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身居高位、年逾花甲的董必武同志,始终没有忘记生育他、抚养他的故乡人民,曾三度回红安看望父老乡亲。那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场面,故乡人民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吕正操老将军的百年华诞。抗战时期吕正操将军在冀中大地战斗了6年,同冀中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称冀中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是冀中人民的儿子。他之所以与冀中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这是与他在冀中不平凡的战斗历程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湘潮》1989,(5)
1989年4月15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胡耀邦同志不幸病逝,噩耗穿过了阴霾的乌云,透过如怨似泣的细雨,传到了他的故乡——湖南省浏阳县。哀乐阵阵回荡在故乡的上空。浏阳人民在县城、在他的诞生地、在他读过书的学堂、在乡政府自发地设立灵堂,一幅幅挽联深深地寄托了故乡人民的哀思: “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自古青天歌万世;五湖明月,九天骄阳,无限光辉照千秋。”“一心一意为国为民六十年投身革命三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身居高位,从不利用自己的地位谋取私利;他在北京如此,就是回到故乡浙江也是如此。他一生清廉、一身正气、以身作则,把一个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树在了全国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5.
1938年初至1940年4月,时任八路军三四四旅政治委员的黄克诚,与旅长徐海东一起率三四四旅指战员奉命几进高平,为高平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建国后的1966年初春,时任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的黄克诚又来到高平亲自领导干部群众进行抗旱斗争.黄老一生视高平为第二故乡,他在高平战斗和生活的历程,永远铭记在高平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6.
42年的岁月征尘可以改变王玮珍将军的容颜,却改变不了他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一腔豪气和满腹热忱。2000年12月,他接到退休命令,便毅然抉择回归生他养他的故乡土地,携妻别军,居住在原平市南阳村。他在为故乡的父老乡亲、普通的农民兄弟排忧解难中,书写出共产党人壮美的年华晚景,且完善着他做人的信条和品格。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6年),收录了毛泽东在1915年至1958年期间写给韶山亲友的95封书信.这些书信中有47封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在《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他对亲友们浓浓的深情和关怀,也反映了他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更彰显了毛泽东心怀故乡、情系...  相似文献   

8.
读书     
人民关天 《人民关天》讲了一个从美国回采的县长的故事。主人翁楚之农在上世纪70年代当过生产队长,80年代大学毕业后。他身怀万丈豪情,再次回到故乡任职,但前两次任职所从事的事业都以失败告终。当他出于无奈漂流到海南时,却出人意料地成了亿万富翁,并在美国有他自己的一席之地。但他身在异国,却整日魂牵梦幕那些继续在故土上艰难生存的乡亲,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他们的命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回到故乡担任县长,没想到却被卷入更大的漩涡之击……  相似文献   

9.
战争年代,曹里怀无暇探访故乡。解放战争结束后和80年代,曹里怀将军曾两度探访故里。他的一言一行,在家乡人民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将军故乡情     
韩先楚上将,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将军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与故乡——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始终保持亲密的联系,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9年,在辽沈战役中威震敌胆、率部歼灭了国民党范汉杰、廖耀湘两个兵团指挥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20,(1)
正若干历史资料表明,彭德怀元帅参加革命后只有两次回到故乡湘潭。这两次都是非常时期,所以给故乡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一次回故乡是"大跃进"时期,他对一些头脑发热的人泼了一点冷水,再三地说要实事求是,讲真话不讲假话1958年12月16日清晨,下了多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02,(2)
今年4月24日,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谭震林同志百年诞辰。谭震林的故乡攸县人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他的光辉业绩。谭震林诞生于湖南攸县。1926年,谭震林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走出攸县这块湘东热土,投身革命即为家。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谭震林为发展壮大革命武装力量,为创建革命根据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尤其是他的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原则、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对革命事业高度的责任心,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和民族的瑰宝,更是故乡人民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1973年8月28日晚上,在一次全国性的大会期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京西宾馆江苏省和南京军区会议组,和许世友、杜平、彭冲等同志进行了长时间的亲切交谈.周总理满面春风地与大家围坐在一起侃起了家常.总理首先微笑着说:“我今天是回老家来看看的.我是很久没有回家了呀!”是的,周总理自从12岁离开家乡淮安后一直没能回老家看看.故乡的人民是多么渴望和思念敬爱的总理呵!总理也曾多次想回家看看的,对故乡的一草一木,他一刻也没有忘却,但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他把整个身心全部扑在了党的事业上,为国为军为民日理万机,就连吃饭睡觉也常常因工作而耽搁,哪有空余时间探家呢!  相似文献   

14.
陈云的故乡在上海,陈云革命生涯的第一步在上海。因此,无论身处何方,他都深深地牵挂着上海,也因此,在建国后日理万机的繁忙中,他仍一次次地回到上海。 在陈云诞辰九十五周年和逝世五周年前夕,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探访了陈云的故乡——上海市青浦县,并走访了陈云亲自参与决策、指导建立的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和其他陈云生前生活、战斗、工作过的地方。一路走来,除了对陈云高尚品格的崇敬之外,更多了一份感动。这感动源于上海各界人民对陈云的缅怀思念之情,源于陈云对家乡人民的赤子之心,对故乡建设的关怀备至,对江南艺术的关爱扶持。  相似文献   

15.
湖北浠水,是我国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的故乡。浓郁的文化气氛,秀美的山川胜景赋予了闻一多先生诗人的灵气和深厚的国学根基,更孕育了他博大的爱国情怀和追求真理、疾恶如仇的品格。半个多世纪以来,闻一多的光辉形象,深深铭刻在故乡人民心中,激励着一代代青少年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一个重情执礼的人.自1927年离开家乡韶山后.直到1959年才回到家乡走一走看一看。但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论身处何方身处什么位置.他都深深地眷恋着生他养他的家乡韶山.思念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不徇私情的毛泽东,对故乡和亲友的牵挂和关切,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息息相通的密切关系.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他艰苦朴素、廉洁自律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风范。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06,(10)
王明辉是吉林公安边防总队通化支队黄柏派出所一名普通的责任区民警。几年来,他视驻地为故乡,视群众为父母,坚持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王明辉的先进事迹折射出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边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18.
陈兴中 《湘潮》2004,(1):38-39
近年来,湘西重镇麻阳经济繁荣,社会稳步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党的各级组织派出的一批又一批好干部。他们把麻阳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与麻阳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青春献给了麻阳,把汗水洒满了麻阳,把壮丽写在了麻阳。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于1969年至1971年在麻阳工作,任县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他在麻阳的时间虽不长,但他的学习、工作、生活、为人等方面在麻阳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9.
《湘潮》1987,(11)
谆谆告诫故乡人民铭教训一 5月3日傍晚,少奇同志回到了炭子冲。他没有惊动邻里乡亲,径直回了家。当晚,在自己少年时代睡过的房子里搭起一张临时铺,把作陈列用的桌子临时改做办公  相似文献   

20.
张云逸同志对广西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作为百色起义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为广西人民站起来做出了杰出贡献;作为解放初期主政广西的主要领导人,为广西人民富起来奠定了一定基础;1954年到北京后也一直关心支持广西的建设,真正把广西当作第二故乡。张云逸对广西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有其形成原因,他的高尚品质与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