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早的军书:《孙子兵法》。春秋末期孙武著,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全书共82篇,图9卷。《孙子兵法》在世界各国享有盛誉,被称为“东方兵学鼻祖”、“五经冠冕”。  相似文献   

2.
王玉 《前沿》2014,(5):24-25
孙武是闻名中外的我国古代的大军事学家,出色地把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运用到军事和军事学方面,从《孙子兵法》一书可以看出,他又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是春秋末期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本文主从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中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进行论述,揭示其哲学思想之意涵。  相似文献   

3.
张世和 《新东方》2004,(7):27-31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春秋末期人,生卒年月不详,大约和孔子是同时代人。《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成书中最早的一部古典军事名著。《孙子兵法》产生于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在这种形势下,代表新的封建制生产关系的新兴地主阶段向奴隶主阶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孙武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用当时比较进步的观点和方法,创立了新兴地主阶段的军事学说。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为杰出的兵学著作,被人们尊奉为“武经冠冕”“百世谈兵之祖”,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那么,该怎样来阅读和掌握这部成书于2500年之前,仅仅六千言左右篇幅的旷世兵书呢?这还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长期以来,《孙子兵法》都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经典,是人们学习兵学的重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孙膑兵法》在中国历史上辉煌了几千年,被历代军事家奉为兵学圣典。孙膑也由此与孙武一道被奉为兵圣人,驰名世界。 文圣人孔子的故里在曲阜,从而使这座小城市蜚声海外。那么,兵圣人的故里又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东方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和被推崇为西方军事理论经典的<战争论>,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但孙武和克劳塞维茨在"慎战"、战争的要素、战争认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战略进攻与防御、集中兵力以及将帅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存在着诸多惊人的相似或相近之处.深入比较这两部著作在上述问题上的观点,对于深化战争理论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武是我国春秋末期的一位大军事学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受到历代兵家和学者的推崇和运用。古人云:“读其书,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故就其人其籍问题作一新的考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于是阖闾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司马迁在此只讲到孙武的“国籍”,而他是齐国什么地方人,他为什么要到吴国去?宋代欧阳修等人编著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邓名世编著的《古今姓氏书辨证》对其记载得就比较系统了。两书俱称:“(田)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凭,字起宗,齐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军事家孙武在其著名的《孙子兵法》中阐述的“用间”理论。在国际上一直为世人所注目。目前,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情报书籍无不引述。就连法国拍摄的反映现代国际间谍斗争的影片《蛇》的序言,也以《孙子兵法·用间篇》中的名言为导语。外国学者在研究引述孙子的“用间”理论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相似文献   

9.
到目前为止,兵圣孙武的《孙子兵法》已有25种语言文本。它们是:汉语、西夏语、女真语、满语、蒙古语、维吾尔语文本;日语、朝鲜语、越南语、泰语、缅  相似文献   

10.
一《孙子兵法》是一部专门研究战争的古代兵法经典,是我国最早的军事理论专著,也是我国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历经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它那深刻而完整的军事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的军事理论体系,仍然被军事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家视为致胜的重要法宝。这部古代第一兵书,堪称举世无双的“兵学圣典”,先后被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种文字,在国际上被视为圣典,影响深远。历史发展到了当今时代,《孙子兵法》依然是风采依旧,光华照人,启迪着人们的智慧,对现代军事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对巩固国防、富国强兵,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和哲学智慧。它的  相似文献   

11.
春秋末期战略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以下称《孙子》),是闻名世界的兵书,对各国都有深远的影响。现在美国陆军最高军事研究机构——陆军作战学院,把《孙子》列为国家战略课程之一,还将其定为必修课。在国内,《孙子》除运用于军事之外,还运用于企业管理与体育竞赛之中。可见,《孙子》问世虽已二千五百多年,却经久不衰,且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重要论点,并在其《用间篇》中着重论述了“先知”是在战略上取得主动的首要条件,“用间”则是获得“先知”的重要途径。通过用间获取敌情,已成为历代兵家“以智谋取胜” 的重要谋略之一。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春秋末孙武著,共82篇,图9卷,今存本13篇。 《孙膑兵法》——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共39篇,图4卷,隋以前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县西汉墓中重新发现其残简。 《吴子》——由吴起、魏文侯、魏武侯辑录,共48篇,今存  相似文献   

