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礼寄自中南海1958年,周恩来二弟周恩博唯一的孩子、又是周家7个嫡亲使辈中的老大周荣庆,从部队转业后遵照大伯周恩来的指示,带母亲来到了河南省焦作市九里山钢铁厂。在这里,他遇到了出身农家、心地善良的姑娘晋菊清,两人情投意合,但晋菊清总觉得自己不敢高攀周家,同时又庆幸周荣庆自食其力、吃苦耐劳,从不炫耀自己与周总理的亲属关系。1959年5月10日,20岁的晋菊清和30岁的周荣庆在九里山钢铁厂喜结连理。婚前,周荣庆按母亲的吩咐,给大伯和七妈(邓颖超)写信报喜。接到荣庆的信,周恩来立即给荣庆回信庆贺,邓颖超也随信给一对…  相似文献   

2.
透露周恩来病逝前的情况 1976年1月周恩来在北京逝世以后,举国同哀,邓颖超的心情更是沉重.唐山地震后,邓颖超根据中央的指示,搬出了居住多年的中南海,到距台基厂不远的一处房子里暂住. 8月的一天,一位当年跟随周恩来、邓颖超在重庆工作过的老部下在台基厂附近街道上,巧遇周恩来逝世后仍在邓颖超身边工作的赵炜.她向赵炜表达了几位老同志关心邓颖超现况,并希望能与邓颖超见面的迫切心情.在当时的形势下,赵炜深知邓颖超与这些人会面是何等困难,但她十分理解大家的心情,回去后就把情况转告给邓颖超.8月21日,赵炜把邓颖超同意会面的消息告知了在街上提出请求的那位老同志.邓颖超与她们约定会面的时间为当晚8点.但会见地点让几位老同志感到惊愕,邓颖超主张一定要在她的汽车里.  相似文献   

3.
阿峻 《学习导报》2012,(8):42-44
周恩来总理兄弟三人,大弟周恩溥,小弟周恩寿。从1957年始,周恩溥的后人周荣庆一家一直低调生活在河南焦作。11位后人中,除了一人有正式工作外,其他人靠做些小生意、打工维持生活。周家人从不炫耀身世,如同"隐居"一样,日子过得平淡,甚至寒碜,但他们从来没有任何抱怨,他们在平凡、平静、平常中度过每一天……  相似文献   

4.
阿峻 《党史纵横》2011,(12):28-30
周恩来总理兄弟三人,二弟周恩溥,三弟周恩寿。从1957年始,周恩溥的后人周荣庆一家一直低调生活在河南焦作。11位后人中,除了一人有正式工作外,其他人靠做些小生意、打工维持生活。周家人从不炫耀身世,如同"隐居"一样,日子过得平淡,甚至清苦,但他们从来没有任何抱怨,他们在平凡、平静、平常中度过每一天……  相似文献   

5.
正周恩来的终身伴侣、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邓颖超祖籍河南光山,出生于广西南宁,而她成长、投身革命的地点却在天津。因此,在她1992年7月11日去世前,留下遗嘱将骨灰撒入天津海河,回归大海。邓颖超生前对"娘家"河南省有着特殊的情感,曾多次建议和支持周恩来将其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派往河南工作、学习。邓颖超热爱她的"娘家"河南,同时,她对"婆家"江苏淮安(今淮安市淮安  相似文献   

6.
崔军 《党史纵览》2006,(9):21-24
长征中的周恩来和邓颖超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长征前,时任中央局秘书长的邓颖超就由于工作劳累、缺乏营养而得了肺结核,经常大块吐血.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邓颖超向组织上要求留在江西根据地,一方面养病,一方面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但组织上决定让她跟着队伍走,组织原则性极强的邓颖超服从了组织的安排.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1996,(3)
邓颖超的“夫人风格”邓颖超是位独立性强、事业上有极大成就的伟大女性。1925年她和周恩来结婚,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在黄埔军校和周恩来一起工作的国民党著名将领张治中,按当时惯例,见了邓颖超称她"周太太"。邓颖超不同意这样称呼她,几次对张治中说...  相似文献   

