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3月20日,举世震惊的伊拉克战争打响了。4月9日,美军占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标志萨达姆政权已被推翻。4月14日,美军拿下萨达姆最后一个据点———他的老家提克里特,历经26天的伊拉克战争实际上宣告结束。一场预知结果的战争美国把这次战争的代号定为“伊拉克自由”行动。从3月20日起的3个星期内,美国出动B-1远程轰炸机、B-2隐型轰炸机、B-52轰炸机等先后轰炸了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总计有2.4万枚炸弹和80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落在伊拉克土地上。在狂轰滥炸的同时,美英联军的地面…  相似文献   

2.
时代点击     
《时代潮》2003,(7)
政治美英对伊拉克战争打响,中国呼吁停止战争 3月20日,美英对伊拉克战争全面打响。连日来,世界各国反战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中国各界多次呼吁停止战争。3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会唔时,呼吁尽快停止战争,减少伊人民遭受人道主义灾难,维护伊主权和领土完整,重新回到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问题的正确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3.
问:一段时期以来,美、英战机连续对伊拉克进行轰炸,近日还炸毁了伊输油设施,伤及平民。中方对此有何反应?答:中国对美、英连续空袭伊拉克并导致伊经济设施受损和平民伤亡深表关切与不安。在伊境内设立"禁飞区"的做法不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美、英对伊的军事  相似文献   

4.
6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派驻伊拉克特使卜拉希米在巴格达宣布,伊拉克新的临时过渡政府正式诞生。伊拉克战后第一任总统为加齐·亚瓦尔,总理为伊亚德·阿拉维。新过渡政府将在6月30日,从美英临时当局手中接过政权。6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546号决议,结束美英对伊拉克的占领,认可伊临时政府,并授权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继续留驻伊拉克。这意味着,伊临时政府获得了国际的承认,美英联军抛掉了占领军的恶名,伊拉克重建有了一个新的开端,但6月30日权力移交之后,伊拉克的安全局势是否好转,还不好说。伊拉克混乱的局势归根结底是美英联军的占…  相似文献   

5.
3月10日,数百名伊拉克学生在巴格达举行集会,抗议美英等国威胁对伊动武。新华社记者龚兵摄~~反战声浪日高 备战日程加速  相似文献   

6.
2003年的4月9日,当巴格达市中心的萨达姆铜像“具有象征意义”地被拉倒时,不少伊拉克人在街头鸣枪庆贺。可随后的刀光剑影无论对美英联军还是对伊拉克人来说,都是一场未曾料到的噩梦。虽然萨达姆早已落网,虽然美军的反恐围剿从未停息,虽然布什的新思维不断涌现,但血雨腥风仍旧笼罩在这块灾难深重的古老土地上。今年6月28日美向伊临时政府交权后,巴格达街道也没有再出现游行庆祝的欢乐景象。这一年多,伊拉克到底发生了什么?回首政坛摇烽烟不断在伊拉克的政治舞台上,政客们走马灯似地换了不少。伊拉克临管会于2003年7月13日成立后,任命了各部…  相似文献   

7.
《半月谈》2003,(8):72-84
出乎各方意料之外,伊拉克战争在进入第三周时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美英联军攻伊态势在短暂的扑朔迷离之后迅速明晰起来,在美国海军陆战队4月14日称已完全控制伊拉克北部萨达姆家乡担克里特市中心后,美国国防部宣布,伊拉克的主要战斗“已经结束”。但是,围绕伊拉克战后重建的争头号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8.
战争·灾难     
<正> ①2月15日,大批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靠近伊拉克的科威特北部地区行军,备战对伊战争。②2月14日,夜幕笼罩下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显得平静与安详,但战争即将来临。新华社  相似文献   

9.
2004年6月28日,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召开的北约首脑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将一张纸条交给了布什总统,纸条上写着:“总统先生,伊拉克获得了主权。伊拉克时间上午10时26分,布雷默传来消息———康迪”。布什看了看手表,与英国首相布莱尔耳语了几句,两人会心一笑,相互握手。两位伊拉克战争最亲密盟友为之庆贺的是当日刚刚结束的美英联军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的“主权移交”。移交在巴格达戒备森严的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办公室里举行,仅有美、英、伊三方六位代表参加,场面既简单又冷清。尽管这次主权移交被许多人讽刺为是一场政治…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李建英日前就伊拉克战争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美英对伊动武是蔑视国际关系准则的行为,给伊拉克带来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也给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带来了深远、严重的负面影响。 李建英说,美英对伊克拉发动的这场战争是不合法的,非正义的,没有理由的。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最基本的内容。美英自己声称,发动对伊战争的直接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这显然是干涉伊拉克内政。他说,美国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伊动武,是对联合国的蔑视,是对联合国权威的损害。安理会规定,如果伊拉克拒绝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将面临“严重后果”。大多数安  相似文献   

