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中国梦"既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国家现代化之梦。离开全面的、完整的和高度的现代化,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就不会完整,现代化可以说既是近代以来的"中国梦"的目标指向,又是实现路径。因此从理论意蕴、人文关怀、实现路径和时代视野的角度,探讨中国梦对未来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价值,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贯通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文明精神,兼顾生产力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之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伟大成就的自信,是对党的历史经验与理论创新的自信,也是对党的价值坚守与奋斗精神的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源于中国共产党坚定的人民立场和对初心使命的不懈追求。剖析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生成的理论之基、实践之源和价值之轴,旨在为中国共产党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提供科学阐释与合理支撑,也为中国共产党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增强历史自觉与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责任担当、远大的价值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开放的世界眼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中国梦体现了民族历史与时代潮流的统一;体现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统一;体现了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梦和精神梦的统一;体现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组织属性和行为逻辑的先进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从总体上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发展逻辑。从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先后实现了解放梦、富强梦和幸福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导核心,党的先进性是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光明的未来,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和个人幸福之梦,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梦"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的基础。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个人幸福紧密联系起来,把实现民族价值与个人价值联系起来,把个人与国家联系起来,是"中国梦"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的核心。责任、义务和使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梦"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的底色。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牢固树立使命意识,勇于担负起共同责任,切实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  相似文献   

6.
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在理论建构上是由政治大国梦、经济强盛梦、文明复兴梦、和谐中国梦、美丽中国梦组成的五位一体的综合梦想体系.中国梦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内涵,开辟了党执政理念的新境界,为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发展注入了新能量.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作了重要的阐述.他在2013年两会闭幕时的讲话又指出"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也是人民的梦".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国梦,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认识中国梦的价值、明确中国梦的力量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梦都具备视野宽广、内涵丰富的特质,都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两者的关系体现为: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梦的汇集,中国梦体现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内在本质;中国梦是共产主义理想的阶段性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愿景目标;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构筑和中国梦的追逐是一个以实践为现实坐标、以未来为指向的互生互动的过程,构成一个动态的发展体系。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必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也会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统一战线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统一战线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梦,中国梦为统一战线明确了新的方向,提供了新的坐标,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统一战线,统一战线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制度保障和方法手段。统一战线要以凝聚中国梦的思想共识、服务发展大局、加强制度建设和照顾同盟者利益作为助推中国梦的着力点,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中国梦的历史基础、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中国梦的基本问题。以马克思理论为切入点全面认识和解读中国梦是合宜的视角。在马克思理论中,现实的个人为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提供了理论基础,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梦的由来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根基,全面而自由发展与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着眼于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当代青年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复兴的伟大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立足中国实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需要青年传承中国精神,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实现中国梦关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主体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必须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3.
回顾历史,重温历史,农工民主党的风雨历程,也是一部在追求中华民族复兴梦的过程中,自觉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今天,我们更要坚持政治信念,进一步增进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价值认同,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梦可分为生理之梦和社会之梦,作为社会之梦的中国梦,是新时期新阶段人心所想,大势所趋。现实中国梦不同于传统中国梦,也不同于现代外国梦,它是具有中国特色之梦,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之梦,是不断改革创新之梦,是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之梦。它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是辩证统一的,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中国梦"价值目标的主体认同需要发挥宣传教育的引导作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梦"价值目标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在方法上,坚持显性教育方法与隐性教育方法相结合,产生教育方法合力;在途径上,坚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现代公民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有着一系列的话语论述,构建着完善的中国梦话语体系。习近平中国梦话语体系的构建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践主体、实现路径、现实基础、精神动力、根本保证、国际特征等七大方面。习近平的中国梦话语体系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通过对习近平中国梦话语体系的构建思想探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事业提供理论向导、思想指引和理念指导。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形成与实现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民族富强、中华民族顽强抗争的历史必然。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创新思想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自觉要求。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中国力量,最终靠着中国精神将以上两者联系起来,使得三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更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高举中国梦伟大旗帜,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期望,也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重任。中国梦的最终实现,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以中国精神为力量源泉,凝心聚力,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9.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人民梦"深刻地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与实现人民幸福的现实目标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的热切追求的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人道化趋势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人道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人民,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