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4-2014年十年间,印度外交政策中的实力政治和民族主义色彩趋浓,进取性日益突出。中印国力同步发展壮大,两国关系容量显著扩大,"或敌或友"传统叙事模式已无法概括其性质及内涵。中印关系的全球战略权重显著提升,经贸投资合作在两国关系中扮演压舱石角色,两国在安全领域着力补齐互信"短板",积极合作管控边界争端,累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有利变量。未来推进中印关系的着力点应包括:两国高层持续引领;耐心谈判解决边界、涉藏等历史遗留问题;理性处理竞争与合作问题,合作推动国际体系改革;拓展共同利益基础,打造"发展同盟";完善机制,构建多支柱、全覆盖的双边合作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2.
在将南亚邻国作为外交政策首要的情况下,印度继续深化“东向”政策,重点发展与区域外大国关系,同时提出“连接中亚”的新外交理念,不断发展与中欧和非洲国家的关系.印度对外关系呈现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发展趋势,其既可能对中印关系带来合作的机遇,也可能使中印关系蒙上阴影,但合作的潜力远大于冲突,实现双赢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印关系出现了平稳的发展,双方高层接触日趋频繁,经贸联系不断增强,政治关系明显改善,安全与军事领域的互信建设措施继续得到维持。这些特征极大提高了对中印关系发展前景的预期。但与此同时,需要正视双边关系中的困难所在。鉴于尚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在地区与国际范围内形成的战略竞争态势等不确定因素,双边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从近期将来看,中印两国均需从战略高度重视对方的崛起,通过良性的战略互动维持两国之间的健康合作关系,尤其需要增进相互信任建设。密切相互间的接触、沟通和理解对加强战略意义上的信任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媒体的对华报道显著增多。与此同时,对华负面报道和恶意炒作却日益严重,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也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对中印关系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浅析印度的崛起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独立以来 ,印度一直在为实现世界大国的梦想而努力 ,但一直未能如愿。 1991年印度走上开放道路之后 ,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成为世界上又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印同为崛起中的大国 ,又互为邻国 ,处理好两国的关系非常必要。走出阴影 ,淡化历史问题 ,把彼此视为一个机遇 ,力求合作 ,才符合中印两国的根本利益。本文分析了崛起中的印度对中国的影响 ,以及中印关系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印度核试后 ,中印关系经历了又一次低谷。中国提出“解铃还需系铃人” ,要求印度就以“中国威胁”为借口发展核计划作出道歉和解释 ,停止核军备化进程 ;印度则需要中国认可新出现的战略现实。中印对话由于缺乏基本共识而一度陷入停顿 ,引发了近年来少见的外交危机。随后国际和地区局势的变化促使中印双方相继采取了比较务实的政策 ,经过艰难努力逐渐打开了恢复对话的局面 ,两国关系也开始出现改善的迹象。但鉴于印度继续推行其核计划以及双边关系中依然存在某些敏感问题 ,不确定因素必将持续影响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7.
改善中印关系是中国睦邻外交的重要内容,中印关系对中国对外关系的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对于中国周边安全的保障、中国在南亚地区发挥更大作用、以及亚洲大国关系的协调和减少外来势力对亚洲的干预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中印两国战略利益的重合大于分歧,这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印关系走向合作友好的可能性将远远大于冲突的可能性,而增强相互信任与消除隔阂是提升两国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和国内环境的重大变化,印度对其外交战略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多边外交逐渐成为印度外交战略的重要选择。新世纪以来,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印度更加重视多边外交,不断强化多边合作机制的参与,并积极构建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多边外交体系。印度的多边外交使我国的周边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我们对此应该更加重视、积极应对由此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印度认为中美紧张关系会持续并对多极世界格局构建产生影响,对其自身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印方据此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通过"议题联盟""不对称通融"等方式深耕美国,应对中国崛起;重塑与邻国发展伙伴关系和宣扬"印度方式",削弱"一带一路"向心力;加强与美在印度洋合作和"印太"塑造,防止中国主导该地区;宣称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但效仿美国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与地缘战略上的积极应对相比,印度对中美竞争引发全球经济动荡和利益重组的准备不足、应对有限。未来,印度"深耕美国、应对中国"的战略不会根本改变,但大国关系变动、新技术较量、印度国内经济改革前景不明等因素使印度应对中美竞争长期影响存在变数。中国在警惕印美地缘战略互动的同时,应着眼大局,妥善管控分歧,并利用印度在经济、技术上的政策不确定性争取合作。 相似文献
10.
