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时候.大人和孩子们都叫我“大雨”。当时.我无法搞懂怎么会有这么个名字,只能理所当然又稀里糊涂地答着应着。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个名字是接生婆给起的。因为我出生时。整整下了七天七夜的大雨,泛滥的天津海河使无数的百姓遭殃。然而,接生婆所起的本是“大禹”之名,取的是大禹治水之意.并非通俗易懂的“大雨”。三十年后.当我赴浙江绍兴。恭恭敬敬地拜谒了气势磅礴的禹陵,才知道我是多么不配“大禹”之名.我实在是太渺小了。好在我远离故土多年,没什么人知道也没有人再叫这“大禹”的小名了。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我从甲公司处购得两层商住楼。我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时,才知道这块地不是商品房用地。而是工业用地。我要求甲公司办理变更土地性质的手续.但甲公司称相关手续已遗失.无法办理变更。请问,如何才能维护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我很矛盾     
范欢 《半月谈》2005,(1):62-62
其实我的家庭不富裕,对于这份助学款我很渴望,可就是鼓不起勇气去申请。我很矛盾,明明知道人不应害怕一时的贫困,一辈子的贫困才是最可怕的,可是我认为就是那一时的贫困让人知道了也挺可怕的.  相似文献   

4.
《春秋》2013,(5):35-36
我叫周爱莲,出生于1935年2月,家在山东省金乡县化雨乡周寺村。虽然已经过去了近70年了,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家里人给八路军做军装的事。八路军的军装都是分到各农户家,由乡亲们一针一线地缝制成的。想给军装染色却没有颜料,乡亲们就想出土办法,用草木灰和红土给军装染色。  相似文献   

5.
在老家时,我只听说过巧嘴八哥,从来没听说过什么鹩哥儿,到了北京,我才目睹了鹩哥儿的风采,才知道鹩哥儿的嘴巴原来比八哥更厉害。  相似文献   

6.
荣斌 《春秋》2010,(1):16-19
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时.我是烟台师专的一名学生。那年8月下旬。北京有一些红卫兵到烟台“串联”,我们才知道全国许多“革命师生”都到北京去“大串联”了。8月下旬,经同学们一再要求,烟台地委同意我校全体同学集体去北京“学习文化大革命”。8月29日晚,我们从烟台火车站集体乘车.30日在济南换车.31日上午9点多到了北京。  相似文献   

7.
血祭     
洪荒 《台声》2023,(4):107-109
<正>爸爸忽然去世,94岁,身份证年龄102岁,乱世。护理师问我:“你们家族都这么长寿吗?”我不知道,我们在台湾没有其他血亲。战乱、贫穷,我爷爷在大陆37岁即逝,爸爸是家族第一位超过90岁的人。那一天,在急诊室,医师给我看他的胸部计算机断层,我才知道他的动脉又老又硬已脆,正在裂开,心包膜积液填塞,积液,是血。内、外科医师会诊争论是否应该开刀时,我父问我“为什么我在大陆?”他以为他回老家了。我当时很骇异,事后回想却欣慰,这是老天恩慈,他不必舟车劳顿。  相似文献   

8.
上海解放那天,解放军坚持不入民宅,哪怕是伤病员也一律睡在马路边。这一举动感动了上海市民,包括对解放军不甚了解的人。对此我过去是知道的。哪晓得60多年后.我才发现自己对这一壮举的认识并不深刻。  相似文献   

9.
我叫王自勤,今年73岁了,家住柘城县岗王乡刘楼村。别看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却有一段值得自豪的往事:邓小平政委住过俺家,我还是邓政委的老房东哩!当时,我可不知道住到俺家的那位部队首长叫邓小平,那是事后才知道的。以后从电影、电视上看到邓小平同志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感受幸福     
1952年7月.我从海军联校通信分校毕业后.和十几个战友一起被分配到了刚刚建立起来的海军航空兵第一师司令部通信连当报务员。师首长为我们上了人生第一课,使我懂得了人为谁活着,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与光荣。  相似文献   

11.
美丽心情     
退休多年了,还总是不停地来来去去。福建师大在香港有个校友会,我是校友会的副理事长,那里有忙不完的事,每次都是到了过年的时候,我才知道又一年过去了。所幸那些事都是一些好事、善事,自己尽微薄力换取的是一份心情……  相似文献   

12.
胡玥 《人民公安》2006,(14):53-53
有一些故事。它们在我的心里放置很久了,它们在我的心里,就像是一场孕育。我知道。它们一旦被我写成文字。就像脱离了我的生命体的另一些生命.它们将不再属于我。我看见它们走离了我。走到许多人的中间,我会长久地、长久地沉到某种失落里,我知道,失落的一切.就是永远的失落了,它们是不会失而复得的。所以.我的生命的底里,总是沉埋着如获至宝的一些故事不肯轻易的示给你。  相似文献   