8.
秦九凤 《党史纵横》2003,(11):37-37
作家文摘2003年6月24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说说我与周恩来的关系》一文。文中说文强先生曾参加周恩来的婚礼,并送了写有“花花圆圆寿寿”的题字条幅作为祝贺。这一贺礼的落款是“周恩寿、文强”。但经笔者仔细阅读推敲,结论是文强先生不可能参加周恩来的婚礼。 周恩来、邓颖超是1925年8月8日在广州结婚的。当时,邓颖超在天津从事革命活动遭到天津反动当局通缉而只身乘船南下到广州,周恩来因忙于革命活动,未能亲自到码头接邓颖超,而派自己的警卫副官陈赓持邓颖超照片到码头上去接,但未接着,直到在周恩来的住地,陈赓才见到邓颖超。随后,陈赓领着邓颖超一起去见周恩来。在广东省总工会找到了正在开会的周恩来。当陈赓悄悄告诉周恩来时,周恩来只向坐在远处的邓颖超点点头,继续紧张地开会。开完会也未过来与邓颖超见面就又和陈延年一起匆忙地走了。当晚又因为突然提前两小时实行宵禁,致使邓颖超无法回到周恩来住地。直到第二天傍晚,周恩来、邓颖超这对恋人才相会在周恩来住所。随后,陈赓走了。周恩来请邓颖超到广州的太平馆西餐厅吃了顿西餐,然后就结婚了。可以说,他们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周恩来、邓颖超这对革命伴侣,50多年如一日,志同道合,心手相牵,风雨同舟,忠贞不渝,堪称楷模.如果说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位默默奉献、甘愿付出的女人的话,那么邓颖超便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家书是不说谎的历史,是探索心灵的一扇窗户.让我们透过邓颖超与丈夫、与亲人的部分书信,来看看其如何做妻子、当母亲...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和邓颖超都十分钟爱海棠花.海棠花见证了他们这对革命伉俪的真挚深情.1951年春,周恩来与邓颖超的几封书信往来,读来就有深切感受. 1951年春,邓颖超因病在杭州休养,优美的景色使她心情精神为之爽振,便写信给周恩来分享,亦表达对周恩来的思念.  相似文献   

11.
1996年8月8日《报刊文摘》头版刊有一则摘自8月1日《广州日报》的消息:《周恩来邓颖超订婚照将公开》.消息还说,由邓颖超在津同学与同事张广煦收藏的这批资料将由其儿子张文藻捐给天津筹建中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其实,凡是了解周恩来、邓颖超两人相识、恋爱和结婚经过的人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俩不可能有订婚照.周恩来和邓颖超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在天津相识的.当时,周恩来21岁,邓颖超只有15岁.名字还叫邓文淑.后来,周恩来因领导学生运动被反动当局逮捕,获释后即去了欧洲.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只是相识和短暂地相处,根本没有,也不可能谈情说爱,也就更谈不上拍什么订婚照了.周恩来旅欧时经常与国内的亲友、同学们通信,而收到他信最多的人就是邓颖超.通信多了,彼此的了解也就加深了.“周恩来主动向邓颖超求爱,并要求尽早得到她的答复”.邓颖超后来回信答复了.因此.他们“是在通信中确定恋爱关系的”.如果这时他俩就算订婚的话,一个在欧洲,一个在天津,怎好拍订婚照呢?1924年周恩来回国到广州投身火热的大革命运动.他于1925年1月趁上海出席中共第四次代表大会的机会托北京代表高君宇当“红娘”捎信给邓颖超,这时,邓颖超也因在天津积极开展革命活动遭反动当局通缉.  相似文献   

12.
没有亲生子女的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却把爱洒向了更多的孩子。在他们的三位干女儿中,有一位一直不为人所知,她就是周恩来在天津时的革命挚友谌志笃的大女儿谌曼里。如今,她的妹妹谌曼玲为我们揭开了岁月的面纱,让我们回到那段已尘封六十多载的记忆中,一睹这朵盛开在战争烽火中的戏剧小葩,感受烽火年代中周恩来夫妇与她的深厚亲情。  相似文献   

13.
余玮 《党史纵览》2014,(5):37-42
正周恩来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大,其大弟周恩溥于20世纪40年代去世,周恩溥生有一子,已于前些年在河南焦作去世;小弟周恩寿(周同宇)生有三男三女,其中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周秉德是长女。周秉德在少年和青年时期,曾在伯父周恩来和伯母邓颖超身边生活了15年。十多年前的一个春日午后,笔者  相似文献   

