵州相继开展"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寻找身边的贵州工匠"系列网络文化宣传活动和万名"农民工匠"培育、十大"贵州工匠"和"金牌工人"评选等活动,展示、发掘了一批又一批"贵州工匠""农民工匠","工匠精神"在贵州愈加"根深叶茂"。职业院校是专职培养技能人才的  相似文献   

11.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不仅是对提升消费品品质、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新要求新标准,也是创新企业管理、提升工业文化的新课题新任务。我们要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积极深化创新企业精细管理,不断培育工业文化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2.
<正>针对农类高职教育中存在的"不愿学农、学农不爱农、兴农能力不足"等问题,围绕"立德树人"总要求,将"工匠精神"培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标杆,突破专业限制壁垒,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育人实践中进行"农"类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四融法"探索与实践。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工匠"态度。学校立足专业优势、紧扣学生发展,延伸思政教育课堂至田间地头,依托"践行‘七个一’,服务‘新农村’"实践项目,搭建"农业流动医院"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治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何要培育工匠精神?以及如何培育工匠精神?文章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纪录片《寿司之神》里,年近90的小野二郎对着镜头说出的那句"我们不在乎钱,只想做出最美味的寿司",让许多人泪流满面。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工业,时代的巨轮已经驶入另一番天地,而古老年岁沉淀下来的"工匠精神",至今还活跃在一些国家的肌体里,为这些国家的国民性格打上"工匠精神"的标签。现象级的"工匠精神"出现在特定的国度,除了匠  相似文献   

15.
正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既需要我们为"工匠精神"的回归创造条件,还应该对一些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激励。我的手头有两本关于"工匠精神"的书,一本是美国人亚力克·福奇写的《工匠精神》,记述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些工匠如何改变美国;另一本是日本根岸康雄写的《工匠精神》,写一群国宝级的日本中小制造企业,如何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6.
正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工作报告。在谈到2016年的工作重点时,他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就是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精益求精。在"品质从99%提高到99.99%"的极致追求中努力求索。只有提高了产品质量,才能提高国家的制造能力。"工匠精神"上了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无疑在强调,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  相似文献   

17.
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高职院校稳健持续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内化图式是通过教育与教化,促进高职学生认知、理解、认同"工匠精神",并经过实践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精神力量的一系列过程,包含认识理解、认同接受、形成信念三个阶段。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工学结合"作为有效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渠道作用,创新实训实习方式,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正5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地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自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后,立足于大众消费品生产的"品质革命"提法,首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新闻通稿中"跃然纸上",这对推进"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建堂 《前线》2016,(9):42-44
强调器物的文化价值和教化功能,是中国工匠精神独特的价值追求。当代的工匠精神,应当是传统和创新、理念和务实、中华文明特色与世界发展大势的有机结合。新时期培育工匠精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需要,是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需要。要借"双创"东风,使工匠精神成为亿万人民创业创新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弘扬工匠精神。这是新时代的真切呼唤,也是新征程的必然要求。"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讲认真,凝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工匠精神。辽宁是工业大省,最早孕育了新中国的产业工人文化,培养出一批批备受赞誉的产业工人队伍。可以说,工匠精神在辽沈大地有着深厚的土壤,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今天,我们要实现新时代的使命,要实现全面振兴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不断唤醒工匠精神、激活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