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人为,从1938年01月到1939年秋,抗日战争的战局基本上都自重地向战略相持阶段的过渡时期,9月以后,在国际新形势影响下,不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全面相持的形势业已出现。因此,至1939年底、1940年初,中国的抗战战局才完全地处于战略相持阶段。  相似文献   

2.
详细研究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军事战略的学术成果不多,且以否定居多。通过研究三次南岳军事会议和四次长沙作战的具体史实,可归纳出此时期国民政府军事战略的四个特点:持久战的总体构想;重视湖南战场,屏蔽大后方;不再一味死守重要城市;应战而不求战的策略。据此可以认为,国民政府基本把握了抗战相持阶段的特点,其军事战略基本上是正确的,即以持久战对抗日本的速决战,以空间换时间。尽管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得国民政府在相持阶段的军事战略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不加分析地责难其“消极、妥协、退让”,是有些苛求的。  相似文献   

3.
谢峻刚 《法制与社会》2010,(35):180-181
谢峻刚 摘要本文指出在职务犯罪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变化一般要经历试探摸底、对抗相持、动摇反复和供述罪行四个阶段,侦查人员需要掌握四个阶段的规律性,依靠良好的讯问技巧,方能成功讯问嫌疑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客观带动了安防市场的需求,安防市场需求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造就了一批安防企业。但是由于我国安防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绝大多数的安防企业目前还是属于中小型企业。在安防市场需求迅猛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的安防企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是我国安防中小型企业能获得进一步突破和发展的一个颇为重要的因素。在此探讨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希望能给我们的安防企业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建文  袁浩 《政府法制》2010,(22):31-31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我党为克服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的困难,开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在此情况下,时任晋绥军区司令员的贺龙,给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关于密切党群关系的党课。贺龙上课没有讲稿,只在讲桌上放了三样东西:一碗小米、一双布鞋和一个盛着一条小鱼的水碗。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还处于初始阶段,这需要国家制定国际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文中提出中国的海外企业要学法守法,规范经营,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基因测试机构的垄断:BRCA1与BRCA2基因专利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将基因专利授予给某一公司产生的对公共健康的危害尚未解决时,将基因专利授予给基因测试机构带来了更大的垄断问题。基因测试专利的保护定位更是一个技术标准专利战略应用的问题,谁掌握了基因测试专利谁就是基因技术发展的主导者。国际上有关基因专利保护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我国在基因专利保护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应当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发展战略制定中国的基因专利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8.
刘瑞龙,江苏南通人,生于1910年10月3日,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9月,任安吴堡青训班副主任兼教务主任时,奉中央电令,随中原局书记刘少奇赴中原局所在地河南确山竹沟镇。1939年11月,随刘少奇到达新四军六支队所在地豫皖苏边区涡阳县北新兴集,任中共豫皖苏边区区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9.
贪污贿赂案件中侦查审讯谋略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贪污贿赂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由于其身份特殊或涉案金额较大,反侦查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等特点,一般都会拒不供认以企图逃避处罚。他们在接受审讯时的心理变化要经历四个阶段,即试探摸底、对抗相持、动摇反复和供述认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侦查人员必须在审讯前先准确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要善于利用其复杂矛盾的心情,灵活采取攻心型、震慑型、迷惑型、利用刑等的审讯谋略,攻其要害,迫使其在心理上认罪伏法。  相似文献   

10.
正安防产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给人看——解决看得清的问题,产业以PQ(Picture Quality图像质量)拉动,2018年之前处于此阶段;帮人看——解决看得懂的问题,产业以PQ+AI双轮驱动,目前处于此阶段;给机器看——完全释放人力,产业以AI+APP(Application应用)场景化带动,预计2020年以后进入此阶段。星光级技术是PQ时代的核心产物,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也正在为AI时代的全面到来提供优质的图像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1.
二战中日本选择南进政策的根本动因何在?从全局上看,日本选择南进与中国抗战有必然的联系。正是中国抗战促使日本放弃了北进,而不得不贸然南进。南进既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无奈之举,又是破釜沉舟之策,由此注定了日本的最终失败。从这种意义上说,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始于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12.
黄河夺淮改变了苏北水系及地理面貌,淮河、沂沭河衍变为灾河,苏北由此成为“十年九灾”之地,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地苏北淮河及支流实施较为科学的治导,使淮河得到了初步治理,一度减轻了淮河灾害,但日本侵化战争的发生、南京国民政府政策上的偏差及诸社会因素决定了淮河千年灾害在当时不可能被根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30至 40年代发生的中国抗日战争 ,应是 14年而非 8年。日本对中国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是从 1931年 9月 18日发动沈阳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就开始的。与此相应 ,中国军民也从那时就开始了反抗日本侵略的军事斗争与救亡运动。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 1937年“七七”事变这 6年局部抗战 ,与此后 8年的全面抗战 ,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史  相似文献   

14.
梁晓春 《政法学刊》2004,21(2):21-24
2003年12月9日,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国际反腐败趋势及我国反腐败刑事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 约》存在一些差异,我国刑事法应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进一步协调。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utilizes a technique called the analysis of competing hypotheses to study Japanese acquisitions that involve majority interests in US firms. Findings show that there seem to be strategic trends in the Japanese procurement process, and that there are four domestic product groups that appear to b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Such foreign control of American commercial enterprises may well be a threat to the economy and national security.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ynamics of contemporary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in Japanese financial regulation through the prism of the "jusen problem," the collapse of Japan's home mortgage lending industry in the 1990s. The jusen problem is 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examples of regulatory failure, strategic interest group bargaining, and large-scale dispute resolution in Japanese history.  相似文献   

17.
2004年6月14日,日本国会通过了有事七法案。有事七法案的通过标志着日本有事法律体系的全面建立。然而,《日本国宪法》第9条明文规定日本放弃一切战争权利并不得保持任何战争力量。由此,有事法制便与《日本国宪法》产生了矛盾性。本文在系统介绍有事法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有事七法案及有事法律体系的建立对于《日本国宪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自力 《政法学刊》2009,26(5):26-3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业的规范中,面临着“合理’’与“不合理”的垄断区分问题,《反垄断法》与行业法规的重叠问题,管制与反垄断的冲突问题,以及反垄断理论的选择问题。必须以成本收益分析构建垄断行业之垄断评价体系,选择、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反垄断理论框架,明确反垄断法与行业管制的界限,通过司法指南把反垄断法转化为企业市场行为的简明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9.
First Amendment absolutists and proponents of speech regulation are locked in a normative stalemate over the best way to diminish racial "hate speech." I argue that this stalemate can be overcome by considering a more expansive theory of the "force of words" and the risks the right of free speech entails for individuals. Drawing on a cultural theory of symbolic power, I discuss the merits and limitations of two recent texts which redefine hate speech as discriminatory conduct. As an alternative to this strategy, I develop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the social risks the right of free speech entails, and propose juridical and deliberative-democratic remedies that might redistribute and attenuate these risks. Cultural and legal theory can find common groun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undemocratic effects of symbolic power. Such common ground can be achieved if legal theorists consider the force of words as a problem for democracy and if cultural theorists consider the resources provided by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and practices for the redistribution of the social risks of speech  相似文献   

20.
《反垄断法》作为经济法的核心、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在关国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素有“经济宪法”、“市场经济大宪章”之称。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导致适用于现代经济的法律体系构建也比较迟缓和不健全。结合法经济学的理论对我国《反垄断法》适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着重以经济学的博弈均衡理论分析行政垄断问题,以此说明经济学分析方法不仅是完善反垄断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是重要的辅助性工具,可以为法律的适用和执行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