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东欧国家中匈牙利是在实现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进展得比较快的国家。特别在所有制改造、放开价格和对外贸易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 一、实行私有化进程及特点 为了实行私有化匈牙利首先完善了私有化的立法,如颁布了企业经营活动法、税收制度法、破产法。早在1990年大选以前匈牙利就为改变所有制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私有化的各种法律观点在相当长时间内已成为立法机构注意的问题并成为立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前苏联是在确立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目标后,为了使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轨道,才提出私有化的。笔者认为,这种把向市场经济过渡与私有化归结为简单的因果关系似乎过于简单。 一方面,私有化是前苏联所有制改革理论发展的最终结果,不应割断私有化与所有制改革理论发展的全过程,来谈论私有化与向市场  相似文献   

3.
引言: 二十世纪70年代末,私有化成为一种全球性经济现象。1978年私有化进程从英国开始,同年,私有化及对所有经济生活减少干预的过程转移到美国、西欧的发达国家(也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到80年代末,私有化浪潮已波及前社会主义国家。 在马其顿,私有化进程开始于1989年。在过去的几年中,该进程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也存在一些矛盾。这一切  相似文献   

4.
(一) 波兰是东欧诸国中最早实行私有化的国家。早在1988年,当“私有化”在一些国家还是个新名词,许多人对它的概念还模糊不清的时候,波兰对于要不要把私有化作为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则,作为改变所有制关系的主要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公众大讨论。尽管在此之前“私有化”在波兰也是个禁词。直到1989年波兰改换了政权之后,私有化问题被正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私有化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该年9月份起,波兰开始实  相似文献   

5.
中东欧各国和苏联制度变更后,毫无例外地走上了经济私有化道路。有的国家实行私有化后,经济明显增长,但有的国家反而下降。因此,私有化并不是万灵药方,不能一概而论。 由于国情和经济基础不同,中东欧各国实行私有化的方式,比较典型的有两类;1.以普遍私有化(或称大众私有化)为主的私有化,即主要是将国家财产即国有企业的产权分发给  相似文献   

6.
推行私有化债券是俄罗斯实行私有化的主要手段。按俄罗斯学者的观点,私有化债券如能顺利实施,将是历史上所有制改造的重大举措,其意义不亚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所不同的是:这一举动却是走向反面,将国家所有制“归还”私人手中,这是对历史合理性的否定。俄罗斯推行私有化债券工作,如按原定计划即将结束。那么私有化债券实施后对俄罗斯经济改革和社会政治稳定带来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东欧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企业私有化的经验,随着联邦和共和国有效的私有化法律的履行,新的所有制改革法草案已经由共和国政府制定,并已提交议会议定。该法预期在1993年7月底正式通过。 该法草案的主要思想是要按照已被接受的原则加速私有化进程,从而建立起更有效、更具竞争性的企业和经济。其它目标,如吸引  相似文献   

8.
自苏东剧变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和一些国际机构都建议东欧、中欧的这些国家尽快地对其国有工业实行私有化——而没有对其进行先期的分权和重构。在已进行尝试的国家,其私有化进展顺利吗?是不是所有的二十七个原共产主义国家都应该这么做呢?迄今为止实践表明:应当放慢私有化的步伐,而大力促进实施推动真正的竞争政策。 国际机构的私有化的含义是将国有企业转变成由一个非政府董事会控制的财产或股份公司,也就是将其交由资本家控制。截止1995年,大型固有企业的私有化在捷克和俄罗斯通过担保拍卖的方式业已完成(在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的经济改革首先是从小企业开始的,伴随着小私有化的结束而告一段落。对小私有化的评价贬多于褒。作者认为,小企业的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但尚存在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从制度层面来看,转型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多样化的制度安排,促使对转型经济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用产权与制度变迁分析代替所有制分析,然而,与产权和制度变迁分析不同的是,所有制分析由于注重交易关系背后的生产关系,注重社会演进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经济利益的矛盾冲突,因而更具科学性。但是混合经济的出现对所有制分析范式提出了挑战,在开放的体系下,融入新的政治经济学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简讯两则     
据俄罗斯报纸报道,近期匈牙利将出台新的私有化法令,这一法令规定匈牙利的私有化将在三年内完成。专家们认为加快私有化进程是为了制止尚留在国家手里的财产贬值。 新的私有化的目标是要使这一过程尽可能多地让国家取得现金,因此,按计划预定要私有化的每个公司将请专家们逐一审核企业的经济、市场和干部状况。在新法令的基本原则中有一条规定,私有化将在市场基础上和通过竞争继续进行。现在将给能付现款的买主以优惠,以期有大量资金注入经济,这是深感财力不足的匈牙利经济有效活动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姜运仓 《美国研究》2004,18(2):153-154
20 0 4年3月2 2日,由中央党校和美国企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美发展问题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和经济学部的部分专家学者、美国前驻华大使李洁明及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多名研究人员与会,共30多人。会议围绕两个主题进行讨论:中美国两国共同关注的经济问题和两国的安全合作。中方学者首先介绍了中国的经济改革情况,他们认为,改革开放2 5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表现在:中国的资源配置实现了从政府向市场导向的变化;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有制占绝对多数的状态已经被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所代…  相似文献   

