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7月13日,欧盟27个成员国、部分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卡塔尔、毛里塔尼亚等43个国家的领导人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了首届地中海峰会。峰会通过联合声明,制定共同战略,启动了旨在深化欧盟和地中海沿岸国家之间合作的“地中海联盟”计划。峰会的召开标志着这一新的国际联盟正式形成,将使欧盟成员国与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欧盟推进与俄罗斯合作的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欧俄关系发展迅速。在今年5月31日举行的欧俄第11届首脑会议上,双方提出建立“全体欧洲人的联合欧洲”的口号,并决定建立欧俄“永久伙伴关系理事会”以取代目前的“部长合作理事会”,显示了双方发展“特殊关系”的强烈愿望。 一、欧盟的“俄罗斯观” (一)俄是欧洲稳定与安全“无法回避的重要力量”。欧盟在其1999年通过的《对俄共同战略》中明  相似文献   

3.
欧俄现代化伙伴关系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10年举行的第25次欧俄峰会上,欧盟与俄罗斯正式启动了"现代化伙伴关系计划",开启了深化欧俄合作的机会之窗.但是,双方的战略意图存在差异,该计划的实施将面临很多困难和各种因素的制约,并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储量,这是普京政府新世纪能源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作为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传统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俄政策的牵制,今年初俄乌的“断气事件”令欧盟一度紧张就是典型事例。本文试从俄天然气产销战略及其产生背景,欧盟能源外交对俄的挑战,以及俄欧天然气合作前景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7日,欧盟27个成员国与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6国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东部伙伴关系峰会,正式启动了去年提出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该计划对于欧盟实施多边主义对外战略,确保欧盟能源供应多样化,以及维护欧洲地区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欧盟、东部伙伴国及俄罗斯三方的利益难以协调,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不会一帆风顺,将是一个长期进程。  相似文献   

6.
冷战时期苏联的军事威胁是影响欧共体共同的安全政策的主要因素。冷战后 ,俄罗斯对欧盟安全的威胁不再是当务之急 ,但仍然是影响欧盟共同的安全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冷战时期西欧共同安全政策更多地局限于防守 ,而冷战后则表现出扩张的态势。目前俄罗斯支持欧盟的共同安全政策和建立欧洲独立防务的努力。欧盟共同防务和安全的发展 ,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欧盟与俄罗斯关系的互信与否。由于欧盟与俄罗斯的合作是建立在俄罗斯虚弱、而又不能忽视其在欧洲安全问题上作用的基础上的 ,因此它们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将既合作又竞争 ,既相互需要又相互斗争 ,妥协与矛盾并存。  相似文献   

7.
欧洲边界问题实际是地缘政治和欧洲认同性问题。冷战后,中东欧国家的战略目标是“回归欧洲”。欧盟的政治战略是推动和巩固中东欧国家的民主政体和市场经济,在欧盟与俄罗斯之间构筑一条和平安全地带。俄罗斯与欧洲“融合”同“融入”欧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俄罗斯是一支与欧盟对等的独立力量。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随着欧洲政治安全格局的变化,欧盟、北约对俄罗斯的战略也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通过对比分析欧盟、北约对俄罗斯的政治认同战略、伙伴关系战略、延伸稳定战略,可以发现两者对俄战略的一般规律,即都通过政治对话提升伙伴关系,通过吸收新成员国实施空间上的扩张,通过参与欧洲周边地区及国际重大事务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从差异来看,欧盟表现为强经济,弱防务;而北约则表现为强防务,弱经济。  相似文献   

9.
2009年11月19日,欧盟召开特别峰会,推选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凯瑟琳·阿什顿(Catherine Ashton)为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根据欧盟《里斯本条约》,阿什顿的新职务合并了原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两个职位,同时她还兼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以协调委员会其他涉外部门工作。阿什顿遂成为“既有钱、又有权”的首位欧盟“外长”。  相似文献   