14.
董保存 《黄埔》2007,(3):16-19
他编的《孙子兵法概论》成为美军流行书 正当海湾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传来了一条消息——在海湾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正流传着一本《孙子兵法》。这消息引起了军事学术界的关注,也让一些国家的军事指挥机关感到惊奇——是谁把《孙子兵法》译成了英文?又是谁将这本书推荐给了美国的军事指挥机关?美国人读得懂吗?它对海湾战争有用吗?经过一番周折,有人找到了流传在美军中的《孙子兵法》。这不是二千年前的《孙子兵法》,而是后人所写的《孙子兵法概论》。重视知识产权的美国人在书的封面上印着一个中国人的名字——陶汉章。  相似文献   

15.
据近人柳诒徵《历代兵书目录》统计,从上古时代的《神农兵法》到清朝的《将相必读》等,计有兵书1,304部、6,830卷。其中大部分已亡佚.如《蚩尤二篇》、《赤松子兵法》等;尚存288部、2,106卷。所列书目均有出处,以示所据。中国古代兵书之丰富,于兹可见。我国古代兵书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孙子兵法》。不仅我国历代军事指挥家奉为经典,而且早就闻名于全世界。约在唐朝时,已东传至日本。一日本人曾说:“《孙子》对于日本的历史和日本人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个日本商人名大桥武夫的甚至写过一本《用兵法经营》的书。关于《孙子兵法》的作者,在我国曾经长时期引起过争论。本来,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说得很清楚,孙武和孙膑是两个人,孙膑是孙武的后代,他们各有兵法传世。班固在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著作的开山之作.“全胜”是其兵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全胜”思想运用于公安边防战斗有其内在合理性.要在公安边防战斗中实现“全胜”,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和手段,探讨和研究如何在公安边防战斗中运用“全胜”思想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对边防执法战斗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周孙武撰。考《史记·孙子例传》载,武之武十三篇,而《汉书·艺文志》乃载,《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故张守节正义以十三篇为上卷,又有中下二卷。杜牧亦谓武书本教十万言,皆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以成此书。然《史记》称十三篇在《汉志》之前,不得以后来附益者为本。牧之言固未可以为据也。此书注本极多,《隋书·经籍志》所载,自曹操外,有王凌、张子尚、  相似文献   

18.
在访谈中,得知杨培国律师不仅研究我国古典兵法《三十六计》,并结合律师职业的特点写出了律师赢得官司胜诉和谈判成功的《律政赢谋36》,而且,我还得知杨培国律师对《孙子兵法》也深有研究,几年前就已经是山东孙子研究会的理事,并且有多篇把《孙子兵法》的谋略用于律师诉讼的实务文章。于是,我饶有兴趣地请杨培国律师谈一下他是怎样借鉴《孙子兵法》的谋略赢得官司胜诉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由于公共部门在管理实践中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与挑战,带来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学者波兹曼和史陶斯曼认为,政府部门必须进行战略管理,才能解决公共部门中所发生的问题,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研究的兴起战略一词在我国古代是指指导战争的谋略,即克敌制胜的良策。比如,春秋时代,孙武的《孙子兵法》就蕴含着丰富的战  相似文献   

20.
论《孙子兵法》的情报决策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前沿》2009,(10):57-59
《孙子兵法》为一典型"情报决策"过程,篇篇考虑情报,句 句以情报为依据,以此彰显出处处有情报,事事用情报。孙子的"情报决策"模式蕴含三个位阶:首先进入哲学视野下的决策目标并了解其背后的情报价值导向;其次以科学视域中的情报作为传承基础,掌握量多而质精的情报信息,从而进行情报的分析反馈与方案拟定;最后在兵学的视角内运用奇、正谋道对情报决策进行选择与实践。其情报决策思维重点在"谋定"而"后动",亦是情报为"体",哲学、科学与兵学为"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