13.
灾区边缘     
徐天秀 《现代领导》2014,(10):52-52
2014年8月3日,平静的午后,火炉边,公休假中的我与家人一道准备晚餐。一句“怎么了”如石投水面,使我惊愕,话音未落又听到一句“地震了”,我顿觉地下轰动如大车碾压,老家厢房上悬挂的锯子左右小幅摆动,很快,似乎又一切归于平静。“哪里地震了,震级不会低于5级,”丈夫说完看了一下手机.“现在是4点30分,停电了,要不新闻应该马上会播报的。”我突然觉得有些害怕.放大音量呼唤屋中戏玩的两个孩子.告诉他们赶紧到院子里空旷的地方.不能留在屋里……当晚回到县城,才知道确实地震了,震中在与会泽接壤的昭通市鲁甸县,属牛栏江断裂带。  相似文献   

14.
我和男朋友是在同一场人才招聘会上认识的.那时他大四.我大三.他学理工,我学文科.但这并没妨碍我对他的狂热。他是我的初恋。认识他不久,我知道他有一个女朋友.是他的高中同学.但那个女孩在外地读书.两人很少有机会见面。因而,他们的关系渐渐地就淡了许多.几乎到了分手的边缘。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3)
正旅游,选购伴手礼是人情常理,芋头酥、凤梨酥等,都是台湾特产。一月间,我接受台中市文化局邀请,拜访地方糕饼业,认识大甲妈祖芋头酥始祖阿聪师。我特地带了高粱酒畅饮。阿聪师不喝酒,但谈兴不减,让我意外的是,他忘了谈制作芋头酥始末,而兜绕着"金门"。金门,是很多男人成为男子汉的地方,阿聪师也是,让我大感意外。阿聪师反倒问我,"知道白乳山吗?知道浦边吗?"我或知道或不  相似文献   

16.
如果不到鼓浪屿,我还真忘记了某文友在两年前随手涂鸦给我的一篇短文里引用的那首老歌:“又到了凤凰花开蝉声绵绵的时候,又到了骊歌轻唱挥别说再见的时候”,我是读那首歌词才知道凤凰花跟骊歌这两个名词的。鼓浪屿随处可见这种红绿相得益彰的搭配,他们告诉我这就是凤凰花。  相似文献   

17.
为祖国募捐     
我从小就想能绕着地球走一圈。前年.知道中国旅行总社开始了这个旅游项目,我就报了名。中途屡经波折.原先说好了的伴儿,突然又反悔说不走了。人数太少,旅行社就不能组团,无法成行。后来,我就在自己家里“挖潜”,对儿子芦淼说,我帮你买一张船票,你给我当翻译.咱们一起出海吧。私下里想的是——自己家的人,“反水”的概率较低,这件事才有可能实施.  相似文献   

18.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当兵的人,大多服役二年退伍,超期服役三年五年也都要脱下军装离开部队,哪怕是军官到了一定年限,一样转业到地方工作。然而,在部队就有这样一群人,不穿军装却在部队工作了一辈子,老了退下来.由于政策的因素,退休后需要回地方安度晚年,他们就是那些默默为国防建设奉献一生的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福建省军区后勤部人事劳动办公室正是担负驻闽部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移交安置的使者。  相似文献   

19.
马迎 《中国保安》2005,(12):48-50
直到采访了韩平,我才知道了一个“逆风飞扬”的原理,原来飞机都是顶着风、乘着气流的推动力才得以顺利地完成起落的。26岁的韩平,高高瘦瘦的,他笑着说他是因为工作很忙,想胖也胖不起来。他告诉我,他曾梦想当一名飞行员,也曾为了当空军里的一位无名战士而放弃了高薪IT工作,他从事过维修电脑电器的工作,而最终还是选择了他喜爱的飞机、他热爱的蓝天。我的爷爷和爸爸都是空军,我是一个部队大院里的孩子,小时候最喜欢穿着爸爸的军装、扎上武装带,摆弄着玩具飞机和小朋友们玩打仗的游戏,每次,我都要当解放军,都要以胜利告终。自然而然地,我觉得…  相似文献   

20.
杨斌庆 《世纪行》2008,(11):48-48
2008年国庆节前一天,我按照通知到湖北美术学院参加一个笔会。到了会场,才知道,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同志要和我们一起切磋书画技艺。美术学院的领导和许多书画家都来到了现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