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关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 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与公有制是不相容的,要实行市场经济,必须私有化。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市场是与商品共生的,市场的存在是由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存在。恩格斯说:“投入社会交换即拿去出卖的多余产品就成了商品”,“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即  相似文献   

2.
一、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经典的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1875年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这一理论的前提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一著作中一方面重申了他们对未来社会的一贯看法,即“在一个集体、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的重要的观点,即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消费资料的分配中,“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中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  相似文献   

3.
针对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难以相容的观点,本文从一般市场公德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这两个层次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相容性,进而阐述了自觉实现这种兼容性必须坚持信念与实惠、奉献与功利、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协作、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五个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误区一:建立市场经济仅仅是开设市场。现在有一种简单化的倾向,就是把市场经济与“市场”等同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人热衷于搞市场建设而忽视市场经济的配套工程。而且,这些人对“市场”的理解,往往也是比较狭隘的,即把市场仅仅理解为商品交换的场所。他们认为,到处建立交易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等,就是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虽然以经济运行的市场调节和经济资源的  相似文献   

5.
在民法理论中,“交付”可分为现实交付和拟制交付,我国《合同法》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交付”一词,标的物风险负担的转移在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看法,通行的观点把各国的立法分为“所有权主义”和“交付主义”两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从来就有刮风和走极端的坏习气。鸦片战争以来屈辱的历史,使一些中国人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致喊出了“全盘西化”这样极端的口号。 中央提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后,学术界又新增了一种“极品”——“极市场”。一些。人抛开“社会主义”四字,单讲“市场”,奉市场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视“竞争”为无所不能的仙气神光。象当年狂热中的红卫兵把“造反”当成口头禅一样,但凡有人对“市场”、“竞争”略有微词,他们即手执教鞭或大棒上前一顿挥打。打出了名声的,即有“某市场”、“某股份”、“某破产”、“某失…  相似文献   

7.
关于"一分为二"、"一分为三"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对中介本质的深入探讨,一些学者针对“一分为二”的传统观点提出了“一分为三”的命题。争论的观点综合起来有四种,即“一分为二”论、“一分为三”论、互补论及系统论。现将这四种观点综述如下: 一、“一分为二”论 这种观点是传统哲学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表述,直接源自列宁。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用中国传统语言,把列宁的论点简要地概括为“一分为二”。“一分  相似文献   

8.
所谓“换脑筋”,即是指转变观念,在市场经济问题上“换脑筋”就是要求我们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意识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则必须纠正长期以来对市场经济的一些错误认识。一、市场经济=无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的观念应该转变。市场经济历来被视为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完全由市场调节的资本主义经济,依据有二:一是所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称他们实行的经济是市场经济;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说过资本主义经济是盲目无政府状态的经济。因此,市场经济=无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的观点,被冠之为马克思主义观点。这就使不少人在我国十多年的经济改革中,十分忌讳市场取向改革思路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其  相似文献   

9.
教育产业化市场化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教育界就教育体制应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其中有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即“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这是一个涉及教育体制改革方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教育产业化”的基本含义,是从产业间、部门间实现经济联系的基本方式上提出的。认为教育部门与其它产业部门的经济联系,应通过市场等价交换的方式实现,将教育部门的产品———到达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毕业生,作为商品投入劳动力市场销售。一切劳动力的需求部门和单…  相似文献   

10.
一 问题的提出 市场经济与廉政建设是统一的关系还是矛盾的关系?廉政建设是应当抵制市场机制还是应当利用市场机制?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亟待回答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在宣传理论界有一种十分流行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与廉政建设是“二律背反”的,不  相似文献   

11.
在高清海教授看来,“本体论”不仅仅是一种“哲学形态”,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他将之称为“本体思维方式”。而作为思维方式,本体论的观点表达的也是一种人的观点,因此应从人与本体论的内在关系来理解本体论而不是相反。从本质上看,“本体之谜”就是“人之谜”,本体论的“奥秘”在于“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就在于通过“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确立而实现了传统“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从而开辟了一条人自己解放自己的现实性道路。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认识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滑坡论”、“爬坡论”、“二律悖反论”、“失范论”等观点不胜枚举。本文试图透过互相交织的各种观点 ,梳理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思路 ,做出自己的判断 ,进而指出深入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研究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的逻辑思路 :从分析“经济人”假设入手  理论界对当前道德建设的判断主要有三种思路 :即认为市场经济的个人主义膨胀导致了“道德滑坡论” ;对市场经济抱有“浪漫主义”情结导致了“道德爬坡论” ;强调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3.
“时中”是儒家中庸之道的重要内涵之一 ,它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取向。对于市场经济而言有着四方面的积极意义 :灵活的处事态度有助于市场主体的思想解放 ,对“中道”的固执有利于市场法规的遵守 ,重视“道德人”人格的构建既有助于市场主体对市场规律即“中”的科学把握 ,也有助于消解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李德芳 《前进》2001,(6):28-28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就“德治”发表论述,提出了“以德治国”思想。认真学习理解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强调“德治”和“以德治国”,是对“依法治国”的一种否定,是向“人治”的一种退步。无疑这是对“以德治国”的曲解。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谈到“以德治国”时是这样表述的:“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论断后,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了新公有制企业的概念。针对厉以宁的观点,有学者认为,新公有制企业之说在理论上尚不完备。但股份制作为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其自身确实具有多种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应使之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市场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按价值规律运行的手段和方式。 而“市场社会主义”却是东欧民主社会主义者的经济主张。这种经济主张没有统一的表述方式,呈现出庞杂纷繁的形式。其主要的观点分为“融合”论和“趋同”论两种。 “融合”论者认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应该是一种“混合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融合体”。在这种“融合体”中,私有制经济是主体,而公有制经济却是可有可无的成  相似文献   

17.
趣味概念     
在分析我国矿难频发的原因时,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削弱政府的权力,减少“官煤勾结”的机会,以免出现矿难中的“政府失灵”;而另一种则呼吁政府应加强对矿业市场的干◎诺斯悖论预,弥补矿主无限追求利益而带来的“市场失灵”。类似矛盾的观点还存于教育、医疗等很多领域。这就是关于国家功能的“诺斯悖论”。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在分析政府(国家)的作用时,提出了一个十分矛盾的观点:“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在公共服务领域,“诺斯悖论”指政府部…  相似文献   

18.
赵建英 《前进》2004,(5):28-29
市场经济拒绝非诚信行为关于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存在两种对立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诚信与市场经济风马牛不相及,市场经济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动机的经济,只要有利可图,市场主体就会不择手段,诚信原则必将遭到践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市场经济必定是诚信经济,因为诚信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基本机制,一个没有诚信机制的社会是不可能有真正市场经济的。自发的、一次性的市场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非一诚信行为。但是,市场的博弈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多次进行的交易过程,这种连续性就使得市场交易过程又是一个不断抑制和排斥非诚信行为的过…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时下某些否定集体主义的观点,本文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要弘扬集体主义。从一般市场经济的普遍性和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经验看,崇尚群体精神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分配制度和生产目的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弘扬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杨善抑恶、抵制西方腐蚀思想侵蚀的要求看,集体主义是医治市场经济弊病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20.
刘青 《思想战线》2003,29(6):133-135
现在通行的各种《易经》版本中,对“亨”字的解释大致有两种:一为“亨通”、一为“享祀”。究竞谁是谁非,一时难以评断。而一些民族中占卜前先祭卜神的风俗,却为后一种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亨”字所出现的语境,以及其他一些出土与传世文献资料都证实了古人于筮前先享祀卜神的可能性,这应是“享”字所传达的内容,也是《易经》研究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