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背景」乐山市贫困人口致贫主要原因有五类:因病致贫占45.2%、因残致贫占15.3%、缺资金致贫占13.6%、缺技术致贫占13.1%、其他致贫原因12.8%。因病因残两种致贫原因高达60.5%,这部分贫困人口中大都是重特大疾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和半失能人员等特殊群体,成为制约全家脱贫的"瓶颈"和整个脱贫  相似文献   

2.
正一、渝东南地区的贫困现状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包含黔江、石柱、秀山、彭水、酉阳、武隆。"两区四县"均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目前该地区的贫困状态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贫困程度较深。渝东南现有贫困村550多个,占总数的37%左右,占全市贫困村数量的近30%,贫困人口11万多户,约44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26%左右。其中因病致贫约占17%、因上学致贫约占25%、因  相似文献   

3.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对于社会弱势群体来说,“一人患病、全家致贫”,大病重病就象压在肩上的一座大山,难以逾越。4月底,由陵川县委政府部署、县民政局牵头开展的农村贫困人口基本情况谓查工作圆满结束,此次调查共涉及全县12个乡镇,371个行政村225955名农村人口,确定贫困人口23521人,致贫类型依次为:因病致贫  相似文献   

4.
于茳  刘健 《中国民政》2007,(10):43-44
在农村实施医疗救助制度,是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的有效途经,是打破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贫致病恶性循环的有力举措,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过程及现状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趋于瓦解,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五指山市是国家级贫困市,地方财政收入不高,扶贫治困任务不轻。目前全市共有22个整村扶贫推进村庄,13253名精准贫困人口。要实现三年脱贫,两年巩固目标,五指山市在精准扶贫政策宣讲方面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让贫困群众了解扶贫政策,实现"明白政策,拥护政策,用好政策,脱贫致富"的目的。聚焦短板,宣讲政策。针对贫困户多为读书少、技能缺、病致贫等实际情况,根据年初市委印发的《五指山市脱贫攻坚工作方案》,从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率高达37.8%。疾病是导致农村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全国贫困县建昌为例,2016年2月的调研显示,全县有人口63万,贫困人口5.77万,因病致贫人口为3.66万。其中,眼病患者约为3000人,发病率接近千分之五,高于全省平均千分之三的水平。而建昌全县276个村共有约300名村医,几乎都没有学习过专业的眼科知识。调查发现,越  相似文献   

7.
微观天下     
正"医治"因病致贫返贫最近,国务院扶贫办表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回头看"。数据显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所有贫困户里的占比达44.1%。而另一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8962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到42%。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这种状况令人反思。【评论】国务院扶贫办洪天云:在贫困地区、贫困乡村,每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人病了,不仅他自己丧失劳动能力,没有办法使家庭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兴化市委、市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创新帮扶机制、细化帮扶内容、落实帮扶责任,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工程。但在加快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这一特殊群体脱贫任务方面,还存在帮扶责任不清、帮扶机制欠缺、帮扶措施单一等问题。为此建议:一、做好基础工作,在强化服务上求突破。认真组织对全市少数民族基础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建立健全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档案,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  相似文献   

9.
正鉴于我省农村贫困人口中因慢性疾病致贫、返贫的居多,建议省扶贫办和省卫计委共同研究出台关于贫困人口慢性病分级诊疗的试行办法,加强贫困人口慢性病的分级诊疗工作,以巩固健康精准扶贫成果。具体措施建议如下:鼓励省市级医院慢性病专家、县级医院专科医师积极投身健康精准扶贫工作,并将其作为年度医德考评的加分项目。统筹省市县三级医  相似文献   

10.
王俊 《今日民族》2021,(1):18-21
云南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多样,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2 年底,全省贫困人口超过 880 万人,贫困发生率超过20%,27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超过30%.经过八年精准扶贫、五年脱贫攻坚,2020年12月8日,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在国务院新闻办云南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宣布:"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广西依然面临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有50个贫困县、4057个贫困村、341万贫困人口需要完成脱贫摘帽的任务,这些贫困人口绝大部分生活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致贫原因复杂多元,脱贫攻坚形势仍然很严峻。2017年,广西贫困人口脱贫计划任务数70万人、奋斗目标数100万人,贫困村脱贫摘帽计划任务数900个、奋斗目标数110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计划任务数6个、奋斗目标数8个,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48.4万人……一连  相似文献   

12.
何健 《重庆行政》2016,(6):31-33
正据统计,重庆市29.3%的贫困户是"因病"致贫返贫,若不建立相应的医疗保障机制,2017年全市脱贫后仍将发生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为此,深化改革医疗保障制度,防止因病返贫成为巩固全市扶贫成果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一、当前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突出。2014年底,全市共有贫困户48.2万户,其中因病致贫返贫农户  相似文献   

13.
李耀新 《乡音》2016,(4):26-27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主要学习重点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就应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截至2014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正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是我们党向全世界、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放在首位,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各项工作。万宁市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也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市县之一。2016-2017年,万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1510人,贫困发生率从7.18%下降到2.37%,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当前,脱贫攻坚已  相似文献   

15.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6]239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5部委《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16]26号)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切实解决我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下简称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现就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出以下意见。一、主要目标到2017年,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档案建档全覆盖,贫困区县(自治县)医疗服务网络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因病致贫、因病返  相似文献   

16.
宣威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境内居住有彝、回、苗、壮、水、白等25个少数民族,共10.1万人,占曲靖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3%,占宣威总人口的7%,其中彝族6.8万人、回族1.8万人、苗族0.4万人。全市少数民族占30%以上的民族村(居)委会有26个,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民族村(居)委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相x,J滞后,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比较低,在全市的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很大的比重。截至2006年底,少数民族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668—924元)有3.6万人,占全市低收入人口的13.2%;  相似文献   

17.
曾经何时,贫困人口生活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和因贫辍学现象屡有发生,弱势群体得不刭应有的关心救助,成为了达茂旗经济社会发展中极不和谐的因素。但近两年来,这些难题却得到了一一破解,其原因在于达茂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始终做到了:  相似文献   

18.
董希彬 《中国民政》2009,(11):41-42
医疗救助是政府和社会对贫困居民家庭成员因病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实施的专项帮助和支持行为。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在低收入国家中,每年大约有2%~7%的人口因病致贫。在我国的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因素要占30%~60%.个别地区高达70%。目前,烟台市共有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重点优抚对象等城乡困难群众22万人,占总人口的3.44%。  相似文献   

19.
开阔视野     
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首因日前,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共同发布了《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而“缺乏知识和技能”是城乡居民对挣不到钱的一致归因之一。调查显示,城市、小城镇、农村的  相似文献   

20.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掌握和了解全市人口现状及变化,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市政府决定在2003年进行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从2004年起,建立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查目的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市人口变动、劳动力转移、从业人员结构等情况,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化发展规划、劳动与就业政策及检查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情况等提供可靠的依据。二、调查对象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以户为单位填报,调查家庭户和集体户。调查对象包括户口登记地的人口和调查时点居住地的人口。三、抽样方法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以全市为总体,区县(自治县、市)级单位为次总体,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全市按1%的比例抽取,约31万人。样本由市级负责抽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