10.
自 1999年以来,欧盟独立防务建设启动并步入高速发展轨道,标志着欧盟建设已由经货联盟转向了政治联盟新阶段。欧盟加快独立防务建设是在世纪之交,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面临重组、“一极”与“多极”之争加剧的形势下,进行的重大战略调整。欧盟外交安全一体化是一项庞大的国际系统工程,涉及国家主权的让与、国防结构的转换和调整,以及军工重组、改革等方方面面,不亚于其经济一体化的难度。欧盟独立防务的发展还受到美、 欧、俄大三角关系的制约。   欧盟共同外交安全政策作为世界多极化进程的组成部分,需经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欧盟东扩与俄罗斯的对外经济贸易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90年代 ,通过东西欧经济一体化和对俄共同战略 ,欧盟已成功地把中东欧候选国和俄罗斯纳入欧盟的国际分工体系 ,并将最终把它们融入欧洲的政治和法律体系。欧盟东扩不仅使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明显偏向西欧 ,而且使俄罗斯成为欧盟原材料和燃料的主要提供者。东扩后的欧盟将与俄罗斯拥有漫长的共同边界 ,从而使双方经贸关系更加密切 ,这无疑会成为 2 1世纪制约中俄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早日形成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体的贸易格局 ,中俄贸易才有可能取得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面对冷战结束所致的东欧剧变,欧盟推出了东扩计划,并经1993年哥本哈根、1997年阿姆斯特丹和1999年赫尔辛基欧盟峰会,确定了第一轮和第二轮入盟候选国.2000年12月尼斯欧盟首脑会议通过了旨在推动欧洲一体化、适应东扩的欧盟机构改革方案.综观近十年欧盟东扩计划形成过程,欧盟东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冷战欧洲界定、欧洲(文化)认同的反思影响,而欧盟东扩同后冷战欧洲界定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1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特别峰会上,比利时首相赫尔曼·范龙佩(Herman Van Rompuy)当选为欧洲理事会首任常设主席(俗称欧盟“总统”),并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就任。这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范龙佩本人也因此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俄罗斯政府公布了《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发展战略》。该战略是指导俄罗斯目前和未来燃料能源综合体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文件。该战略是在经历了多次修改,特别是1999年和2002年两次重大修改后形成的。2003年确定的最后的能源战略在指导思想上比2002年版的战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2年的战略不主张依靠原料出口,认为依靠出口自然资源获取收益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2011年3月24-25日,欧盟领导人聚首布鲁塞尔,召开2011年首次春季峰会。峰会的核心议题是商讨推出一套永久性的全面债务危机应对方案“欧洲稳定机制”(ESM)。由于欧债危机已持续困扰欧盟近一年,此次峰会被视为欧债危机的重大转折点。  相似文献   

16.
2022年2月,第六届欧盟—非盟峰会期间,欧盟对外行动署公布《欧盟—非洲:全球门户投资计划》系列文件,推动欧盟2021年底提出的“全球门户”战略在非洲的实施。欧盟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应对“一带一路”倡议、强化欧非合作、修复欧非关系以及促进自身利益和价值传播。但是,由于欧非关系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欧盟“全球门户”战略在非洲的推进带有浓重的地缘政治和价值观色彩,投资计划脱离非洲实际,所需资金也不确定,影响了非洲国家对该投资计划的接受度。面对非洲巨大的基础设施缺口和发展需求,只有摒弃将非洲当作大国竞技场的旧思维,在不干涉内政、互利共赢基础上切实推进对非投资与经贸合作,非洲国家才能真正得到实惠从而予以欢迎。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俄罗斯提出现代化战略,欧盟国家给予了积极回应,双方结成了多种形式的现代化伙伴关系。但欧盟国家在对待现代化伙伴关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要求,这与它们在经济上所具有的同质均匀特点形成鲜明的反差,俄罗斯也积极促使出现这种状况。为了形成统一的对俄政策,欧盟需要有一个可依靠的外交支柱。很明显欧盟自身目前还不能保证这种统一,所以现代欧盟作为国际玩家的软弱性就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8.
当前欧盟对俄关系中的能源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欧盟东扩后,俄罗斯在欧盟能源战略中的意义明显增大,欧盟对俄罗斯能源供应高度依赖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地缘政治问题成为影响欧俄能源关系的重要因素。能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未来既有可能成为破坏欧俄关系的“武器”,也有可能成为密切欧俄关系的“黏合剂”。受欧俄政治关系的影响,欧盟对俄能源外交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乌克兰危机是2014年最大的国际热点问题之一。乌克兰危机的直接原因是2013年乌克兰抛弃了东西方平衡战略,选择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准备与欧盟进行实质性的战略合作。乌克兰亚努科维奇总统犯了颠覆性的错误,在俄罗斯和欧盟之间不恰当地选边站:先是与欧盟接近,随后"暂时停止"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最后又倒向俄罗斯。乌克兰外交政策在短时期内大幅度摇摆,严重动摇了自身的战略地位并造成了其国内政治和社会的高度分裂。从大国博弈方面来看,欧盟寄希望于与乌克兰  相似文献   

20.
自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峰会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以来,"金砖国家"逐渐由一个学术概念演化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合作机制,并已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2013年3月26—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峰会于南非城市德班举行,取得了不少成果。作为创建金砖国家机制的倡议者和机制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俄罗斯对"金砖国家"有着自己的战略思考与发展规划,这反映在俄罗斯领导人、官员和智库的系列讲话、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