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岚 《党史文苑》2009,(5):44-48
已故领袖毛泽东,对长征有过一段最为精妙的论述。他指出:“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  相似文献   

2.
《新湘评论》2006,(1):60-61
长征是历史纪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纪念红军的这一伟大壮举.从第1期起.推出“画说长征”.力图既向广大读者传达缸军长征的历史沧桑感和悲壮感.又反映长征沿途人民在新的长征中取得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长征精神是长征故事的集中体现,长征故事是长征精神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挥长征故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探索新途径。在大学生中自觉讲好长征故事,就需要进一步凝练长征故事的精神价值,揭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以多种载体、多种方式展示长征故事,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唐丽 《共产党人》2005,(16):12-13
长征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军事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篇章。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6,(12):94-94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1个省。请问历史上间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其《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人类曾经有四大史诗,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但是,它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  相似文献   

7.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在“太平——二郎”古镇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而这些“革命种子”正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8.
施一夫 《新湘评论》2006,(10):14-16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是20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壮丽史诗。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组织策划了长征专题——惊天动地的壮丽史诗。旨在让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9.
刘丽霞 《新长征》2006,(9):56-57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根本,是长征精神的精髓所在。在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深入领会长征精神的精髓,探索这一精髓的形成机理,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题中之义。应深入挖掘宁夏的红军长征资源基本史实,科学设置基于合理空间布局的培训课程,认真讲好宁夏的红军长征故事,着力打造宁夏红军长征资源基地,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的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储积丰厚素材、注入丰富内容、聚合红色基因、夯实基础条件,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框架和实践运作进路的科学体系,促成长征红色教育向纵深推进、长征红色文化深入人心、长征红色基因代代相承。  相似文献   

11.
关于红军长征目的地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红军长征目的地的选择宋惜春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这次转移的落脚点选择在哪里,即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哪里,是关系到长征的成败,进而关系到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红军把长征的目的地放在陕北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而是在长征途中经过反复探索,...  相似文献   

12.
刘景辉 《新长征》2006,(10):13-13
长征作为20世纪影响人类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展现了一幅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它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值此之际,人们必将更多地关注长征事件与长征精神,因为这是历史馈赠给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长征精神所凸现的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需要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倍加珍惜与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遵义日记》 1936年8月5日,毛泽东、杨尚昆发出撰写《长征记》的征稿启事。在中央号召下,长征的亲历者积极性甚高,纷纷撰写。在此基础上,编者精选出100篇文章、近40万字,取名为《二万五千里》;1942年底印刷出版,更名为《红军长征记》。这是长征亲历者留下的关于长征的文字记载,一部关于长征的最早、最真实、最珍贵的记录。《红军长征记》,看点多多。署名“何涤宙”的《遵义日记》就是极为精彩的一篇。  相似文献   

14.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长征落脚点的选择关系中国革命的前途。但是,长征最终落脚何处,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主要取决于敌情的变化和敌我双方在军事上的较量。中国工农红军从开始长征到落脚陕北、奠基西北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长征之初,党中央并没有打算来一个万里长征.也没有打算到陕北去。  相似文献   

15.
杨会清 《世纪桥》2009,(14):15-18
对于“史诗”般的长征,人们对它总有说不完的话题。长期以来,各地方党史部门围绕着长征的有关问题之争不亦乐乎,且有日趋细化的现象,如对“长征第一渡”、“长征第一山”以及“长征第一湾”的争论。近年来,一些地方党史部门又围绕着“长征第一村”进行争论。从争论的主角看,分别是福建的长汀和江西的瑞金。从争论的现状看,前者显然已领先一步。  相似文献   

16.
弘扬长征艰苦奋斗的精神焦秀端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壮举。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开创新局面的根本转折。长征所具有的独特的伟大精神力量,不仅推动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和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而且加速了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11,(12):32-32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近期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础,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记得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指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相似文献   

18.
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及四川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彭塞一、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红军长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简言之它是这个革命从遭受严重挫折到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红军长征前,这个革命不仅受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  相似文献   

19.
《随军西行见闻录》是陈云同志(当时署名廉臣)于1935年写作的一篇记录自己长征经历的文章,是一篇比较珍贵的资料。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年后重读此文,仍觉受益匪浅。陈云在长征途中陈云是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和中央白区工作部部长参加长征的。长征开始时,他又被指定为驻红五军团的中央代表,以后又担任军委纵队的政委,参加过遵义会议等重要会议,是长征的领导者之一。1934年10月18日,陈云随红五军团从曲利出发踏上长征的征途。当时,红五军团奉命担负全军后卫的重任,但只有红十三师和红三十四师两师…  相似文献   

20.
准备·密电·落脚点──《红军长征文献》编纂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备·密电·落脚点──《红军长征文献》编纂札记徐占权,周继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历史壮举,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为了推进对长征史的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央档案馆合编的《红军长征文献》,已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