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疟疾历来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流行病。2 0世纪7 0年代初,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研组以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己任,在科研条件较差的历史环境下,历经曲折,受一千六百多年前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截疟记载的启发,终于从传统中药青蒿中发掘出了新结构类型抗疟活性化合物——青蒿素。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解决了全球棘手的抗氯喹疟疾的治疗问题,基于青蒿素类抗疟药的联合治疗方案(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  相似文献   

2.
姚靓  王一方 《探索与争鸣》2023,(8):131-138+179-180
随着氯喹和滴滴涕(DDT)的推广应用,以WHO的领导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20世纪中叶开展了“全球根除疟疾运动”。然而,该运动在发展中国家遭遇了一系列困难并以失败告终。发展中国家出现抗药性疟疾,背后存在一系列经济社会治理根源。“全球根除疟疾运动”的失败,揭示了技术与社会文化治理的互嵌以及技术主义的弊端。通过比较西方国家在抗疟运动中的失败和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成功,可以发现技术使用在地化的重要性。公共卫生治理实践在注重技术突破的同时,应该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视野,统筹兼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持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宋健平和他们的团队成员,前赴后继,踏上抗击疟疾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疟疾跟艾滋病、结核一起,被称为人类三大传染病杀手。眼下,非洲国家仍然是全球疟疾防治的"主战场"。曾遭疟疾肆虐的非洲"月亮之国"科摩罗,迎来了中国广东的一支"抗疟团队",他们默默无闻,在科研一线与疟疾"死磕",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却毫无怨言;他们在中医理论启发下,  相似文献   

4.
《党建研究》2020,(1):F0003-F0003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相似文献   

5.
《协商论坛》2011,(10):60-60
81岁高龄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美国纽约领取了国际医学界著名的“拉斯克奖”。她获奖的原因是,与中国其他科学家一道,发现了对疟疾有神奇治疗功效的青蒿素。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说,屠呦呦是个典型的科学家、学者,平时并不善于交际,总是默默无闻地工作。  相似文献   

6.
白决 《创造》2015,(10):18-19
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消息一出,举国振奋.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别大奖.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说到青蒿素,自然要从疟疾说起.疟疾,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是人类可怕的敌人,是与结核病、艾滋病并称的全球最严重传染病之一,具有覆盖地域广、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对人类的健康影响极大、直接威胁人类生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图片报道     
杨新来 《江西政报》2007,(17):F0002-F0002
青蒿是我国特有的中药品种,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治疟疾尤其是抗药性恶疟疾的首选药物。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全球有28亿人口生活于疟疾高发区,每年患疟疾人数高达3亿至5亿,死亡病例达300万人,其中一半为5岁以下儿童。由于青蒿对气候土壤地质条件的特殊要求,我国只有广西百色等南方少数地区生长。近几年江西恒宸发展公司经过考察、引种,发现江西很适合发展青蒿种植,很适合千家万户农民在荒坡地头、房前屋后种植,而且对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质量很有好处,是农民增收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伯军 《求索》2010,(2):135-137
冷战结束以来,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非洲民族国家内部因种族、部族、宗教和民族等矛盾的激化导致非洲人民对国家认同的缺失,非洲民族国家在建构过程中出现了所谓“失败国家”的论调。而从外部环境来看,非洲民族国家对于国际法上义务和责任的承担和适用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因此,非洲国家走联合自强的区域一体化道路可能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9.
《创造》2009,(7):92-95
2009年4月8日,美国FDA发布批准复方蒿甲醚(Coartem)片剂用于治疗疟疾的公告。至此,美国成为批准复方蒿甲醚药物的第84个国家。这也是在美国注册的第一个治疗疟疾的ACT药品和第一个中国原创的专利药品。  相似文献   

10.
非洲一直是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国在非洲有很好的基础,但由于非洲发展相对较慢,比较贫穷落后,有些小国政局多变,在台湾当局金钱外交驱使下,非洲有些国家在“一个中国”问题的态度上常有反复。现的,我就西非统促会做主流社会工作,促进中国统一,谈一些本人的体会。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向尼日利亚总统和部长宣传“一个中国”原则。为了在西非各界宣传“一个中国”原则,西非统促会利用当地主要媒体,如在当地大报上买版面刊登中国政府有关台湾问题的报道,在主要电视频道买下黄金时段播放有关台湾问题的专题节目。西非统促会还通过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宋德星 《时事报告》2011,(11):50-52
就在北非出现乱局的同时,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中,有17国已经或即将进行全国性大选。其中,9月20日的赞比亚大选,反对党领导人萨塔当选,被西方媒体称是以和平方式从“一党制”过渡到“多党制”的“样板”。那么,西方所称道的“民主”究竟给非洲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12.
大陆、台湾交流交往中称谓用语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下)涉及国际活动或两岸交流时的称谓14.在国际活动中介绍我国情况时应用“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用“大陆”之称。在国际活动中,不宜把台湾和其它国家并列,而应列为“中国台湾”或与港澳并提“港澳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中国梦,美田有美国梦、欧洲有欧洲梦、非洲有非洲梦.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梦”之间有共通之处,但也存在明显差异,这本来就是世界多元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角马的肉好不好吃?斑马肉味道怎么样?羚羊角有没有药物作用?”很多中国游客在非洲近距离接触大群野生动物的时候,总会提出如此“馋味”十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医药卫生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全人类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中医药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时代。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了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中医...  相似文献   

16.
科技之窗     
中国医科院研制出预防肿瘤新药——增生平 肿瘤研究所林培中教授主持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增生平”,近日被国家药政部门批准为中国第一个预防肿瘤的新药,从而使药物防癌从理想变成现实。国家中药管理局已将“增生平”的研究工作列为重大推广项目。 癌前病变具有双向发展的特点:或者发展为癌,或逆转为正常细胞。林培中教授正是在用中药逆转食管癌癌前病变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大陆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相继获得独立。随着这一胜利,在非洲的思想家和非洲人民面前,出现了一个迫切需要回答并实际解决的问题,即选择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道路问题。非洲各独立国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条件虽然各不相同,但是要求独立自主地选择发展道路的目标是一致的。非洲人民普遍厌弃资本主义,认为它是一种“源于殖民主义的政体”;他们向往社会主义,确信社会主义才是非洲“赖以摆脱贫穷和殖民主义经济的唯一道路”。因此,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以来,已经有一系列国家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口号,宣布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种思想意识,“社会主义”在非洲正处于复杂的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之中。有关“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流派纷纭,千差万别。本文仅就“非洲社会主义”这一思想流派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非洲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国际社会对非洲关注有加。然而,某些西方大国在加紧对非渗透的同时,却对中非不断升温的友好关系大吃其醋。一边老调重唱“中国威胁论”,一边炮制所谓“中国对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其深层意图在于阻挠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与欧美企业竞争,维护少数西方国家在非洲的既得利益。6月,温家宝总理在出访非洲7国时明确指出——把2006年定位为中国外交的“非洲年”似乎并不为过。今年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摩洛哥等非洲3国;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加纳等非洲7国;11月还将举行中非合…  相似文献   

20.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3,(15):22-22
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的胡宏钟(化名)从非洲加纳回国,不久出现发烧症状。一起回国的两位同乡检查出感染了疟疾,提醒胡宏钟去医院检查,但胡宏钟始终没当回事,而是去找在邻县做医生的亲戚,开了些感冒药治疗。但没过几天,胡宏钟的病持续恶化,甚至出现了昏迷。家人慌忙把他送往大医院救治。因为有非洲务工史,医生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