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增长速度放缓的"新常态"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1]为了适应和遵循经济新常态这个"大逻辑",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以确保社会保障能够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持续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2.
杨兴友 《当代贵州》2014,(31):44-45
正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由此,"新常态"成为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充分展现了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8月22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在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上,就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以开放创新  相似文献   

3.
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中央提出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并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转换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经济发展阶段。正确地理解"新常态"和"三期叠加"的经济状态,对于我们建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念,做好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如何正确理解"新常态"与"三期叠加"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五次全会、银川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相继召开,都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抓好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基本要求。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随之而来,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任务繁重,惟有充分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方能抓住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展现新作为。  相似文献   

5.
《理论导报》2014,(12):1-1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发展大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开创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新局面。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有新认识,要认清大势、顺势而为。我国经  相似文献   

6.
浅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企业改革的必要条件,它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应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中央提出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并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转换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经济发展阶段。正确地理解"新常态"和"三期叠加"的经济状态,对于我们建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念,做  相似文献   

8.
《求是》2015,(9)
<正>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及其趋势性变化,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为我们与时俱进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开创富民兴陇大业的新局面。一、认识新常态重在科学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做好经济工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系列新提法"新鲜出炉",盘点一下,这次会议中哪些"干货"与你我有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老百姓息息相关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横》2015,(3):6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随着我国全面改革深化,从经济到各领域不断出现新常态,这是历史的必然性、发展的正常性、前进的规律性、符合自然的科学性,无需"大惊小怪"。"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主动作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做好‘破’和‘立’两篇文章",适应新常态,取得新胜利。  相似文献   

11.
缪瑞林 《唯实》2015,(5):4-9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常态的规律和特征,积极抢抓和应对新常态的机遇和挑战,已成为事关南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大课题。一、新常态下南京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挑战新机遇新常态的"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发展要有新的路径、新的动力、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站在"十三五"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红桥新区紧扣时代脉搏,把握发展机遇,团结带领新区各族干部群众,奋力谱写科学发展、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崭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以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完成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回顾总结"十二五"及2015年  相似文献   

13.
<正>于正安而言,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是解决全县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转型升级、后发赶超、全面小康是今后在新常态下工作的常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上强调,全省上下要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主战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百姓的基本生计。当前我国的社保制度改革虽有成效,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明确政府职责,建立健全社保法规,完善多元筹资机制,构建城乡接轨的社会救助系统,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由此,"新常态"成为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充分展现了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一、立足县情发展实际,以全新的理念科学认识新常态当前在国际国内经济出现新常态下,我们要深化对发展速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压力重重、任务艰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深入,各种思想不断衍生,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存在着工作思路不清晰、改革不热情、工作不主动等各种倾向,严重影响国企改革发展步伐,制约企业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引导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充分发扬干事创业精神,积极参与企业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发展局势",这为今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湖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发展也必须迎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按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谋篇布局工作。  相似文献   

18.
岳振 《当代贵州》2014,(36):22-23
正"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于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使用新常态描述经济形势并对经济工作提出要求。在11月亚太经  相似文献   

19.
仝华 《前线》2016,(8):31-33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概念的内涵、必要性、特点、成效和前瞻等。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5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做出重要论述。8月22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在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上做了《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以开放创新推动后发赶超全面小康新跨越》的讲话。"新常态"作为中央对我国经济整体面貌和未来趋势的重要研判,对今后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导向性的重要意义。机关党建工作者,更要按照省委领导的要求,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