13.
按照多年流行的观点,社会主义原则与私有化是格格不入的。但是,苏联在目前的改革中却明确提出了私有化问题,声称私有化与社会主义原则并不矛盾。例如,沙塔林在去年12月29日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说“我头脑中的社会主义概念就是要实行财产私有、企业经营自由、实行市场经济。”由此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苏联为什么改变了对待私有化的一贯态度?苏联的私有化到底是什么含义?它在体制改革中起什么作用?对于私有化的概念,苏联国内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官方  相似文献   

14.
1994年7月,俄罗斯私有化的第一阶段——证券私有化宣布结束,成千上万的国有和市辖企业转变为私有制企业。目前,这些私有化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企业之间三角债长期无法理顺,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市场需求萎缩,这种情况下,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吸引外资,特别是吸引外国投资。俄罗斯的有识之士早已达成共识:俄罗斯要实现向私有化过渡,必须要大量吸引外国投资。现在俄罗斯有些企业已经成功地开创了大量吸引外国投资的先例,但这只是极个别的例子,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目前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还不稳定,对外国投资者来说投资风险太大。  相似文献   

15.
1993年以来,俄罗斯推行土地私有化政策,农民开始逐步脱离集体经济,成为私有化土地的主人。俄罗斯农民虽然并不喜欢原来的体制及规章制度,但对新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也并不赞成。他们并不想自己拥有土地,因为长期实行的集体农庄和农场制度,使  相似文献   

16.
自从俄罗斯实行私有化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常见报端。但对于私有化的评价,众口一词持否定意见者为多。笔者认为,尽管从宏观上看,私有化的确是给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负面的结果超过了正面的。但从微观上分析,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和私有化还是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的,虽然到目前为止还不够明显。如小私有化基本成功,商品市场已经形成,等等。本文拟对俄罗斯的私有化作一简要论析,以作拋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后来大大拓展了《共产党宣言》中的公有制理论,他们不仅寄希望于工人在必要时用暴力夺取国家政权,也寄希望于发达国家的工人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并认为在发达国家"旧社会可能和平地长入新社会"。他们注重经过社会所有制达到共产主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设想,认为资本主义将被自己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自我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由此而产生。当前中国的一种新的公有制形式正在蓬勃发展,民营企业中许多股份制企业表现出新公有制特征,它们不仅率先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且职工人人持股。它们对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和对企业利润的分配基本公正,职工的劳动价值得到体现。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健全,更多的新公有制企业将会成长起来。同时,广大农民随着产权的改革与落实,会在新的合作过程中建立新的公有制。新时代,新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有着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尽管中东欧诸国都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因而在私有化(或非国有化)方面有许多类似之处,由于政治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各国在国营企业私有化方面采用了不同形式。本文仅就中东欧诸国(包括俄罗斯)的国营企业私有化形式作一比较,但不涉及归还资产问题,尽管它也是一种非国有化形式。 匈牙利:自发私有化和引进外资 匈牙利自60年代以来即着手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19.
金融工业集团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俄罗斯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大规模形成,可以被理解为:与通过市场和一体化企业内部交易相比,私有化后以收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更偏好组建金融工业集团进行交易.在交易成本理论框架下,资产专用性是组织选择最重要的变量,但是在转轨条件下,各种组织内部治理机制自身的状态变量更为重要,而后者正是由经济转轨内生决定的.结论是:组建金融工业集团是企业对转轨制度环境的理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开始了以土地私有化为核心的农业改革进程,以期建立以私人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机制.然而,土地私有化远未实现改革者的预期目标,私人农场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导致这种结果除经济、法律环境因素之外,根本原因在于改革者无视国家的传统经济文化,尤其是无视农民的心态,一味照搬西方经济制度,致使90年代国家的农业发展陷入严重危机.近几年俄罗斯政府调整了农业发展政策,实行<发展农工综合体>的国家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俄罗斯上述两个阶段农业发展的不同态势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重视传统经济文化对经济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