11.
《观察与思考》2006,(12):5-5
6月8日,美军对巴格达以北的村庄实施空袭,在空袭中打死了基地组织伊拉克领导人扎卡维。  相似文献   

12.
美英两国绕开联合国,置全球反战浪潮于不顾,终于在3月20日打响了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遭到了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人士的一致反对,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强烈呼吁停止战争,回到政治解决的正确轨道上来。 战争已经进入第五天,人们看到,伊拉克人民遭受着战火的磨难,美英士兵也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这场战争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与忧虑。  相似文献   

13.
三月四日,伊拉克出动飞机,袭击了伊朗西部阿瓦士市郊的钢铁厂和布什尔港的核电厂工地。伊朗进行了报复性的还击,除出动空军袭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还首次动用了导弹,对巴格达进行袭击。伊拉克宣称要袭击伊朗三十个城市;伊朗则扬言,除四个伊斯兰教什叶派城市外,伊拉克所有城镇都是它袭击的目标。就这样,两伊战争从“陆地战”、“油轮战”升级  相似文献   

14.
今年11月18日,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监督、核查与视察委员会主席布利克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率领的核查先遣组飞抵巴格达,27日,核查小组成员正式开始工作,这标志着中断了4年之久的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进程得以恢复。根据日程,核查小组将在60天内就伊拉克是否拥有生化、核武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做出报告,其结果将直接关系到战争还是和平。舆论普遍认为,即使如此,美下一步难免找茬,不会轻易放过萨达姆。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战争结束了,战争总指挥、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成了“大英雄”,可10名伊拉克人却要以“战争罪”将他送上比利时法庭。原告代理是比利时著名律师杨·费尔曼。他称联军应该对滥杀伊拉克无辜平民、轰炸巴格达市场、向救护车开火以及没能阻止对医院等机构的抢  相似文献   

16.
政经人物     
<正>扎卡维:“基地”头目被炸身亡6月8日,美军对巴格达以北的村庄实施空袭,在空袭中打死了基地组织伊拉克领导人扎卡维。随后,伊拉克总理召开新闻发布会证实扎卡维在空袭中被炸死,美国国防部称将对扎卡维尸体进行基因比对以证实其确已死亡。  相似文献   

17.
1月30日,伊拉克将要举行大选。这是伊拉克政治重建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然而,随着大选日期日益临近,伊境内安全形势却日趋恶化。人们怀疑,伊拉克大选能否如期举行?不断升级的暴力活动是伊大选的第一大障碍。大选之日在即,伊境内各种暴力事件此起彼伏,恐怖活动再次升级。1月2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接受采访时信誓旦旦地宣称:“伊拉克大选将如期举行”。但他同时不得不告诫当局,“大选前还会有更多暴力事件发生”。话音未落,伊拉克国民卫队的车辆在巴格达以北约80公里的拜莱德镇遭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造成至少20人死亡;第二天,…  相似文献   

18.
信息点击     
《今日民族》2003,(4):63-64
云南省民族中专第二届学生田径运动会入场式 省内信息点击 国际国内尼日利亚发生部族冲突摇3月1日,尼日利亚东部阿达马瓦州发生严重部族冲突,至少造成101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这场冲突是杜纳乡及邻近村民和邻国乍得的富拉尼族游牧民为争夺牧场而引起的。(据新华社)伊拉克战争爆发摇北京时间3月20日10时30分,美国向伊拉克发动了军事行动,巴格达上空响起爆炸声和防空火炮声,令国际社会深感忧虑并竭力避免的伊拉克战争爆发了。(据《人民日报》)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的少数民族代表摇根据有关法律和规定,全国35个选举单位共选举产生了十届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19.
老任 《思想工作》2006,(7):46-47
伊总理马利基5分钟前知情6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突然抵达伊拉克进行访问,这次访问事先没有任何宣布。12日,布什乘坐“空军一号”连夜飞行了11个小时,才抵达巴格达国际机场,然后再乘坐美国军用直升机直接飞抵位于巴格达市中心防守严密的“绿区”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这是布什自从2003年11月访问伊拉克后第二次来访,也是马利基就任伊拉克新总理以来,布什首次访问伊拉克。布什在美国大使馆与伊拉克总理马利基等高级官员举行了会谈,讨论伊拉克局势以及美国对伊政策等重大议题。布什对马基利就任伊拉克总理以及伊拉克在民主政治进程中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争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平淡地结束了。人们曾经预料这将是“一场复杂而艰苦的战争”,结果却是伊拉克并没能成为“越南泥潭”,巴格达也没有成为“斯大林格勒”。现在回过头来反思这场战争,笔者认为,美英联军强大的武力入侵只是萨达姆政权覆灭的外因,而内因则是萨达姆政权早就慢慢地掏空了自己执政的基础,已经经不起风吹雨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