印度进行公共外交主要是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全球环境、赢得公共外交竞赛的主动权、提升其在全球特别是南亚邻国中的形象以及获取国内民众对国家政策的支持。为此,印度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公共外交,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效,文化影响不断扩大,国际形象获得一定改善,外国直接投资不断增加。但一些因素制约着印度公共外交取得更大成就,如缺少综合性的公共外交战略,贫穷与腐败问题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尤其是强奸案件频发,与南亚邻国的关系仍未有实质性改善等。 相似文献
11.
1996年6月至1998年大选,是印度联合阵线政府执政时期。联合阵线政府执政时期不长,在国内发展方面建树不大,但在外交政策方面却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主张,被称为“古杰拉尔主义”,这标志着印度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本文拟就“古杰拉尔主义”这一印度的外交政策和思想及其印度外交的影响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印度是一个南亚大国 ,处于印度洋的中心位置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印度独立以来致力于成为世界海洋大国 ,实施控制印度洋的战略。印度的海洋战略具有排外性、针对性和扩张性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对印度洋、南中国海的依赖度越来越强。因此印度的海洋战略是中国处理中印关系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以来,外交活跃进取,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莫迪主义"。"莫迪主义"是新形势下印度大国崛起的战略,植根于印度传统战略文化,具有浓郁的实用主义色彩。"莫迪主义"坚持"印度优先"理念,力图发挥地缘政治优势,助推印度发展崛起。三年多来,莫迪政府外交成绩不少,但挑战也很多。当前,中印关系总体稳定向好但复杂因素明显增多。中印应坚持积极看待对方发展,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妥善处理矛盾竞争,在共同发展中实现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中日关系的不断恶化,日本逐渐将其亚洲外交的重心转移到印度,印日关系不断升温,两国关系正在进入蜜月期。印日关系的不断发展,将给中印关系带来潜在的影响。本文试对印日关系的发展对中印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体来看,公共外交的实践要普遍早于公共外交这一概念的出现。这对中印两国来说也是如此。中印公共外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公共外交在中印近距离认识对方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真实的印迹。目前,中国开展对印公共外交非常必要,但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不利因素。中国开展对印公共外交的当务之急是,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对印公共外交政策,将其提升至发展中印关系的国家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16.
17.
印度外交:认识和局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更好地面对21世纪,更好地驾驭未来,在庆祝独立50周年前后,对于半个世纪印度外交方面的所作所为,印度的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反思。结果他们发现,印度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中犯下了一系列的错误,造成了与美、俄、中等大国的关系,不是别扭就是被利用,甚至“受骗上当”,而与南业某些邻国和亚非不结盟国家发展关系的结果,不是徒劳无功,就是在大是大非中鲜有成效。某些悲观的印度人认为,印度外交成功之处不多,其中最成功的,一是在于l965年和1972年决定与巴基斯坦进行战争,二是坚决拒签《核不扩散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并随后进行核试验… 相似文献
18.
印度战略崛起与中印关系:问题、趋势与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的战略崛起在对地区及全球战略格局产生深远意义的同时,也将对中国和中印战略关系产生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中印建交60周年再次突出了一个双方共同关心的连贯话题:中印两国能否以可信的方式建立并发展稳固、健康的伙伴关系,协调各自利益冲突,增进共同利益,促进地区及全球的安全与发展。向这一目标努力,首先需增强战略互信和扩大合作领域,真正实现战略互动的机制化,提高相互政策的可预测性,积极应对包括边界争端与地缘战略目标冲突在内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新世纪里,印度把宗教作为外交手段,改善形象,扩大影响,以求提高其软实力。除在东亚、东南亚国家大力推进佛教外交外,又在喜马拉雅带开展藏传佛教外交,目的是巩固对其西北部、东北部边境地区及其藏传佛教教徒以及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流亡藏胞的控制,进而扩大对我西藏地区和不丹等邻国的影响。但是,印度要达到目的还需解决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