14.
正1952年秋天,周恩来到上海视察,会见了他的表姐、童年挚友、时任华东机关幼儿园保育员的龚志如。龚志如在向表弟讲述她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时,突然收住了话头,对坐在身旁的周恩来邓颖超夫妇说:"可惜你们俩没有个孩子。"周恩来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说:"谁说我们没有孩子?我们一共有10个。"说着,周恩来还伸出右手,上下翻了一下,表示10个的意思。就在龚志如十分惊讶和茫然不解时,周恩来又严肃地说:"这10个孩子的父母为革命牺牲了,我们就  相似文献   

15.
1925年夏天,周恩来与邓颖超这两位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革命战友,经组织同意结合为夫妻。他们自1919年相识,在共同的革命事业中逐渐建立起真挚的爱情,但为了革命工作,又长期各自东奔西走,已经有五个年头没有见面了。现在要准备举行婚礼,不仅组织上和周围的同志为他们高兴,这也是他们自己迫切盼望的。可这时周恩来在广州,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军事部长兼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工作忙得不可开交,脱不开身。而邓颖超却远在天津,担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兼天津各界联合会主席团主席。为此,党组织决定调邓颖超来广东区委会工作,一方面配合周恩来,一方面也照顾她与周恩来的特殊关系,便于他们结婚。周恩来因此写信给邓颖超,要她速来广州。  相似文献   

16.
2009年第5期的《红岩春秋》上刊登了《周恩来夫妇的第三位干女儿谌曼里》一文,文末提到谌曼里在华北文艺工作团工作时,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寄养在延安一位老乡家中,她牺牲后,周恩来、邓颖超、谌志笃(谌曼里的父亲)等人都曾多方寻找却未果。  相似文献   

17.
著名诗人赵朴初曾用“功成辅货相,藏光不轻吐”的诗句赞扬邓颖超。邓颖超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党员,一贯努力完成党交给她的任务;作为周恩来的妻子,她甘居幕后,甘当配角,从不“稍露形还”,起着别人无法起到的独特作用。1党的六大以后,邓颖超和周恩来一起在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邓颖超是中央机关总支书记,周恩来是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长,后来又兼军事部长。军委书记。在白色恐怖下开展工作,机警和保密显得特别重要。周恩来是著名的中共领导人,是敌人平方百计搜捕的重要对象。为了确保他的安全,邓颖超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即当好…  相似文献   

18.
1930午4月,一位叱咤风云的回族女杰,在济南被反动军阀杀害了。她就是郭隆真。 郭隆真英勇就义的消息传到上海,周恩来、邓颖超深为悲痛。周恩来感慨地说:“郭隆真同志真乃巾帼之英雄,我党之优秀干部!”邓颖超也感慨地说:“隆真同志是我辈之英杰,我辈之骄傲和光荣!” 郭隆真,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镇人,回族,1913年考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后又考入完全师范第八学级。在校期间,经常和邓颖超、刘清扬在一起学习,成为亲密的同学。当时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他们都是学生中的活跃人物,在反帝反封建、打倒军阀、  相似文献   

19.
在淮安周恩来故居北侧刚落成的邓颖超纪念园内,陈列有一封半个多世纪前邓颖超写给周恩来的姨表妹陈绣云的一封信。从这封短短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周恩来、邓颖超为端正党风、弘扬正气而对自己亲属严格要求;让人深刻体会到邓颖超遵照周恩来的意思,对陈绣云字字深情、句句厚意的亲切教诲。在介绍这封信之前,笔者先说一说这封信产生的一些背景。陈绣云,系周恩来十四姨娘的女儿,和周恩来是嫡亲姨表兄妹。她比周恩来要小十多岁。1908年,周恩来生母、嗣母相继去世后,淮安(今淮安市楚州区)周家家道败落。年仅十岁的周恩来不得不拖着两个弟弟生活。…  相似文献   

20.
邓颖超是我党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现代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导人.在为新中国而战的艰苦岁月中,她与丈夫周恩来坚定地站到斗争的前列.作为一名女同志,她经受了两次失子之痛,以致于剥夺了她作为母亲的机会.但她并不因此减弱作为母亲的那份情怀,把自己无私而又温暖的爱,奉献给了无数和她无任何血缘关系的革命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